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刘娅娟文)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由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镇康县、耿马自治县、双江自治县等县(区)联合申报的传统音乐类的阿数瑟、传统舞蹈类的白象、马鹿舞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打陀螺3个项目入选。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了解,近年来,为让临沧市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进入国家级目录,临沧市文化旅游局、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派专人多次深入各县(区)进行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要求,对临沧市非遗项目进行认真遴选。各县(区)文化旅游局精心收集整理相关申报材料,积极开展申报工作。经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专家组层层审核筛选,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专家组严格评审。临沧市3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占云南省23个入选项目的八分之一。

先来认识一下此次临沧入选的3个项目。

传统音乐类:阿数瑟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阿数瑟是临沧市镇康县特有的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是用以音乐和唱跳相融合的特殊表现手法,一般都会配以三弦为乐器演。演镇康阿数瑟的歌手在弹奏的同时,会配合其独特的舞步,边唱边跳,十分有音乐感染力。在当地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包括婚丧、嫁娶和休闲生活中广泛应用,是镇康特有的一种音乐文化现象,不仅仅在镇康境内,邻近的永德县和缅甸果敢、泰国塘窝等地区的华人生活区中,也有广泛流传。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镇康阿数瑟来源于现实生活,男女老少都唱,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カ,内容各式各样,曲调富多样。演唱形式大多都是以原生态唱法为主,演唱内容有历史、生活故事、宗故事、自然科学、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数不胜数的内容,是一种以“打歌”艺术形式流传的地方传统歌舞。

传统舞蹈类:傣族白象、马鹿舞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傣族白象、马鹿舞是傣族特有的舞蹈,历史悠久,传承情况良好,是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傣族地区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两种舞蹈通常同场演出,在象脚鼓、铓、钹等打击乐伴奏下相配共舞,动作有的仿生,有的夸张,忽而跳跃,忽而翻滚,动头摇尾晃身,姿态优美又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能营造出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两种舞蹈均由男子表演,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大型活动中,马鹿数量不限,少则两只,多则十几只。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打陀螺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打陀螺是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推广得较为普遍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陀螺的场地与器材较为简易,技术也较为容易掌握和开展,具有着赛性、对抗性、娱乐性等特点的打陀螺运动,不但可以増强体质,还能够锻炼心理素质和意志。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打陀螺是可以进行比赛,常见的比赛打法与规则是:陀螺比赛场地呈长方形,一端是进攻区,一端是防守区,中间是一个圆形胶垫(其他场地也可以)。比赛时先由防守队员在防守区将陀螺甩到胶垫上,然后进攻队员在进攻区用同样方式将陀螺甩向防守方陀螺,力争将其击倒。中国第五届全国民运会上,打陀螺就被列入了赛项目。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临沧,佤族老幼都会打陀螺,他们的陀螺用坚硬的木头砍削而成,头大身小。在大大小小的节日,村赛里常常会举行打陀螺比赛,场面十分热闹。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喜讯!临沧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

来源:文旅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8332.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6月 4日
下一篇 2021年 6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