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2021

刺桐藏宝图

寻 宝 宋 元 泉 州

第二十站 石湖码头

上矩形

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有一处历尽千年沧桑的“林銮渡”(石湖码头),它因创建者唐代航海家林銮得名。这处利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稀物证,既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也体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第二十站 石湖码头

千帆竞过林銮渡

石湖古称“日湖”,旭日东升,一轮朝阳从湖海之中升腾而起,所以得名“日湖”。12世纪,作为泉州外港航标塔的六胜塔建造之后,日湖又添一处盛景,巍峨的石塔与秀丽的港湾交相辉映,故又称为“石湖”。

自从8世纪(公元720年,唐代开元八年),泉州航海家林銮在这里兴建码头之后,从事航运与海外贸易成为石湖村民最重要的生产形态和经济来源。尤其是10—14世纪,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兴盛,万寿塔、六胜塔两座航标塔相继兴建,石湖码头的航运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斜坡上的栓缆孔

这座码头巧妙地利用天然礁石修建,在临海的斜坡上开凿的石阶,还有拴缆孔,便于停靠船舶,装卸货物。旁边还有为连接两块礁石,用条石砌筑的小型栈桥。岩石上凿有数条石级梯阶,当年“蕃舶”靠岸时,人和货物都是从这里上岸的。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条石砌筑的小型栈桥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通济栈桥

古渡头的引堤又称“通济桥”,建于两座天然岩石间,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主体长70米,宽2.2米,高2.41米,为长石纵横筑砌而成,上横石板,现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古渡头及引堰均嵌砌于海底礁石盘上,再用条石砌筑而成,十分牢固。礁盘边缘凿了许多石鼻孔(拴缆孔),是用来系缆泊船的。

到了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由于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又加以扩建,林銮渡成为宋元时期泉州港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古渡曾经有繁荣的市场,并逐渐形成“渡尾街”。据说,每次“蕃舶”归来,商贾云集于此,商埠、酒家、客栈、钱庄、布行、陶瓷行、杂货行,车水马龙,石湖形成“导蛮舟之津”的商贸埠头。

直到今天,从事航运与外贸依然是石湖及其周边民众重要的生产形态。民众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乐善好施,捐资支持港口与码头建设,由此产生了对于石湖码头、万寿塔、六胜塔等文化遗产独特的情感寄托,将这些文化遗产视为自己生活中难以割舍的组成部分。如今,当地还组织“蚶江镇和谐社会促进会”,制定《文明行为公约》,约定共同保护遗产,自觉规范行为等内容。

天然礁石筑起千年码头

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PART ONE

记者见闻

碧海蓝天林銮渡

见证宋元贸易繁荣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石湖丁字坝码头

自古以来,泉州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孕育出了许多优良港湾。宋元时期,泉州港便以海上交通、贸易之兴盛而闻名于世。在这片航海贸易的热土上,港口码头星罗密布,船舶藩商不计其数,“涨海声中万国商”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近日,记者驱车前往石湖码头,去探寻古泉州港的海丝故事。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哨亭

风和日丽,记者顺着石板路走过一幢幢古朴精致的民居,视线在丛丛绿荫下逐渐开朗。行至尽头,碧海蓝天之下,一座古代渡口映入眼帘。花岗岩砌成的哨亭宛若士兵般伫立,亭子前,一条笔直的栈桥延伸入海,连接着远处的巨大礁石。开元年间,航海家林銮在此修筑礁石为渡口,故石湖码头又被称为林銮渡。北宋时期,侍禁傅璡在原有基础上搭建通济栈桥,石湖码头逐渐完善,成为泉州港的重要码头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石湖码头与泉州的诸多码头一起,见证了泉州港“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鼎盛繁荣。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栈桥由花岗岩条石砌筑

走在栈桥上,迎面吹拂的海风带来海洋的独特气味。环顾四周,两岸礁石错落嶙峋,颇有原始之美。而在不远处,三两渔船结伴,拖着轰鸣的引擎声,在海面上划出一道道雪白的浪花。据悉,石湖码头还是当地著名的日落观赏点,最热闹的时候在傍晚,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欣赏夕阳,感受落日余晖、海天一色的美景。

曾几何时,这里客商云集,货物如山,来往的船舶停靠于码头,商人们在哨亭前排起长队,水手们吆喝着搬运货品,四周的商铺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忙景象,在此得以一窥。

