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

黄梅县幼儿园 刘晓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物多玩”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物体多种玩法,可让物体充分发挥它的最大功效,使幼儿户外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我对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一物多玩”进行了探索,并逐步摸索出了一物多玩的三步渐进法。

一、一物多玩,挖掘新鲜玩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常见器械有球、圈、绳、垫子、沙包、轮胎等。我们在熟悉各种活动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技能后,可开发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尝试一物多玩。

如在“接拍皮球”的活动中,我首先问幼儿:“皮球应该怎么玩?”多数幼儿马上说出:“拍着玩、滚着玩、抛接玩等”。当幼儿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接拍球”的基本动作后,继续引导,除了单手拍,双手拍,双手交叉拍球之外,还可以怎样玩?幼儿随着我的不断启发,他们开始尝试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姿势来玩,拍球有:坐着拍、蹲着拍、胯下拍,身前拍、身后拍;转身跳拍、双脚跳起来拍、击掌后交叉拍等十多种玩法。

如开展垫上运动,“我们引导孩子在平放的垫子上玩出各种垫上动作的同时,问:“除了把垫子平放在地上玩,还可以怎么样玩?”引导孩子将垫子垒高叠放,玩出各种翻爬、跳的动作……不同的玩法,发展了不同的动作和能力。在鼓励幼儿一物多玩的同时,用暗示启发或共同参与的引导方法,帮助幼儿尝试更多的玩法。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孩子一些玩的方法,只是抛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但每个问题,都调动了幼儿继续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二、一物多思,引导创新思考,为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户外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幼儿对熟悉的、玩过多遍的器械会失去兴趣。此时,教师的及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孩子们常玩的呼啦圈,在自由活动时,选择的幼儿是越来越少。到后来,只剩下几个发展偏缓的幼儿,因为加入不了其他游戏活动,就拿着圈,百无聊赖地站在那儿。老师走过去,随手拿起一个圈:“呦,圈竖起来很像山洞呀,如果多点山洞我们就可以钻了!”一个小小的女孩说:“老师,我也竖起来!”于是老师扶着两个圈,女孩兴奋地钻着。这下不光旁边的孩子被吸引过来了,钻洞的队伍越来越长。

“老师,山洞拐弯了”、“小朋友请注意,前面的山洞里有石头!”、“不好,山洞里出现了沙子,小朋友眼睛要闭起来才能安全通过”、“老师,两列火车在山洞里相撞了”……在老师不断引导下,调动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接纳幼儿特有的感受方式、表现方式,把握他们的活动线索,并顺应幼儿的活动流程和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整(如及时增添幼儿需要的户外活动材料,整理、去除环境中多余的、可能妨碍活动开展的东西等),使幼儿的活动得以拓展和延伸。因这种援助针对幼儿的活动需要,所以不会破坏、干扰幼儿沉浸于游戏活动之中的状态,要通过仔细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创新,再恰到好处地点拨引导。

三、一物多变,交流探究变法,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当场让幼儿分享有创意的玩法,也可以先记录下不同的玩法,在活动结束时再交流分享。

当一个孩子的玩法和另一个孩子的玩法相比较时,孩子们会自主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啊!”这不仅让幼儿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束缚,更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

如:中班的孩子们在玩用八宝粥罐捆成的“梅花桩”时,很多人都是间隔排,然后在上面走,重点练习平衡能力。当我发现运动能力强的乐乐把“梅花桩”夹在两腿间向前、向后跳着玩时,我马上“大惊小怪”地叫道:“小朋友们快来看呀,伟伟好厉害,梅花桩还可以夹在腿中间跳着玩”。乐乐见大家围拢了来,表现欲望更强了,还增加了向左、向右跳,而孩子们见状也立即开始模仿。可莹儿、美子、小西几个动作协调性偏弱的孩子,在夹着试跳失败之后,竟然找来了两根纸棒,横搭在“梅花桩”上,练起了跨跳。对此,我真的很意外,也很高兴,因为他们从别人跳的动作中获得了启发,也想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玩法。

交流分享是为了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已有经验,将幼儿的活动体验引向更深的层面。

来源:黄冈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13387.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0月 18日
下一篇 2018年 10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