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长钢启新程——首钢长钢公司的奋进之路

盛夏时节,走进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芳草如茵、绿树掩映、鲜花盛开,如此胜景宛如一座“花园工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也已走过73个春秋。70余载砥砺奋进,一路跋涉;70余载披荆斩棘,铸就辉煌。回顾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的发展史,就是追寻那段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光辉足迹——

红色长钢启新程——首钢长钢公司的奋进之路

1947年12月故县1号高炉建成。(资料图)

红色钢铁的摇篮

1946年,太行山深处,由一批老红军、老八路和抗大学员组成的英雄群体来到故县,艰苦奋斗,勤俭办厂,将生产的军工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前线,8次受到表彰,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故县铁厂(首钢长钢公司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根据地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钢铁企业,是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建设初期,各种物资、器材极度匮乏,以第一任厂长陆达为首的创业者们白手起家,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他们就用坩土、石灰、红土组成三合土层层夯实,用铁路道轨代替钢筋;从阳泉搬运高炉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用汽车轱辘和梁架组成平板车,将木杆辕绑扎在车轴上作方向舵,前后系上大麻绳,200多人前拉后拽,翻山越岭、往返三次,才将高炉搬至故县;没有耐火砖,他们将古庙的大殿改作烘烤房,用旧道轨打制铁、木锉刀,用石碾或中药粉碎槽代替粉碎机,用口尝辨别耐火材料的性质;安装焦炉侧柱没有工字钢和槽钢,他们用旧桥梁和道轨拼成型钢代替;切割钢板没有氧气,他们靠人工硬碰硬剁,几个人汗流浃背干一天,仅能切开一米多,就这样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寸一寸向前挪……无论遭遇了多少困难和挫折,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迎难而上,战斗不息。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初期,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百折不挠、敬业奉献,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开放包容,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故县铁厂精神,这种精神延续至今。

1948年1月10日,故县铁厂的1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

故县铁厂的建成,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用该厂生产的弹壳制造的五零、八二、一二零、一五零等迫击炮弹共计300万发,有力地支援了临汾、太原、淮海和平津战役等解放战场,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覆灭,在中国冶金军工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红色长钢启新程——首钢长钢公司的奋进之路

2019 年大修的千立方级以上的高炉。(资料图)

改革创新的先锋

走进长钢厂史馆,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文物记载着长钢的辉煌历史。从刚起步时的长钢到今天发展中的长钢,红色长钢、现代长钢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参观者,大家无不赞叹长钢在新中国成长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故县铁厂改名为长治钢铁厂。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长钢也打破多年来“全厂一本账、万人一口锅”的大锅饭管理体制。1980年7月1日,长钢被省政府列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分成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1981年,冶金部在长钢召开全国中型企业标杆厂现场会议,长钢作为标杆厂向与会者介绍了经验。1989年底,先后开发和试制了轻轨、周期扁钢、锚杆钢、管坯钢、焊条钢等新品种,生产的焊条钢质量稳定、性能可靠,深受广大用户好评,产品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焊条市场,并且打入美国市场。

2001年至2008年,长钢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改建设高潮,共完成骨干技改项目百余个,对旧区实施填平补齐,在新区建设了以H型钢为终端产品的第二条钢铁生产线,技术装备实现更新换代,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色的历史传承,七十多年生产经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铸就了首钢长钢的产品品牌,“上党牌”建筑用钢筋以成分稳定、尺寸精准、性能可靠、工艺优良、标志清晰、包装美观等优势深得用户青睐,连续多年荣获名优产品称号。原先在首钢长钢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的高望飞说起公司的钢材质量,用了一个掷地有声的词语——“响当当”。他自豪地说,人民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都用过长钢的钢材。

浴火重生的榜样

2009年与首钢联合重组,揭开了长钢发展新的一页。成为《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后国有钢铁企业首例跨地区联合重组的成功典范。2015年,长钢开工建设了瑞达工业园区焦化项目一期工程、长治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年初,长钢的在岗职工1.4万人,从2015年起,长钢开始实施优化提效改革。至2017年底,钢铁主业劳产率达453.45吨/人·年。2016年,钢市低迷期,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长钢举办了隆重的建厂70周年暨千人誓师大会。数千名职工齐聚现场,用砥砺奋进、坚决打赢生存硬仗的豪情壮志,宣誓了长钢人永不服输、永远向前的责任、担当、追求、梦想。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盟首钢以后,长钢以独特的工艺优势承接了首钢精品长材生产,成为首钢建材生产基地。长钢钢材经过30多个关键工序控制点严格把控,筑起了牢固的质量屏障,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及性能均优于国标,实物质量、技术研发、质量把关、服务支撑等各方面在业内享有盛誉。

2015年至2017年,长钢公司在新班子带领下,短短3年间,企业赢利能力明显增强,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企业发展环境大大改善,以脱态换骨的骄人业绩开启了长钢“二次创业”新征程。一个自强长钢、创新长钢、绿色长钢、文化长钢再次矗立在太行之巅。

成绩的取得,既有市场因素,但更是长钢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的见证,是长钢人一次次思想解放,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和苦干实干的结果。数据是最好的见证:2018年,长钢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铁成本排名进入行业三甲,两座高炉实现连续1261天稳定顺行,实物劳产率突破500吨/人·年达545吨/人·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达6.4万元,利润突破10亿元达11.56亿元;技术经济指标在2017年创历史80余次的基础上,2018年铁成本排名、自发电、利润等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40余次。

骄傲写在脸上,自信燃于心底。“如今,我们的环境干净卫生,工人的思想积极向上,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大家在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越干越有劲。”首钢长钢工建公司电控检修作业区作业长牛旭红感慨道。今天的长钢,正在向着历史的山巅行进。2017、2018年两次荣获首钢集团公司“六好”班子荣誉称号。2019年上半年,在因长治市橙色预警50天、红色预警9天,9号高炉系列大修长达52天的情况下,长钢铁产量94.84万吨,完成计划的115%;钢产量112.1吨,完成计划的119.3%;材产量113.84吨,完成计划的121.2%。在进口矿价格由2018年平均69.46美元/吨涨至121.36美元/吨,长钢完成利润3.0015亿元。

红色长钢永续存,不待扬鞭自奋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对长钢而言,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今,首钢长钢公司正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向着远方阔步前进!(来源:长治日报 陈艳华)

(责任编辑:张文卫)

来源: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458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9年 7月 6日
下一篇 2019年 7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