时过千年,岁月流转,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这座古代码头早已完成使命,繁华不再。而伴随着泉州现代化港口、码头的建设,曾经的那片喧嚣,如今也都归于宁静祥和之中,只剩下温柔的海风,与栈桥上无数人踏下的足印,默默记录着当年的盛景……

PART TWO

专家讲述

外国商船入泉州港

先在此地停靠核检

宋代海外贸易管理条例规定,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后,先停靠石湖码头附近海域,由石湖巡检寨和惠安小兜(崇武)巡检寨派员登船核检封仓,而后由差吏随船顺着晋江,护送至“都务亭”。泉州市舶司官员根据规定,检验货物和人员,按照税则征税,之后货物才可进入市场交易。“可见,林銮渡是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的第一个停靠站。”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设在石湖的巡检寨不仅是海防据点,同时承担外贸商船的监管职能。

历经艰辛开通新航线

丝绸换香料获利丰厚

清代《西山杂志》记载,林銮,字安车,晋江东石人。其曾祖林智慧,航行东南亚,熟知海路。唐开元八年(720年),林銮在石湖建造码头,历经艰辛,开通泉州直航渤泥(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航线。

由于加里曼丹岛出产的香料是当时泉州最主要的进口物资,所以这条航线开通后,给林銮带来巨大的利润,也带动泉州沿海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

《宋史》和《宋会要辑稿》皆记载,从乾德元年至太平兴国二年(963-977年)这十四年间,泉州地方长官陈洪进向朝廷进贡各种名贵香料共计17万斤!其中,977年,仅陈洪进向朝廷进贡的乳香一项就多达74000斤。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泉州设置“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节和客商,泉州成为世界商埠与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泉州市舶司提举叶庭珪编撰《南蕃香录》,翔实记录海外香料进口泉州及香料在饮食、医药、养生、文化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史实。

为了保障泉州湾出海口航道畅通和航运安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朝廷在石湖设立巡检寨,编制125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真德秀担任泉州太守期间,重修寨城,建造营房50间,增加编制至225人;为了加强海上巡逻力量,又调拨水军100人,兵员编制合计325人。

泉州至渤泥(加里曼丹岛)航线的开通,以丝绸换取香料,取得丰厚利润,带动泉州沿海民众参与东南亚地区贸易,香料成为泉州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再借亭

湾区出水巨型铁锚

或是郑和的“镇海神针”

传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停泊在泉州港。出海时,船队经过石湖六胜塔附近洋面,突遇狂风,情况危急。郑和遂下令将“镇海神针”投入海中,顿时风波平息。这当然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其实石湖村民传说中的郑和“镇海神针”,极有可能是当年郑和船队遗留下的一个铁锚,如今陈列在泉州开元寺古船陈列馆中。

该铁锚于1981年9月在林銮渡附近海域出水,系古代巨型四爪铁锚,除了锚杆首部及锚爪稍有破损外,基本保存原样。四个锚爪残长在8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口径约13厘米。锚杆残长268厘米,口径17厘米,总重量785.3公斤。据推算,使用该锚的船舶可载重400吨以上。该铁锚的形状与1597年罗懋登著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绘制的铁锚插图一样,印证了郑和下西洋船队经停泉州的历史事实。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明代崇祯十二年重修通济桥碑刻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带来观念的更新,对人类的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国宏说,石湖民众至今仍将当年郑和船队经过的洋面称为“三宝澳”或“三宝溪”,足证传言不虚。

PART THREE

护遗者说

土生土长“90后”

留乡讲述渡口传说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郭增沛

2016年郭增沛大学毕业,当时石狮市石湖码头保护管理站正在招聘工作人员,招聘条件要求提到要热爱文化的年轻人而且最好是本地人,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石湖码头的日常管理、宣传讲解等工作。郭增沛毫不犹豫去应聘,很幸运地被录用,至此开启了他保护宣传石湖码头的旅程。

历代传承 村民多以讨海为生

1993年出生的郭增沛是石狮蚶江石湖村人,家就住在石湖码头附近。“因为有这个渡口,村民把视线瞄向海洋,做起航海生意,传承着先人的打拼精神。”郭增沛说,小时候他听长辈讲石湖码头最早的名字为林銮渡,是一位叫林銮的人建的。但是林銮是什么样的人,渡口有什么文化内涵和价值,他并不知晓,长辈也未讲更多。直到成为石湖码头管理站的一员,才知道这个码头是林銮修建的。

