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让建造更安全、更“聪明”

2020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13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建筑业迫切需要制定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智能发展战略,彻底改变零散粗放的工程模式。智能建造作为信息技术与工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工程方式,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认知误解和实践挑战。智能建造技术创新涉及多专业、多主体、多阶段等多种因素,是一种复杂的协同创新系统。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智能建造过程中科技知识的创造、创新和应用部门之间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协同创新机制。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需要对各个创新要素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在不同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互动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

数字化建造是指在计算机的虚拟世界中实现虚拟建造的过程,是指以 BIM技术为基础,实现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信

息共享,使装配式建筑向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的智慧化建造方向发展。数字化建造的主要特征是机械化安装、精密化测控、工厂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需要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做支撑。始终秉持“像造飞机一样造房子”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从“传统工程建造”向“工业化建造”跨越,通过四大转变,力求实现建筑更高质、施工更简单、成本更节约、项管更精益,达到“多快好省新”。

数据赋能。

设计师基于完善的产品知识库(内含10大类技术体系标准、125种标准构件、78个项目模型库等数据)进行模块箱体产品建模设计,在确保产品标准化设计的前提下,实现设计经验的最大化复用。

数化现场

项目以自研移动式数据中心为载体,借助数字化平台+物联网终端+机器人,对进度、安全、劳务、商务、财务、质量等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实时性收集汇总,取代人工方式,实现数据获取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

通过点云扫描仪和电子化靠尺等设备,改变传统方式下“一人测量、一人记录”状况,测量数据自动读取、自动上传、质量问题自动判断,提高质量测量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与真实性。

项目现场利用“质安通APP”通过对现场质量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形成工地安全大数据看板,直观的了解现场安全生产隐患的分布情况以及整改情况等。

在现场塔吊作业过程中,通过在塔机安装回转、幅度、高度、重量、防碰撞等传感器、塔吊安全螺母、吊钩可视化监控等实现塔吊状态实时感知、违规操作实时预警、检查维护实时跟踪、运行风险实时控制。远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将智慧工地应用数据集成到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实现全域可视、远程监督、风险预判、应急预警等。

三、量化管理

借助数据支撑,有效的量化衡量管理水平,从数据中发现“潜在风险问题”。实现主观经验化管控向客观数据化管控转变,学会看“数”管理。

施工现场劳务实名制管理,通过工地实名制闸机及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对进入施工场地的各类人员信息进行采集,统计,甄别,将数据集成至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从业人员实名制考勤管理,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达到劳务管理人数清、情况明、人员对号、调配有序。

项目通过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气象参数、扬尘参数等进行监测与显示,并与政府相关单位数据对接,实现对建设工程扬尘监测设备采集到的 PM2.5、PM10、TSP 等扬尘数据,噪音数据,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数据进行展示,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时段统计,对施工现场视频图形进行远程展示,从而实现对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等监控、监测的远程化、可视化。

项目在施工现场及周围,通过应用“视频+AI”技术,实现人员违章及时识别,事故快速发现与处置、危险区域越界及时提醒与干预等。

四、一“码”到底

项目以模块箱体为最小化单元,一箱一码,做到出厂赋码、入场扫码、质检识码、装配用码实现生产进度全过程跟踪、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追溯。

经由BIM模型上传形成二维码,到构件出厂、构件进场、构件抽检、构件安装、灌浆套筒质检、安装验收等六个环节实现对构件的全生命周期追溯,为现场进度提供可视化管理。深化设计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视化优势,综合全专业模型,通过碰撞检查,提高深化设计效率,优化建筑功能。将BIM模型与业务结合,辅助现场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

五、看“板”调度

按照“数字正向设计”总体原则,将箱体模型转化为产品工厂模块加工BOM清单,通过建筑BIM模型指导现场施工装配。【应用价值】实现“设计-制造-装配”模型贯穿、驱动生产。

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以5G+AIOT为基础,首次使用智能机器人对MIC模块箱体进行出厂质量检查;首次实现数字孪生装配(细化到“数字孪生箱体”):使用模块箱体实时追溯,对现场施工装配进行施工模拟与动态展现;首次打造基于5G的智慧工地数据中心:采取一体封装,开箱即用,承载运行各类物联网系统,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生产要素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处理、动态集中展现。使项目部实时掌握工厂、工地的人机料法环各类信息。尽量减少现场人员的数据手工输入,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最大限度支撑现场施工标准化、简便化、少人化,充分体现科技特色。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投入(管理人员、施工劳务人员),提高项目管理精准性水平。充分体现REMPC一体化建造优势,实现设计-制造-施工全过程数据流程贯通、业务协同联动。通过中建科技智慧建造平台实现建筑工地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管理。(张天成)

来源:播报热文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6786.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2年 7月 7日
下一篇 2022年 7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