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千家万户的光明

十余年来,朱亚林始终活跃在一线岗位上,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维系千家万户的光明而努力,走出了一名普通电力工作者的寻梦、筑梦、圆梦之路。

~~~~~~~~

输电线路如一条条长龙,被架在半空中笔直延伸。导线内强大的电流犹如关在笼子里的电老虎,俯视着靠近它的人。

国网冀北电力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输电运维一班班长朱亚林是一位敢于在“长龙”上作业、与电虎共舞的人。在一线工作的十余年里,他将自己从都市里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历练成一名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人,保质完成高难度作业,为新员工答疑解惑,制作创新工具,组织创新工作室,荣获公司生产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入选国家电网公司“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岗位模范”,他带领的质量控制(QC)小组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朱亚林走出了一名普通电力工作者的寻梦、筑梦、圆梦之路。

降服电龙路充满艰险

2004年,23岁的朱亚林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毅然投身输变电行业,进入国网冀北电力检修公司。经过培训,他来到输电运维岗位。对做这份工作需要承受的苦脏累险,朱亚林早有心理准备。但实际工作中的艰辛程度,还是让这位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始料不及。

到检修班组的第一天,朱亚林就被派到神保双回线路,参加安装防雷装置的工作。每天,他和同事们一同负重30公斤以上的工器具材料爬行在涞源地区的高山大岭中。没有巡检路,他们用脚自己开辟,没有暖汤热饭,他们用矿泉水面包代替,没有床铺被褥,他们就和衣卧地而睡。

当时,朱亚林所在的国网冀北检修公司维护着85条、8617公里500千伏超高压线路,线路遍布在阡陌纵横的华北平原和高山大岭的燕山山脉。朱亚林的工作就是维护这些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巡线、砍树、登塔、安装销子、擦拭瓷瓶、调整防震锤,线路走廊蜿蜒伸展到哪里,朱亚林的脚印就要落在哪里。他穿行闷热的玉米地,忍受玉米叶划过脸庞胳膊时的痛痒;徒步走进荆棘遍布的山区,花几个小时巡视一基铁塔;验收线路时,在几十米高的高压线路上,一走就是一天,吃饭喝水全在半空中;停电消缺时,他和同事们需要夜以继日地逐项突破难关……

守卫千家万户的光明

工作的第三年,吃苦耐劳的朱亚林升职当上检修班的副班长。作为一名光明守护者,更高的职位背后,需要承担的是更繁重的任务和更重大的责任。

朱亚林带头吃苦,也带头动脑,他针对线路日常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线路巡视管理办法,开展以正常巡视为主,特殊巡视、夜间巡视为有益补充的巡视方式,并对线路进行特殊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重点监控。朱亚林还定期组织观察线路的负荷情况,对重载线路开展红外测温,准确对缺陷进行判定并及时上报;汇总分析各种测试数据,全面掌握线路的运行状态和环境,为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朱亚林还组织班组成员,集思广益,提炼出了一系列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实施树障闭环管理流程,从树障的形成到最终的砍伐验收,环环相扣,有效增强了对树障管理的控制;开展群众护线、政企警企联合活动,发挥群防群治在保电中的作用,以点带面实现线路的全面监控。这些工作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知识型工人勇挑重担

发电厂发出的电,并不只供附近的人们使用,还要传输到远方,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这些电不能直接通过普通的电线传输出去,而是要用高压输电线路传送。330~765千伏的输电电压叫作超高压输电。常常,野外、高空、带电、频繁、长期,多种给操作带来困难的因素会叠加在一起,让超高压带电作业成为了一项艰险的挑战。

要想驾驭超高压线路,必须掌握带电作业本领。实际中的电力工作远比书本上预设的“难题”更具挑战性。朱亚林主动提出参加带电作业培训,用过硬的理论、夯实的实践基础武装自己。很快,勤学苦练的朱亚林拿下地电位、等电位作业的资格,终于可以开始承担与超高压带电体“零距离”接触的作业任务。

朱亚林所维护的超高压线路,承担着北京75%的电力负荷,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在电网系统内绝无仅有。北京不胜枚举的大事背后,都在上演着确保供电万无一失的保电激战。

守卫千家万户的光明

▲ 在巡线途中,朱亚林难得小憩片刻

2008年,为了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电力系统需要进行保电工作。朱亚林和同事们幸运地接受了这项工作。他们需要在保电工作开始前几个月对50多条500千伏线路完成一次检修筛查,5000多公里线路上的一个螺栓都不能放过。

保电的日子,朱亚林与同事们一同奔波于华北大地的沟沟壑壑间。当时已升任检修班组副班长的朱亚林每天要编制工作方案,整理当天收集到的数据,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而作为检修班组特护大队的一员,他要和同事们一同,白天徒步巡视线路20余公里,夜间特巡数十公里。整个奥运会期间,朱亚林没能抽出时间观看一项奥运赛事,偶尔在去巡线的途中从车里广播中听到奥运健儿的喜讯,他的心里很温暖。

朱亚林粗算过,十年间,他与同事们一同实施带电作业200余次,处理缺陷350余项,圆满完成每一次工作。

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朱亚林有了更多主持、参与国家电网系统内线路专业的各类评估、调研的机会。2010年对于朱亚林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国家电网公司准备收购巴西电网股份,要求3个月完成现场尽职调查工作。艰巨的工作又一次落在输电专业技术负责人朱亚林的身上。

守卫千家万户的光明

▲ 在朱亚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多旋翼无人机成功应用到巡线作业中,实现了巡线工作的智能飞跃

朱亚林作为调查组中唯一一名输电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顺畅完成工作,他提前查阅相关外文资料。在远赴巴西进行现场调查期间,又翻译巴西电网设备资料近230项。除了案头工作,他每日穿梭于南美复杂多变的山野林地,用30天走遍巴西电网覆盖的各个角落,泥洼盆地、杂草丛生的山林、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最终,朱亚林调查输电线路近4000公里,收集现场资料1200余项,查清了线路运行状况,深入分析了电网运行存在的风险,科学全面地对巴西输电线路资产进行有效评估,为国家电网公司收购巴西电网资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当时,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学决策再收购2条巴西电网线路资产。这个决定让为期一个月的巴西现场工作计划又延长15天,朱亚林依旧圆满完成调查工作。

