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具的试模流程

一、试模准备工作


1、确认试模的成型生产计划,避免与试模时间发生冲突。

2、试模图纸所要求的成形机的吨位(锁模力)符合模具尺寸要求,需成型机能放得下模具,螺杆的塑化量满足产品重量,成型机的锁模板丝孔完好,避免发生装不上模的情况。

3、模具打出来的产品是否要求使用机械手自动化生产,符合自动化生产要求。

4、检查成型机的辅助设施冷水机、模具调温机、干燥器、吸料机等可以正常工作。确保注塑机的加热装置(加热圈、接触器)、开合模装置,吹气装置、顶出装置、调模装置完好,避免因维修成型机而延长试模时间。

5、成型机的射嘴头部R角贴合模具R角,避免在射出时发生遗料或者打不进胶。喷射嘴深入模具深度应符合要求,射嘴流道的直径(3)要小于模具唧嘴的直径(3.5),避免成型时形成倒扣塞水口。

6、模具的顶出是否使用弹簧复位。成型机的顶棍位置符合模具的k.o孔位置,避免模具上模后无法顶出。

7、螺杆和料筒符合试模的材料和颜色,当螺杆中的材料和颜色不同时应使用PP利用其粘度或者PMMA其摩擦力对螺杆和料筒进行清洗换色,当不易洗净时应使用螺杆清洗剂调配清洗。

8、试模所使用的材料和客户所需求材料编号、收缩率、颜色相同。色母编号,按客户要求调配色母比例,如特殊要求也应按照本厂正常生产中的调配方法调配比例,做好统一标准。

9、依材料不同选择不同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并提前干燥好材料。如PP、PS、PE不需要干燥,其余材料几乎都需要干燥除湿处理,避免试模后产品表面水花。

新模具的试模流程


二、模具运转检查


1、安装模具前,检查吊环是否可以扭到底,吊模块螺丝紧固牢靠,锁模块锁死模具,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认安装的模具是试模的模具,避免编号混淆上错模具。

2、安装好模具后,接入开合模限位、中子油路、公母模吹气,试验好不好用。检查模具的外观完整度,避免因模具厂漏装或者运输过程中损坏丢失。如:接线盒、水嘴、计数器、锁模块、开关模限位、模脚、吊模块完整齐全。

3、获取模具所使用的结构,提前备好辅助设施,滑块结构有没有限位螺丝,热流道结构需要使用热流道表、射出分流阀、气体,中子结构需按照图纸要求设定中子顺序。

4、缓慢开合模具,观察模具顶出装置、活动部件在运动时,动作均匀、平稳协调。分型面接触紧密没有缝隙,运动部位没有干涉产生异响。在注塑和合模的时侯,必须及时的把模具中多余的气体排出,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合模的顺畅性。排气包括对产品排气,流道排气,导柱排气,细水口的尼龙扣排气。

5、清洗分型面的油污时记忆产品的大概样貌和产品浇口形式,产品是否有其它外观要求:如镜面,晒纹,电镀,喷油等.当产品较为复杂,应喷好脱模剂防止骨位塞料黏模。

6、顶针应设置在产品脱模困难的位置,产品骨位,柱位以及对模仁有包紧力的位置,要检查斜顶头部是否为反斜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对于有弧度的胶位面上的顶针,顶针要做定位以防转动。扁顶,斜顶和直顶时要考虑在顶出后,是否会被产品夹住而取不出产品。在设置顶出时,由小至大取产品顶出位置,顶针要均衡确保让产品能平衡顶出。

7、根据使用材料和产品要求接入水流,接入水流后观测快速接头漏不漏水。当天侧走运水时模具要做防水槽。模具的控制系统气动阀门、油路运行动作正确,不产生泄露。

三、成型参数调试


1、成型条、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注射位置、保压时间等都应从小至大依产品形状而设定;注射时间、冷却时间、周期,由长至短根据产品冷却定型的情况设定。

2、锁模力过小,产品分型线易产生披锋,锁模力过大影响模具使用寿命,锁模力最大取成型机的合模力的百分之90,根据现场的模具和成型机的选用情况调试。

3、模具的开关模速度,应遵守慢-块-慢的原则,开合模不能卡顿,保持通畅。

4、设定低压,保护位置应设模具的重要部件或运动部位。

5、根据材料设定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厂牌的熔化温度、分解温度,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成型温度取值。

6、在试模时保压时间要清除为0,当注射量小时,前模胶位多于后模胶位要考虑是否会粘前模。注射位置应根据产品重量分段选择位置找出转换点,避免一次料量加太多造成涨模,最好对照加工图纸做好预估需要。每次改变参数要转出位置转换点及熔体在模腔的走势,当填充90%-98%时根据产品结构和形状增设保压时间。

7、注射压力应选择从低压开始,当产品注射填充困难时提升注射压力,当提升压力效果不大时,提升速度。注意注射压力不要大于高压锁模压力,以防产品溢边。

8、薄壁面积大的产品应使用高速注射,体积较厚的产品应使用低速注射。当产品填充困难时提升注射速度,提升压力和速度效果都不明显时提升材料温度。若材料流动性较好,使用高速和低速都能填满的话,模具应考虑选择低速。

9、进胶平衡测试,产品填满调试好后减胶至产品的90%,50%,30%各打三模称其产品重量和水口重量,误差应不超过2%为进胶平衡。

10、用温度点测仪测量模仁温度,要保证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匀,温差应不超过2℃。

11、试模完成后将调试的数据和产品缺陷记录下来,下机维修模具。保留几个试模产品,方便下次试模时参照。

本文作者:微注塑特约作者 杨吉平

本文为微注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的商业应用!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微注塑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3541.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10月 6日
下一篇 2020年 10月 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