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较

摘要:

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较

文题释义:

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导致内固定松动而致内固定失败。而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是预防螺钉松动的有效办法,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是通过空心螺钉通道将骨水泥注入肱骨头松质骨中,使螺钉及骨质有良好的整合作用、防止螺钉松动,同时对疏松的骨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肱骨头塌陷。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大结节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折,包括外科颈;Neer 和Codman 将肱骨近端分成4个基本解剖结构: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肱骨头,大小结节间的结节间沟是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标志性结构。约87%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可能和骨质疏松相关。肱骨近端骨折是目前第三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

背景:为解决骨质疏松骨折行内固定可能出现的螺钉切出、松动、把持力不足等并发症,目前一种新的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PHILOS锁定钢板被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但国内应用该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鲜见报道。

目的:比较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68-88岁,其中10例行骨折切开复位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另12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进行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等。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试验获得贵州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02)号。

结果与结论:①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0±1.6)个月;②两组术中未出现骨水泥毒性反应、栓塞等并发症;内固定组术后1例出现肩关节僵硬,两组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异位性骨化、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未出现螺钉拔出及切割等不良反应;③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肱骨头置换组(P < 0.05);④两组术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肩关节Constant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获得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相近的临床疗效,是部分可能需行肩关节置换患者选择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补充。

ORCID: 0000-0002-8139-1175(佘荣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螺钉,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 锁定钢板, 肱骨头置换, 疗效比较, 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文章来源:佘荣峰, 张 一, 王远政, 张 彬, 陈 鹏, 黄琪翔. 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5): 2335-2341.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2747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6月 5日
下一篇 2020年 6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