通过管理站的培训以及自己翻阅书籍,郭增沛对林銮及码头的了解更深入。他说:“我最钦佩的是林銮的开拓、拼搏精神,将目光抛向大洋深处,让泉州与海外多个国家有了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而石湖码头所在的石湖村,早期按传统种植业和海上运输、内海捕捞分成两个自然村,从事海洋捕捞行业的村民很多。千年前,因贸易往来,国外的商人有的留在泉州生产生活,繁衍后代。目前石湖村常住村民5000人,七成村民姓郭,其中部分郭姓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做足功课 为游客做特色讲解

“我喜欢家乡,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郭增沛说,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会因对这座千年码头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知之甚少而感到愧疚,为此除了接受单位统一培训外,他自己也购买相关书籍,在网上搜集文献资料,整理成有特色的讲解内容,为的是把功课做足,将所知的分享给他人。

工作至今,郭增沛接待过的讲解活动有四五百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两三年前的一个傍晚,他听到一对夫妻欣赏夕阳时发出“这是我见过日落最美的地方”的感叹,于是停下脚步与他们聊起天来。这对夫妻来自上海,因2011年到石湖码头旅游时被风景吸引,随后在石狮购房,这几年来只要到石狮必定来石湖码头打卡。

作为码头,林銮渡的商贸航运功能早已褪去,如今成为网红旅游景点,是赏落日的好去处。遇到游客时,郭增沛除了会告诉他们拍落日的最佳位置,也会为他们讲述林銮渡的故事。

PART FOUR

相关链接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相关阅读

【礁石码头】

这座码头巧妙地利用天然礁石修建而成,8世纪初就开始使用,创建者是泉州海商林銮。他继承祖上航海通商的家业,在泉州湾、围头湾沿海各地创建多处航运码头、造船厂,开通了从泉州通往渤泥(加里曼丹岛北部及文莱一带)的航线,直接到香料产地采购,获得巨额利润,从而带动周边沿海地区航运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码头的斜坡上有拴缆孔,便于停靠船舶、装卸货物,旁边还有为连接两块礁石,用条石砌筑的小型栈桥。

【通济栈桥】

连接岸边村落和前面的大礁石码头的栈桥,名为“通济桥”。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是官员傅琎在礁石与岸线之间加筑的,使得码头的功能更为完备。该桥自古沿用至今,曾在1639年(明代)重修,近代也进行过相关整修。

栈桥宽2.2米,长66米,高出海滩1.5-2.9米,基础以花岗岩条石分层砌筑,基础与江口码头一样采用松木桩加固。根据栈桥基础部分的考古工作可知,栈桥最下层仍保留了宋代的石质桥基,其上部可见后代对栈桥的多次修补痕迹。桥基周边出土了宋元时期的瓷器残件,主要为磁灶窑的产品。

通济栈桥将大礁石和陆地连为一体,既方便从大礁石处停船登岸,还可以在高潮位时作为靠岸的设施。

【再借亭】

矗立在林銮渡头旁有座石碑亭,亭内竖立一方碑刻,居中“再借亭”三个大字出自明代著名书法家、大学士、晋江青阳人张瑞图手笔。

“再借亭”的由来与明代清官曾樱有关。17世纪初期,江西人曾樱在泉州任职,负责海防事务,他信任并重用海军将领郑芝龙,征服袭扰泉州湾及台湾海峡的海盗集团,保证泉州海外交通航线的安全,深得民心。在曾樱离任之时,泉州民众恳请朝廷同意,“再次借用”曾樱留任泉州,并在此处修建这座富有故事内涵的“再借亭”。

《泉州府志》记载,曾樱在泉州为官多年,离任时行李中除了一包清源山茶,别无长物。

【英烈侯宫】

“英烈侯宫”奉祀的神明是10世纪时因守卫海港、屡败贼寇的将军张悃(封为“青山王”)及其部将(封为“英烈侯”),至今被石湖村民视为航运保护神。

文物大事记

●1991年11月,林銮渡被石狮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石湖码头作为“泉州港古建筑”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石狮市石湖码头保护管理站成立。

●2017年5月,石湖码头申遗展示馆建成。

●2017年7月,石湖码头遗产点监测系统完成调试,与泉州遗产监测中心实现联网。

●2020年9月,石狮市人民法院、石狮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在石湖码头保护管理站设立“石狮市文化遗产保护法官工作室”。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林福龙 陈小芬 吴嘉晓 实习生 林灿鑫

手绘图:樊云均

编辑:黄珊

审核:赵鹏云 等

“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定海神针”现身!泉州这个码头,曾是外国商船入泉首站

来源:东南早报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1455.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7月 1日
下一篇 2021年 7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