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3.8

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女神节

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扶贫信息员余丹: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

“因为有过贫困经历,所以更能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深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接续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将更加努力投身其中。”3月5日,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望江县长岭镇杨林村扶贫信息员余丹在采访时如是说。

由于缺乏一技之长,父母以务农为生,余丹和妹妹要上学,一家人微薄的收入始终入不敷出,2014年,余丹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毕业之后余丹在江苏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父亲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一家人于2016年脱贫。

“2018年由于生二胎没打算出去工作,村书记介绍我担任村里的扶贫信息员。”2019年1月,余丹正式走上了扶贫的道路。

她明白,要想搞好扶贫工作,就必须先让自己“沾满泥土”,于是她一边苦钻专业知识和扶贫政策、做好基础资料整理,一边走访村里所有贫困户。

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她走访的第一户是村里的低保户,母子俩都是残疾人。他们家有哪些方面的收入,平时有哪些主要开销……余丹逐一记在心里。4个月的时间,余丹跑遍了全村的贫困户,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脱贫途径等她都深深印在脑海里,与村里人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余荣进家因病致贫,老夫妻俩和女儿、两个孙女生活在一起,余丹介绍他去做生态护林员,一年增收7200元;汪正华与妻子吴万霞以前在外地工作,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吴万霞回了村里,余丹介绍她去附近的服装厂上班,兼顾家庭和工作,现在平均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在余丹的介绍下,村里5名贫困户在公益性岗位上长期就业,10余名贫困妇女在服装厂找到工作。

“扶贫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对于扶贫政策,贫困户们大都看不懂,只有一遍遍地说、一次次地解释,才能转变一些人的‘等靠要’思想,通过实实在在成果让他们感受到扶贫带来的变化。”余丹说。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贫困户余良红和儿子余梓帆相依为命,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校教学改为线上云课堂进行,余梓帆不会操作无法学习,余良红放弃务工,在家陪伴,这也让余良红一户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余丹知道后,主动肩负起余梓帆的学习辅导,让余良红安心走上就业岗位。

自从加入脱贫攻坚队伍以来,余丹从一个不通业务的“门外汉”成长为长岭镇扶贫一线的业务骨干,连续两年获得“望江县优秀扶贫工作者”称号。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她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村里224户贫困户全都顺利脱了贫。接下来,我会动员大家全员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

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援疆教师刘芳:

“我渴望托起更多青春梦想”

经过短暂的寒假休整,“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援疆教师刘芳再次站在了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的课堂上,这位专业过硬、为人亲和的英语教师深受当地孩子们的喜欢。刘芳的到来,让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她也因此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今年38岁的刘芳从事教师岗位已有16个年头,在安庆十一中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从教多年,刘芳早已桃李满天下。然而去年9月,刘芳却主动申请援疆支教,这个决定让众人不解。工作稳定,且是家中独女的她还有父母需要照顾,为何非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支教?刘芳的答案很简单:“那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其实在援疆之前,刘芳就曾于2018年—2019年学年在望江县一所偏远的中学支教,也正是这次支教的经历让她切身感受到,一个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想要成长成才非常不容易。“我渴望并乐于为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甚至一个家庭的改变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刘芳说,“援疆不仅是一种个人的选择,更是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青年教师的时代使命和担当。”

远赴新疆,自然气候和生活环境与之前的截然不同,风沙大、嘴唇干裂、鼻子出血、饮食不习惯,但刘芳对这些困难并不在意,她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心态调整,很快便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孩子们,他们淳朴善良、聪明活泼,对英语知识非常渴望,乐于参与到我的教学中,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我很开心。”刘芳说。

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刘芳先后参与多场教研活动,并参加了当地“传帮带”师徒结对活动,努力为当地教育事业引领一批优质的青年教师,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课堂上,她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刘芳所负责班级的英语成绩由全年级第26名提升到第8名。

“看着孩子们因学习成绩进步而高兴的样子,我感到非常开心,甚至比自己取得任何成绩都觉得自豪和骄傲。”刘芳表示,“竭尽所能,教授更多的孩子们知识,给予他们希望和未来,我将为此奋斗终生。”

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手术室护士李苇:

“下个20年,我还要帮助更多人”

一袭绿色手术服、一顶蓝色圆筒帽、一张蓝色防护口罩,这是手术室里无影灯下的“白衣天使”的装备,也是安庆市立医院手术室护士李苇每天的工作行头。22年从业道路上,她和同事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手术室里最繁琐、最严谨的工作,与医生一起为手术的安全与成功而努力。

3月6日上午12时30分,李苇刚刚经历一台全肺切除手术,历时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李苇终于喝上了一口水。

在采访中,李苇告诉记者说,在常人眼中,手术室护士好像只需要递递钳子、剪刀,做好医生的帮手就行了,但其实他们的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台简单的手术也要准备50多件器械,线剪、组织剪、扣克钳、椎板咬钳、止血钳……别看它们样子差不多,用途、功能、传递方式都不同。除了提前备好器械外,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也很重要,小到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锯齿、每一块纱布的数量与完整性,大到各种仪器设备,都要仔细检查。”

“我参加过最长的一台手术是从早上9点一直进行到晚上7点,期间一直不吃不喝,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李苇说,没法按时吃饭、不能准点下班,一旦进了手术室,就得“站得、憋得、饿得、忍得”,这样的日子,李苇坚守了22年。

多年的兢兢业业,李苇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和“芊芊巧手”,她连续多次获评医院“星级护士”“先进个人”“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

2019年5月,正值李苇从业20年,她毅然决定前往非洲南苏丹执行医疗援助任务,她是同行13名医务人员中唯一的护士。

面对援助医院手术室蚊虫苍蝇乱飞、污水垃圾满地、医疗器材匮乏的窘境,李苇主动承担“重建”手术室的工作。小到纱布、剪刀的采购,大到手术器械的更新添置,在非援助的16个月里,李苇想尽办法,倾尽全力,成功让该院手术室“大变样”,也让当地很多患者“点名”让她担任手术室护士。

“一晃我已经在手术室里干了20多年,时间过得太快,而自己做得还很少。”李苇说,“下个20年,我还要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病人。”

| 来源:全媒体记者 杨一 白萍 通讯员 黄暑 龙皖江

| 平台运维: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姚琴 审核:吴程程 终审:盛媛

来源:安庆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4174.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3月 3日
下一篇 2021年 3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