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大家“行”才是真的“行”

原标题:大家“行”才是真的“行”——记郑州桥工段“徐鹏钢轨探伤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徐鹏

本报记者 肖培清 本报通讯员 李中华

徐鹏:大家“行”才是真的“行”

图为徐鹏﹙中﹚给探伤培训班学员传授探伤经验。胡春阳摄

今年38岁的徐鹏是郑州桥工段“徐鹏钢轨探伤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钢轨探伤工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负责人,徐鹏的路走得并不容易。

探伤工的一次疏忽、一次漏检,都有可能酿成行车事故。2001年入路时,为熟练掌握钢轨母材探伤和焊缝探伤理论知识,徐鹏除了虚心向师傅请教和学习书本知识外,还把现场发现的重伤钢轨拉回工区,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探伤比对,记住不同情形下的探伤波形。他先后使用过5D、5DSS、7A三种型号的仪器,每一次更换新型仪器,他都认真钻研,熟练掌握仪器原理、仪器调试及仪器测验标准。没多久,徐鹏就成了钢轨探伤领域的行家里手。

可动心轨道岔探伤是项新技术,要求高、工艺严。徐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 “心理稳、推行慢、坚持看”工作法,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发生。 “发现问题早、确定隐患准、反馈信息及时,是一名探伤工的重要职责。”徐鹏说。从事钢轨探伤工作期间,徐鹏发现各类钢轨病害4000多处,排除探伤仪器故障1200多处,完成技术革新14次,没有发生过一次漏检。2008年,他参加第二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摘得钢轨探伤组比武桂冠。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徐鹏成为了郑州铁路局工人队伍中唯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

2013年, “徐鹏钢轨探伤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徐鹏更忙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工作室有10名成员,主要任务就是攻关技术难题、交流业务技能、培养专业人才。他们一行人耗时半年多,挑选常见伤损钢轨,在现场采集图片,编制完成《伤损图谱和手工探伤检查》一书,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钢轨伤损的内、外部特征和手工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重点。

“现在车流大、重载列车多,钢轨容易疲劳损伤,钢轨探伤工作可以说是重如泰山。”离开钢轨探伤一线后,徐鹏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传道授业解惑上。 “钢轨下颚的水平裂纹、螺栓孔裂纹、轨内核伤、焊缝伤等,都是躲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小问题,却是影响 ‘动脉’畅通的大隐患。”徐鹏告诉记者,线岔设备上的螺栓孔裂纹最隐蔽、最难探,也是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他利用业余时间,把不同螺栓孔裂纹的发展取向进行分析对比,反复琢磨,慢慢地发现了裂纹规律和探伤技巧。他帮助工区修改细化了作业标准,解决了螺栓孔裂纹不易发现的难题。

徐鹏带的徒弟中,有不少成为了钢轨探伤领域的精英。其中,王斌多次夺得该段职业技能大赛钢轨探伤工比武第一名,万韶娟在2013年该段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探伤工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行”才是真的 “行”。 “利用工作室,分析总结伤轨发生的原因、规律,推广好的探伤经验,让大家都具备一双 ‘火眼金睛’,铁路安全就多了几分保证。”徐鹏说。

来源:人民铁道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15405.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5年 11月 11日
下一篇 2015年 11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