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 (泌乳牛) 肢体

蹄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是导致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着奶牛业的发展,且肢健康是保证奶牛高产的重要前提,饲养管理规范的牧场蹄病的发病率应控制在2%以内。

奶牛肢蹄病各地区的发病率可达到14.6% – 37.6%,在被淘汰的奶牛中,有20%左右的奶牛因蹄病淘汰。

以存栏1000头成母牛牧场为例,假定单产30kg,蹄病发病率10%。

(1)假定蹄病治愈周期15天,因蹄病导致产奶量下降5%,该牧场蹄病牛的奶量损失为:

1000头×10%×30kg×5%×15天=2250kg

(2)因蹄病增加空怀天数约3个周期(63天),该牛群平均泌乳天数增加:

(1000头×10%×63天)/1000头=6.3天

按泌乳天数延长1天平均产奶量减少0.2%、泌乳期300天进行估算,该牧场因平均泌乳天数延长造成的奶量损失是:

30kg×0.2%×1000头×300天×6.3天=113.4吨

(3)如果按牧场因蹄病淘汰牛只占10%、每头牛淘汰损失10000元估算,该牧场蹄病淘汰损失:

1000头×10%×10%×10000元=10万元

(4)治疗费用投入,每头蹄病牛按100元计算:

1000头×10%×100元=10000元

人员精力的投入增加,工作效率降低。通过上述估算,可以看出当奶牛发生蹄病时,会给牧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引起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可划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个方面:

(1)传染性蹄病

是由环境中的病原体入侵蹄部组织而造成的感染所导致的,其主要包括:腐蹄病(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蹄疣、指(趾)间皮炎(密螺旋体属细菌),以被污染的土壤和粪浆为主要传播媒介。

(2)非传染性蹄病

① 环境因素-热应激:炎热多雨潮湿的季节—奶牛热应激—采食量大幅度下降—多种营养成分摄取不足—影响蹄角质的正常生长和更新。

热应激期间使用喷淋设施—牛舍的排水设施差、粪污清理不及时,分解产生大量的氨—蹄部长期在粪水中浸泡—氨作用于蹄角质蛋白,使其变形分解、硬度下降,易受损伤,引起一系列蹄病。

② 舒适度管理:奶牛每天需要在卧床/运动场上趴卧休息 10-14 小时,当卧床尺寸不合适,或没有及时清理粪污、添加垫料,卧床舒适度不高,运动场泥泞、板结,导致牛只长时间站立,蹄部负重时间过长,易引起蹄部变形、损伤、肢势改变。

③ 地面管理:倾斜、粗糙、石子裸露突出或存在尖锐异物的地面会造成蹄底角质的过度磨损或蹄底创伤,增加发病率。

奶牛 (泌乳牛) 肢体

荷斯坦奶牛

④ 修蹄管理:牧场没有修蹄计划或修蹄计划执行不到位,不能够及时矫正蹄形,而且,修蹄或治疗不当均易对蹄病牛造成二次伤害。

⑤ 营养因素:日粮精粗比例过高、奶牛挑食,可导致蹄叶炎;日粮精粗比例过低时会导致蹄角质生长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变形蹄和蹄裂等蹄病的发生;日粮中微量元素缺乏时,会造成蹄角质的角化程度和蹄部皮肤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⑥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奶牛对蹄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荷兰荷斯坦奶牛最容易患蹄病,其次是红白花奶牛,而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黑白花奶牛最不易患蹄病。

步态评分—筛选≥3分牛只—保定牛只—固定—-清洗—暴露病灶—确诊

步态评分标准

奶牛 (泌乳牛) 肢体

清洗患病蹄—–去除病灶—–上药包扎—–记录病牛——隔离牛只——换药护理

治疗原则:

(1)常用药品:抗生素、碘酊、硫酸铜、松馏油、高锰酸钾、纱布绷带、脱脂棉。

(2)蹄病严重牛只,处理完后必须将其隔离到干净、干燥、松软的地方。

(3)对蹄病严重牛只,执行1次修蹄、上药+2次换药护理(3天1次)。

(4)对于变形蹄牛只、采取简易站立修蹄,在挤奶台或保定栏进行操作。

奶牛 (泌乳牛) 肢体

(1)步态评分:每月进行2次,上厅通道处观察牛只行走,及时发现蹄病牛只,早发现早治疗。

(2)修蹄管理:制定合理的修蹄计划,成母牛每年至少保证二次保健修蹄(泌乳中期、干奶日),根据计划,按时开展修蹄工作。对发现的蹄病牛,根据蹄病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治疗。

(3)蹄浴管理:

①蹄浴池位置及尺寸:在挤奶厅回牛通道设置清水池、蹄浴池各一个。先进清水池,再进药液池。

②商品浴槽(尺寸不等);自制长度 > 2m,宽度同回牛通道,深度15-20cm蹄浴池,液面高度为9-12cm。

③蹄浴药物及配比:福尔马林、硫酸铜及其它成品蹄浴液按比例配制使用。

以2m*1m*10cm深液位计算,配制5% 硫酸铜蹄浴液:硫酸铜10kg+水200kg;配制5%福尔马林蹄浴液:水190kg+福尔马林10kg。

④蹄浴液浓度:福尔马林浓度根据蹄病程度调整(5%-7%),5% 硫酸铜,每300-500头更换一次清水和蹄浴液

⑤蹄浴次数:每周保证2次浴蹄,当蹄病发病率≥2% 时,根据发病程度增加浴次数每周3-7次,每次保证当日1个挤奶班次的奶牛都进行蹄浴。

(4)圈舍卫生:泌乳牛舍每天至少清理2次粪污,条件允许的牧场增加至3-4次,必须保证牛走、粪清;后备、干奶、围产牛舍每天至少清理2次,粪道必须清理干净,不留死角。

(5)防暑降温:热应前清理、检修风扇、验证喷淋系统,疏通排水沟,及时清理牛舍粪污和喷淋设施造成的地面积水,防止奶牛的肢蹄长期浸泡在粪水中。

(6)舒适度管理:卧床尺寸合适,垫料充足,每日维护,填补垫料,保证卧床干燥、松软(无石子等杂物)。

运动场定期清理、填补垫料,每日旋耕、耙松,保证牛只舒适度。温柔赶牛,减少因拥挤造成蹄部损伤。

(7)地面管理:发现破损地面及时修缮,确保牛舍、通道的地面平整无异物,无裸露突出石子,必要部位可铺设胶垫,减少蹄底磨损和创伤。

(8)营养因素:TMR日粮精粗比例合适、微量元素含量达标、营养均衡至关重要,制作过程规范,防止牛只挑食。

某奶牛场2020年4月蹄病发病率高达25%,且主要以蹄疣为主,严重制约了牧场的单产水平,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通过现场服务,牧场针对修蹄、治疗、蹄浴、粪污清理等,依次进行了调整和改善。截至2020年10月,该牧场蹄病发病率降低到3%以内,单产由29kg提升到32kg。

(1)培养修蹄人员一名,每天进行修蹄。

(2)对蹄病严重牛只,执行1次修蹄、上药+2次换药护理(3天1次),并将其隔离饲养。

(3)每周蹄浴3次,周一、周五5%福尔马林,周三5%硫酸铜;第一个月使用7%福尔马林,一个月后恢复到5%。

(4)泌乳牛舍每日清粪3次、干奶围产牛舍每日清粪1次。

奶牛蹄病常见疾病,且危害严重。预防控制蹄病,需要牧场制定合理的修蹄计划,做好蹄浴工作,保证圈舍环境卫生,卧床、运动场舒适,另外,配比合理的TMR日粮至关重要,从而降低牧场蹄病的发病率,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来源:方正论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248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10月 12日
下一篇 2020年 10月 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