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变废为宝的“魔术师”

本报通讯员 许书桃 吴正琪

能变废为宝的“魔术师”

图为陈尚斌 (左一)指导徒弟修旧利废。吴正琪 摄

在内江工务段,有一名能变废为宝的 “魔术师”。经过他一番拾掇,在别人眼里是废品的零件立马成了 “新发明”。

12月2日下午,笔者来到该段内江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工区仓库,见到了这名 “魔术师”——内江工务段职工陈尚斌。

见到他时,陈尚斌正与徒弟忙着创造一项 “新发明”。为了不打扰他,笔者并没有表明身份,而是随处转悠。笔者走进陈尚斌身旁的仓库,看到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 “宝贝”:改造型P43轨弹条式扣板、加焊四新型扣板、墙板式顶铁配套设备、辙跟内外轨撑……这些 “宝贝”的名字十分新奇,令工务出身的笔者也是一头雾水。

“这些配件主要是陈尚斌针对内江站编组场道岔养护中的疑难问题,带领大家利用废旧材料改进出来了。”一旁的职工向笔者介绍。

P43-6号对称道岔处于内江站编组场驼峰的咽喉部位,密集的溜车作业对道岔的几何尺寸框架造成了极大影响,几乎每次检查都有轨距超限现象,养护中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为节支降耗,陈尚斌下定了整治这项病害的决心。经过1个多月的潜心观察、认真琢磨,陈尚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导曲股及连接曲线上股钢轨弹性外移严重以及转辙部分基本轨框架弹性外移严重,导致辙跟至尖轨700毫米至800毫米处极易折断。

随后,陈尚斌认真翻阅道岔方面的相关技术规章和资料,力求“对症下药”。该处道岔长度仅为17.45米,而车体长度远远大于道岔长度,加大了车轮对轨道框架的冲击力度,横移量通常在10毫米以上。此外,P43-6号对称道岔轨断面很小,尖轨顶铁至辙跟距离远,道岔转辙角大,这也是尖轨容易折断的原因之一。

去年8月,技术资料准备就绪后,陈尚斌说干就干,开始带领徒弟为P43-6号对称道岔 “治病”。他们将废旧尖轨护墙板安装在该组尖轨上,对其起保护作用。随后,他们将废旧垫板和用方钢改进出来的顶铁安装在辙跟至尖轨700毫米至800毫米处,促使尖轨更好地抵消离心力。陈尚斌还将废旧垫板改进为P43轨弹条式扣板,大大增强了钢轨、垫板、轨枕间的联结效果。

此外,陈尚斌还带领徒弟将废旧锰钢辙叉四新扣板焊在滑床板外侧,并增设了3颗螺纹道钉,进而防止基本轨的外移。

经过近半个月的集中整治,P43-6号对称道岔设备状态逐渐改善,尖轨易断以及导曲股、尖轨横移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忙完工作的陈尚斌来到了仓库,向笔者说起了他的 “魔术道具”。据介绍,陈尚斌自行研发的新型设备材料有20多种,包括改造型P43轨弹条式扣板、辙跟内外轨撑等。这些 “新发明”不仅为内江工务段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为保障运输安全做出了贡献。

来源:人民铁道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1587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5年 11月 19日
下一篇 2016年 1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