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我念初中时,历史课本上说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到了大学,历史课本上说魏源愤而著述,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说,并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可以说,魏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到了今天,各类教科书都统一改了口径,都在“中国”的前边加了一个“近代”,即: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之所以要这样改,显然是“主流”们发现这样的表述不科学,因为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密切,国人的眼光也从未完全局限于国内之一隅。但不管是“林则徐”也好,“魏源”也好,他们所谓的“看世界”,主要还是“看西方列强”而绝非波斯印度、西亚中东。

那如果换个说法,谁才是中国“开眼看西方”之第一人呢?还是林则徐和魏源吗?

答案仍是否定的。

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因为在中国曾经有这么一段历史,有这么几个人,这段历史就是晚明或者叫明末,这几个人就是徐光启、方以智、王徵。

下面我简单介绍下这几个人。

一、明朝人王徵,万历二十二年中举人,天启二年中进士,与金尼阁(耶稣会教士)合作翻译《西儒耳目资》,是中国第一部罗马字注音专著。

他和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合作翻译编写创作《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引进西方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的著作。

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导言九则:

(一)列举从事机械学必须先学习的七个学科;

(1)重学 (2)借资 (3)格物穷理之学 (4)度学 (5)数学 (6)视学 (7)吕律学

(二)列举参考书十八种(都是当时明朝政府和民间已经组织编写或者翻译出版的书籍)

(1)《勾股义》 (2)《圆容校义》 (3)《浑盖通宪图说》 (4)《泰西水法》 (5)《几何原本》 (6)《坤舆全图》 (7)《简平仪》 (8)《浑天仪》 (9)《天问略》 (10)《同文算指》 (11)《敬天实义》 (12)《畸人十篇》 (13)《七克》 (14)《自鸣钟说》 (15)《望远镜说》 (16)《职方外纪》 (17)《西学或问》 (18)《西学凡》  

(三)列举工具十九种

(1)度数尺(2)有验地平尺 (3)合用分方分圆尺 (4)分方分圆各由一分起至十分尺等 (5)规矩 (6)有两足规矩 (7)三足规矩 (8)两螺丝转阖闭定用规矩 (9)单螺丝转阖闭任用规矩 (10)画铜铁规矩 (11)画纸规矩 (12)作鸡蛋形规矩 (13)作螺丝转形规矩 (14)移远画近规矩 (15)写字以大作小以小作大规矩 (16)螺丝转母 (17)活锯 (18)双翼钻 (19)螺丝转铁钳

(四) 记号,列拉丁字母二十,附葡文读法之华字对音

……

卷一研究力学,“言重、重心、重容、比例以及其他问题。

卷二论述机械学基本原理,言天平、等子、杠杆、滑车、轮、螺丝,还有斜面等问题

卷三是图说

……

只可惜王徵在崇祯年间去登州协助孙元化训练火器新军,是孙元化的一个得力助手,应是在孔有德的登州叛乱中遇害了。

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王徵像

二、明朝人徐光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

意思是:我们想超过西方,必须要对他们的学问全部融会贯通,但在此之前必须先把他们的学问翻译过来。通过翻译我们进行学习,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把西方几千年逐渐积累起来的学问,很快就了解和掌握了。

他的主张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事实上,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和官方已经同时展开对西方科技思想书籍的大规模翻译。

在徐光启生前,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围绕着编写《崇祯历书》而对西方天文数学著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翻译和引入,徐光启死后,李天经接任了他在科学方面的工作,不仅继续完成《崇祯历书》余下部分的编写,而且按照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原则,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继续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对其他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

比如《坤舆格致》是在李天经主持下,汤若望和中国人杨之华、黄宏宪合作翻译,共四卷。原著是德国学者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矿冶全书》共十二卷,是欧洲矿冶技术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分离、制取和提纯方法,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无机酸的制法,包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崇祯皇帝批示户部将《坤舆格致》分发各地,“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只可惜,随着明朝的灭亡,崇祯皇帝的批示没有办法落实,连这本中国政府组织中西学者合力翻译的书籍,在满清统治下也彻底散失,在愚昧的满清统治下,这是这种类型书籍的必然命运,《天工开物》都会在中国失传,更不必说别的了。

2、徐光启在《复苏伯润柱史》信中说“今之建贼,果化为虎豹矣,若真虎豹者,则今之闽海寇夷是也”。

意思是:现在的满洲人是虎豹禽兽,但他们还不是真正的虎豹,真正的虎豹应该是来自海上的那些西洋诸国之人。

3、徐光启在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二十六日,给崇祯皇帝上奏折《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论述了“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是把数学作为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来看待

第一,数学是天文学,气象学的基础。“利用数学可以计算日月无星的运行,从而推测晴雨水旱”

