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清晖园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龙姓三代进士改建扩张,才有如今的规模与气派,才奠定它园林建筑的地位。对此,我是外行人看热闹。可这里没有热闹可看,灰砖青瓦无言,树木花草无言,百鸟和瀑流倒是不甘寂寞,一个欢唱,一个奔涌。此行,我特奔园中的灰塑而来。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移步换景 摄影/友贞女

据了解,灰塑是岭南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是用石灰、稻草、红糖、糯米、钢钉、铜线以及各色颜料等,按特定搭配和一定比例,先于密封大缸内发酵一月,再于建筑物上现场制作。灰塑与石雕、砖雕、木雕一样,为建筑装饰所常用,却不及“三雕”的普及与历史悠久——岭南地区的灰塑,始于唐朝,盛行于明清时期。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墙上的灰塑洞窗 摄影/友贞女

灰塑艺术是与岭南的气候水土极相宜的。岭南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又多台风。灰塑以石灰为主要材料,石灰具有耐酸、耐碱、耐热、耐湿,不惧狂风骤雨的特点。灰塑内容丰富,造型逼真,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形不褪色,所以,在岭南的寺庙、祠堂、豪宅等建筑物上,在以前的极精致极讲究又极慢的日子里,作为建筑装饰,被极广泛极普遍地采用。清晖园的灰塑,俯仰皆是。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古门边墙壁上的灰塑 摄影/友贞女

还没进得旧门,左边灰砖墙上,就有一幅形如窗户的灰塑。一米见方的白框上,左右各立一只彩鸟。鸟儿不但羽毛艳丽,那形象,仿佛小脚一蹬,尾翅一提,就要消失在长空。鸟儿相背,各衔一片浓绿厚实的蕉叶。蕉叶顺白框,飘然下垂,脉络清晰;叶上浮雕有白色字体的对联。白框内,雕有黄、白、橙为主色的九条金鱼。金鱼鼓着突眼,胀着大肚,甩着凤尾,仿佛正在争食,栩栩如生。戏鱼间是肥绿的水草;鱼群上是白色木棉花。木棉花有怒放的,有含苞的,是对园中原稀有树种白木棉的写真与纪念。这幅名为《白木棉九如图》的灰塑作品,是重修清晖园时特别制作的,正如题在蕉叶上的对联——“鱼跃清波澈,莺啼众绿深”,是对古园景观的扼要概括。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灰塑的檐 摄影/友贞女

进得古园,逼窄的古巷长廊,满眼都是灰塑。灰黑的屋檐,垂挂着圆形与三角形相接的灰塑,图案是花边造型的黄色花卉。屋檐下,是花卉果木的灰塑:绿叶色鲜脉清;果实几可乱真,有咧嘴大笑的石榴,有鼓胀杏黄的枇杷。游廊围墙的墙体上,是一幅幅小巧精制的灰塑,大都呈长方形,塑有各式花卉器物,都是鲜活如真,半浮于墙体。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精致极了的门联灰塑 摄影/友贞女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清风一池荷 摄影/友贞女

古园不大,却由院墙、漏窗、回廊、小桥、门楼、假山、流水、树木等等,隔成一个一个各具特色又相互照应的院、厅、屋、室、池、坪、台、阁,正如人体的各个脏腔,形状功能各异,相对独立实为一体,不可分割不可独活。有惜荫书屋,有笔生花馆,有碧溪草堂,有小姐楼,有六角亭,有归寄庐,有读云轩,有凤来峰,有竹苑,有斗洞……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无不记录着旧园主的抱负、荣耀,透露出文人士大夫隐逸归真、自然无为的心志。闲步其间,仿佛回到了清晖园旧时光里的慢生活,读书作画,沐风赏月,悠哉游哉,好不自在。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门里门外 摄影/友贞女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园中桥廓倒影 摄影/友贞女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门廓相通 摄影/友贞女

沟通各个处室的,自然是门。每一道门,造型各异,有方的,有圆的,有拱形的,有弯月的,有叶形的,有果状的,有形如花瓶的,有状如花朵的……门里门外,大都饰有灰塑。依着门的形状,灰塑造型也各不相同。门旁塑有假山、树木、叶片、瓜果,花卉、鸟虫、自然景观、器物用具,不一而足;门上造有扇面、半月、方形、圆形的边框,框内塑有各式花边图案,无不精致生动;无论门旁还是门上,所有的灰塑,形象逼真,色泽鲜艳,又大都照应着门前的景观,以对联相点缀。比如穿过圆门,一池绿荷红花映于眼前,池边是朱廊高亭,凉风裹着荷香,迎面袭来,这门旁的对联便是用小篆写的“小庭亦有月,高枕了无忧”;竹苑圆门边,塑在两片巨大蕉叶(芭蕉叶大,谐音业大)上的对联是“时泛花香溢,日高叶影重”……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处处精雕细琢 摄影/友贞女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花坛侧壁灰塑荷 摄影/友贞女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由此门曲径通往假山山顶小亭 摄影/友贞女

庭院深处,置有大型花坛,花坛里栽有各类珍稀树种,不少已经高过庭院的屋顶。花坛呈方形、圆形、六边形不等,而每一个花坛的坛壁,离地近处,也大都饰有灰塑。这坛壁上的灰塑,内容多为历史典故,所塑的人物栩栩如生,场景极具特色,折射出园主博古通今的学识,与以史为鉴的人生智慧。

古园的制高点是凤来峰,由名贵石头堆砌成的假山,有古榕穿插其间,更有喷泉飞流而下。多条曲径通往山顶。山顶建有小亭,沿途仍不时以灰塑点缀,亦书有对联。可惜好些灰塑剥落失修,爬满青苔,难辨其形,更难辨认对联上的字迹。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花坛侧壁灰塑 摄影/友贞女

估计,要完全复原或重塑这些灰塑,已不大可能。原因有三。其一,学这门手艺,耗时太久,没有十年八年学不下来,而手艺技术含量又高,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是做不来的——在如今这快餐时代,谁愿十年磨那不来钱的剑?其二,制作过程漫长,光发酵灰浆就得一个月,过程中,得边等材料之间相互作用边制作,一半靠手艺,一半靠时间。其三,制作过程太辛苦,因为是现场自然环境下制作,有时在屋顶瓦上,有时在花坛壁旁,有时在飞檐角上,有时在砖墙壁上,处处可塑处处塑;至于天气,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无所遮蔽。

站在凤来峰顶小亭上,新院旧园尽收眼底。只见院里热闹非凡,浓妆艳服的老少两代,正搭台表演:黑男红女的老年舞者,一曲“恰恰恰”,热情奔放仿佛返老还童;红脸嘟嘴的小小孩童,一支“小苹果”,热辣老成不显童真稚嫩。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古园池鱼正欢 摄影/友贞女

我被吸引着,快步来到人头攒动的舞台前。这热闹的气氛着实感染了我,我准备驻足观看,可迎面袭来的热浪中,裹挟着刺鼻的脂粉气,熏人的汗臭味,再加上那令人心跳加速的快节奏,生生地把我逼出了大门,逼回火炉般的园外马路边。

就在不久前,清晖园免费向市民开放,难怪入园活动的市民越来越多。随着快节奏的入侵,无处不在的急功近利,清晖园内极具特色的灰塑,恐要失修难续,而文人雅士式的慢生活,也恐怕一去不返了吧。

灰塑与清晖园里的慢生活

旧旧时光里的慢生活难再 摄影/友贞女

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友贞女 发布:2016.05.20

来源:乐途旅游网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3723.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6年 5月 12日
下一篇 2016年 5月 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