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4年之久,青川县作为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极重灾区,全县共有4821人遇难,灾难激发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昂扬斗志和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灾后,浙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响应党中央“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重大决策,全力以赴对口支援广元市青川县灾后重建,其中浙江对口援建的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记录了救援过程中的一个个伟岸背影、灾后重建的一滴滴辛勤汗水,一件件展品共同述说着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四川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关庄镇,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由游客中心、序厅、地震灾难体验厅、抗震救灾展示厅、重建厅、援建厅、地质公园厅、尾厅、4D影院厅等组成。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博物馆的外形酷似地震后支离破碎的堆积体,其实它是一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数字“5·12”。苍茫大地中,三块“数字”巨石盎然屹立,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屹立不倒,依附后面的山体,表现出叠合而上的姿态,体现了“不屈的生命,永远的感恩”的主题。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展厅内设置的地震体验平台,可模拟4级左右的地震,游客们在体验地震的同时,大屏幕会同步播放一部3D影片,可以游客们产生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据了解,这个纪念性的博物馆由浙江省全额援建,浙川共建。浙江援建者在修建这座博物馆时非常用心。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道:首先,建筑体呈歪斜形态,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地下而倾斜;其次,是这座建筑的别具匠心,即博物馆是先有布展方案,再有建筑方案;第三,它还是防震减震设计的一个典范:整个建筑是按照100年使用年限的标准设计,基脚上插入了78个抗震垫,作为缓冲支撑,即便是再次发生8级地震,抗震垫的弹性也能够抵挡强烈的地震波冲击;第四,从理论上讲,即使我们取掉抗震垫的螺丝,整个建筑能够实现平移。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园区集缅怀、感恩、教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是铭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再现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历程,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展示灾后重建成果,感恩全国人民无疆大爱的重要场所。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在博物馆旁边的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首个遗址保护地,是因地球引力爆发形成的,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公园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的堰塞湖。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如今,青川的一切都在日积月累地恢复与更新着。农房、城镇安居房、学校、卫生院、防洪堤、产业园区、农家乐……包罗万象的援建项目,已经让这个远离都会的山区县变得更胜往日。而每一个新景象,映射的是浙江援建的合理规划与用心投入,是浙江的379名援建干部、12000名援建大军在青川800多个日夜的奋战。

「探寻青川」那段关于“5·12”的历史与未来

幸福归处是安宁。今天的青川,空气清新、草木葱茏,江河湖泊绿水淙淙,山川湿地交相辉映。从废墟上崛起,青川已经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园林之城。

来源:用户6549335872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724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2年 6月 2日
下一篇 2022年 6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