第二,数学是机械工程学的基础,“精于度数,能造作机器,力小任重”,制作各种机械,“以供民用,以利民生”

第三,数学是测绘学的基础,“天下舆地,其南北东西,纵横相距,纡直广袤,山海原野,高深广远”,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测绘,“道里尺寸,悉无谬误”

第四,军事学:数学可以用于“兵家营阵器械及筑治城台等”,“精于其法,有裨边计”

第五,建筑学:“营建屋宇桥梁等,明于度数者力省功倍,且经度坚固,千万年不圮不坏”

第六,财政、会计学:数学对“官司计会”,颇有用处,“理财之臣,尤所急需”

第七,水利学:用数学,“度数既明,可以测量水地。一切疏浚河渠,筑治堤岸,灌溉田亩,动无失策,有益民事。”

第八,医药学:使用数学,“因而药石针砭,不至误差,大为生民利益”

第九,音律学:“明于度数,即能考正音律,制造器具(乐器)。”

第十,计时:掌握了数学力学原理,可以“造作钟漏,以知时刻分秒”,“使人人能更分更漏,以率作兴事,屡省考成”

徐光启的这个奏折,得到了崇祯皇帝的积极反应和支持,他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但是不幸的是当时明朝只过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徐光启的设想是无法在全国上下全面展开的。

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徐光启与利玛窦

三、明朝人方以智,崇祯十三年进士。

1、他提出“质测”,就是现在自然科学的概念,然后与之相对是“通几”的概念,就是现在所说的哲学。

方以智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2、方以智通过自己深厚的自然科学修养和哲学修养,对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传过来的知识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他说“远西学人,详于质测而拙于通几;然而志士推之,彼之质测,犹未备也”

3、方以智通过对《崇祯历书》中第谷宇宙体系的分析得出结论“绝对静止的天是不存在的,所谓‘大造之主’不过是运转不已的自然之天体。传教士所谓的上帝不过是臆说。他用理论用逻辑批判了传教士的创世说,讽刺他们‘详于质测而不善言通几,往往意以语阂’”

4、方以智主张文字拼音化,他仿西文列汉字成字母,依照音韵变化列出《旋韵图》。

“方以智欣赏西方的拼音文字,希望中国和西方有朝一日能享同文之化。他设想进行文字改革必须先设立一个共同遵循的法则,有了它,可‘以近推远,以今推古’。”

他说“数千载之下,亿万里之外,皆可以对翻,小则明文字之音义,一贯而知,大则知无声之原,以尽声音之变,和乐律,通鬼神,格鸟兽”。

可惜的是方以智在1639年,这个时候他才28岁,完成他的的巨著《通雅》和《物理小识》之后两三年,满清就入关了。方以智投入了反清洪流中,他身为明朝进士,受过崇祯皇帝亲自见解,自然成为满清肉中钉眼中刺,后流亡各地,被迫削发为僧,但到康熙十年,还是没有能逃过满清毒手,被抓捕,押解途中,经过惶恐滩,也就是文天祥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滩毅然自尽而死。

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方以智怎么可能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到底谁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方以智像

除了以上这几位,在明末那个时代,还有:

艾儒略记载的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的事迹,当时利马窦死后,明朝政府赐予葬地“时有内宦言于相国叶文忠(叶向高)曰:‘诸远方来宾,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文忠公曰‘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如无论其它,即其译《几何原本》一书,即宜钦赐葬地’”明朝的内阁首相如此看重几何原本,可见胸襟见识不凡。

朱舜水说“世人必曰:‘古人高于今人,中国胜于外国。’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语。”(《与陈遵之书》)

王廷相说“天地之生物,势不得不然也,天何心哉?强食弱,大贼小,智残愚,物之势不得不然也,天又何心哉?”(明确提出自然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孙元化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

……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几位,随便拉出一个都比“竟然认为英军士兵的膝盖不会弯曲,只要登岸便会任人宰割”的林则徐强上万倍,也比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强上百倍,况且他们还是林魏二人三百年前的人物。

有学者在评论魏源的时候说:

魏源的悲剧在那个时代是可以理解的,慈禧主政,封建专制政体的内部缺乏强旺的造血功能,中国社会仍被儒家保守观念所遮蔽,与时俱进的杰出人士的思想主张被当做奇谈怪论,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这种对思想观念的轻视,最终导致大清在现代文明中屡屡迟到!

对于这样的见解我不敢苟同,我们研究历史必须从历史的事实出发,不能随便泼脏水,请问同样是封建社会,同样是儒家思想,为何徐光启、王徵、方以智他们的思想就可以如此的开放,眼光就如此的开阔?而到了满清,就愚昧落后到这样的地步呢?

这其中的原因,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来源:老王聊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238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4月 2日
下一篇 2020年 4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