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农具里的春耕回忆

新华社南昌4月5日电(记者黄浩然 郭杰文)春耕时节,老郭掏出略微泛黑的钥匙,拧开锈迹斑驳的门锁,迈过一道凹陷的门槛,在这幢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老屋里,存放着他难忘的春耕回忆——按一定比例制作出的两百余件“迷你”农具。

老郭全名郭西灿,今年75岁,家住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北门社区,从事木工超过50年。20年前,郭西灿从农村回到县城,在爷爷留下来的祖宅前,盖了一栋两层楼的小平房,看护老宅之余,开始创作。

“以前的农家,正房旁一般会盖一间小窝棚,不用来住人,专门用来存放农具。大大小小几十种,没有专门屋子存放可不行。”郭西灿说,他的家乡以种植水稻为主,在这里耕作所用到的农具,粗分就有翻地、插秧、播种、除草、灌溉、收割等七八种之多,有的从古代一直延续,有的在历史长河中被更新的农具所取代。

“迷你”农具里的春耕回忆

郭西灿(右)在家中给访客介绍一件水车模型。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种地少不得犁地,犁地离不开犁子。”郭西灿说,随着拖拉机等农机的普及,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曲辕犁逐渐被冷落,到现在更是难觅其影。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即使如今传统木制农具已淡出人们视线,但郭西灿却依然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它们留存下来。

“县城里的房子没有专门用来放农具的房间,就做小一点,便于保存。”郭西灿说,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制作手拉木钻、手工刨子等工具,并且重新设计图纸,完全依照以前农具的制作工艺缩小尺寸。

“迷你”农具里的春耕回忆

郭西灿在家中准备制作农具模型的材料。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真的农具可以用斧子、锤子之类打眼,比例缩小后,有时只能用小刀、镊子之类的精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废了一块木料。”郭西灿说,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经常会凿到手指。即便如此,他制作的所有微型农具,都坚持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钉一根钢钉

第一把微型曲辕犁,郭西灿做了足足一个星期,“完工”后他还用毛笔在扶手上写上“五谷丰登”四个字。此后,郭西灿还制作出耙、水车、风车、油榨、蔗杆碾、筒车、牛碾等200余件微型农具。

如今,巧手的郭西灿一天能做4个简易的小推车,精致一些的也能做成2个。为了还原小推车的原始面貌,他还用柳条编了两个大筐安在上面。

“看到老郭做的小推车,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不少和郭西灿同龄的人,每每看到他做的“迷你”农具,不免触景生情。

“过去不理解父亲,一把年纪了,还每天和木头打交道。现在明白了他对农具割舍不下的情结,再过几年等我退休了,也来跟他学木工活。”郭西灿的儿子郭钦伟说,他帮着父亲整理了一本小册子——《微型农具简介》,里面记录着父亲的心路历程,也有不同农具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2019年,郭西灿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农具制作技艺”传承人。他说,做再多的“迷你”农具也不卖,最大的心愿是把老宅改造成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能让更多人来参观。(完)

来源:新华社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739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4月 1日
下一篇 2020年 4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