创新领头人智能飞跃

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光有热情干劲,还需要依靠知识的力量。意识到这点后,朱亚林更加重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的实践工作相结合。他经常在工作之余,整理归档巡视资料、出具各种报告;参与各种培训学习,系统学习线路运维相关知识;搜索各种文献资料,优化工作流程,革新工艺方法。他梦想,有一天可以靠自己的知识,改变线路工作苦脏累险的现状。

梦想不辜负实践者,朱亚林的想法随着工作需求的出现,不断形成实物,不断融入工作进程。他主持“减少500千伏输电线路鸟害”QC项目,制作出阻止鸟类在横担筑巢的挡隔板,随后又研发了用于更换瓷瓶的专用卡具、提高预绞丝缠绕质量的专用工具、提高盐灰密取样效率的专用工具。

在跋山涉水走到筋疲力尽的巡线路上,当铁塔近在咫尺而因沟壑阻挡不能通行时,在任务紧张而巡线效率低下的时候,“研制一种飞行器”的想法在朱亚林的头脑中盘旋。

守卫千家万户的光明

▲ 坚持现场调查,熟悉线路运行状况,是提高线路运维效率和质量的基础

2009年,朱亚林终于将这个大胆的想法细化成合理化建议,并向领导提出,建议公司开展无人机巡线作业的研发。紧接着,项目研发小组成立了,朱亚林是研发小组的重要成员。他将信息收集器安装在飞行器上,再经过反复调试,让飞行器能准确飞向需要巡看的目的地,让收集的信息清晰准确。随后,多旋翼无人机巡线技术开始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每当有巡看工作时,就放飞行器顺着路线飞一圈,收集信息。这架“会飞的望远镜”让跋涉在数十万公里线路走廊上的巡线工人们看到了从“坐地日行”到“巡天遥看”的可能,让传统的线路巡查作业实现从“人工”向“智能”的飞跃。

工作中遇到问题,朱亚林用一个个创新工具尝试解决。更多的问题出现时,朱亚林决定组建一个小组,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朱亚林开始努力带领班组全员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打造创新班组。

2011年,朱亚林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以朱亚林为领军人,共有13名成员,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5人。工作室依托公司提供的“五小”“QC”创新平台和创新工作室,整合优质资源,组建具有多层次人才结构、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朱亚林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15个科技项目申请了专利。便携式接地线、革新性新型憎水性水壶、关于改变输电线路停电检修用的色标牌标注方式的建议等“五小”发明多次在公司 “五小”活动评比中获奖,21篇论文在电力专业期刊上发表,46条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整理出15个典型经验。

智慧管理者不断创新

十多年来,输电运维一班肩负着运行维护北京南部地区及河北地区23条500千伏输电线路的重任,所辖线路总运行里程达到746公里,共计铁塔1794基,线路区域覆盖北京大兴、房山、门头沟、丰台、通州、河北涿州、廊坊、香河、三河等地,守护着北京供电安全“大动脉”,“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关键通道。

为了提高培训效率,让新员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朱亚林参与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生产规程条文导学》,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梳理成文。朱亚林被聘为华北电网带电作业培训中心兼职培训师后,2012年3月至6月,他组织、参与了带电作业人员比武的培训,所培训的队伍取得了全国第八届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带电作业比武团体第二名的佳绩。2013年5月,他所带领的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而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岗位技术能手、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标兵、生产技能专家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一线员工的风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知识型工人脱颖而出。

除了员工培训工作,朱亚林的心里还记挂着规范班组所辖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为了激发每位员工主动参与班组线路管理的意识,朱亚林提出了两个改革方案。他倡议成立“齐抓共管小组”,将每条线路划归到各个共管小组管理,在每个小组内,每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线路,以“早干完早休息”为激励,激发每位员工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线路运维效率和质量。

紧接着,朱亚林又重新修订班组绩效考核制度,从“休息”和“绩效”两方面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那些在较少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小组将给予休息天数增加的奖励,对于在工作中肯干、多干的员工,将获得相应的绩效奖金。

经过管理创新,朱亚林带领的班组在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在日常工作中,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到班组线路管理中,线路运维质量不断提高,班组执行力、创新力不断增强。朱亚林创新工作室里变得更热闹了。

朱亚林为自己的生活起了个名字,叫“输电生活”,又为这份生活许了一个愿景—巡视零遗漏、走廊零隐患、设备零缺陷。为了这份愿景,朱亚林将与自己的同事们继续守护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是光明守护者。

文/刘禹 摄影/袁博 图片提供/国网冀北电力检修公司

来源:看北京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275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6年 11月 13日
下一篇 2016年 11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