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

——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丰沙线蜿蜒穿行燕山山脉,忽而绕于河床,忽而盘在崖下。这里人烟稀少、条件艰苦,除了频繁穿行的列车和状如刀削的层峦外,更多的则是单调和孤独。

北京西电务段三家店车间13个信号工区的55名年轻信号工,就常年驻守在这里。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斜河涧信号工区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间,工区有6名职工,最大年龄35岁,最小的25岁,是13个信号工区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除了两名家住门头沟,其余4人均是陕西、东北等外省的家。“家在北京的一般周六日才能回家,外省的多则半年、少则一两年才回一次家。其余的时间就都在这里了。”工长万超介绍说。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每天,凌晨四五点、下午两三点利用“天窗”和“点外”沿线维修保养设备,对七组道岔、几十架信号机、数十个轨道电路等设备巡视检查一遍;回到工区对设备数据汇总分析,制定下次保养维护方案;学习当日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业务知识、政治理论,实践演练近期易发生故障处置;吃饭、睡觉。简单的工作生活,日复一日,无限循环。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斜河涧站内电台良好,暂时无车可以上线作业”。午后14时许,万超带队来到岔区,对道岔拉杆螺栓紧固、螺扣保养、设备箱盒油饰等作业。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在道岔拉杆处,已使用多年的螺扣依旧如新,万超用棉丝顺着螺纹拉锯式地擦着,伏天的午后,日头正烈,汗水顺着脸颊、鼻尖不停地往下滴。“山区雨多潮湿,丰沙线又是重载干线,设备必须细心保养。我们每隔一天要对所有设备保养一遍。”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始终如一的高标准,让这个年轻的工区成为全段荣获荣誉最高、最多的工区。文化室的一面墙,挂满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北京市青年文明号、全局工人先锋号、全局建功立业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分割线】

比起斜河涧,珠窝信号工区的作业环境要艰苦得多。

珠窝工区位于丰沙线下行50.183公里,不仅深居大山,而且多数是大桥和隧道,高路基加上锋利的道砟,平常人光走一圈就够难的。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丰沙线26号隧道口,铁路桥跨永定河直插山腰。将近二十米高的桥面上,一列重载货车驶过,站在桥中间凸出的避车台上,前面是飞驰的列车,后面是垂悬的高空,心突突地跳。

“夏天好多啦,这里是风口,冬天最大风力超过十级,人得趴着过。”列车驶过,工长李小飞边组织联系防护,边向记者介绍。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桥上有两处轨道电路,不远处的明棚外还有一架信号机,都是每天必须要检查的设备。

【分割线】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生活上最艰苦的,要属沿河城信号工区。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沿河城位居燕山山脉中部,方圆五六公里无人居住,而且河水受到污染不能饮用,这里的电务、车务、工务、通信几十名职工吃水都成问题。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采访当日,正值车间为工区送水,4桶纯净水、3件矿泉水,是工区8名职工10天的饮用水,除此之外,车间党支部书记李长文还为他们送来了两袋面以及一些干菜,因为工区周边买不到东西,吃菜一般都是最近的职工周末捎带过来。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工长杨有刚与职工李民正在利用工闲准备晚饭,他们打开位于走廊的冰柜,只见里面存放有茄子、芹菜等六七种蔬菜,选了半天,他们还是选择拿出蔫了的菜来吃,其他的接着放入冰柜。

车间主任张德祯介绍,段上为每个工区建了小菜园,春夏季节吃菜还是有保证的,到了冬天,车间会定期为工区送来白菜、土豆等蔬菜。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固守深山引航人——记常年驻守丰沙线的信号工们

不多会儿,工区其他职工纷纷归来,平静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择菜的、踢毽子的,忙碌一天的欢乐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来源:北京铁路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8222.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7年 8月 7日
下一篇 2017年 8月 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