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故乡的话题,永远是“说不完道不尽,剪不断理还乱”。这平潭突飞发展,更是引起了诸多在外奋斗的平潭人开始思绪家乡。这次央视《记住乡愁》纪录片也走进平潭海岛,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拍摄理念。无独有偶,平潭本土的摄影家也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家乡“尘封的记忆”。这一动一静的手法,尽情展现平潭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

央视CCTV-4《记住乡愁》第一季

视频: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在福建省东部的东庠岛上,有一座千年古村——东风村,它如世外桃源一般,隐匿于大海之中,鲜为外界所知。《记住乡愁》把镜头聚焦到这座海岛渔村,记录岛上的百姓生活和民风民俗,展现别具一格的海岛风光。

平潭摄影爱好者 @随风

最近平潭闻名于全国,小至民间访谈,大到央视转播,久居外地的乡亲,心中开始涌现故乡的情绪。平潭企业家摄影爱好者@随风(冠业集团董事长),在央视拍摄取景平潭东庠岛之后,也拿起相机,游走平潭另外一个美丽乡村–白青乡白沙村。用照片记录故乡的风,故乡的山,故乡的海,故乡的树,故乡的人,故乡的厝……它们都是应该被保存的世间美景。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故乡的风。

我喜欢海南的温度,但我更怀念平潭家乡的风度。海岛渔村的生活气息是海风带来的。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从小时候起,就生活在这个有风、有海、有生活气息的石头村庄里。多少年了,习惯倾听海风的声音,习惯用鼻子品味海风的咸味。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如若长时间见不到风,听不到风的声音,就感觉缺少个什么东西似的,魂跟丢了一样浑身不自在。在儿时记忆的最深处,风从远方来。确切地说,风是从村庄以北的大海上延绵不断的飘过来,带着轻如薄纱薄烟的云,海天一色、波涛呼啸而来。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风,一路上风尘仆仆,把我带到平潭白青乡白沙村庄路口,攀上大树、闲走爬满藤草的古院,回想斗蟋蟀、推铁环、玩泥巴、捉迷藏欢笑打闹的场景。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故乡的山。

自古村庄有了山做靠山,就四平八稳了。家乡的山正如古诗所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家乡的灵气离不开这海拔四百多米的君山。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君山横亘平潭中心,北端伸入东海,南面雄跨陆地。峰巅、山腰常有云雾萦绕,岚气弥漫,一片青黛之色。青岚之中,怪岩若隐若现,飘飘渺渺,极具蓬莱仙境风韵。插云峰云绕雾合,山势雄伟,恍如自大海中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因而得名。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过了多少代,乡里四季风调雨顺,农民下田五谷丰登,渔夫出海满载而归,保证着海岛上七镇八乡的乡亲们的供给。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有山有水有风,这自然就孕育出“神兽”,恰恰平潭岛形似“麒麟”,而这白青乡更是位于“麒麟之首”,堪称“绝好的风水福地”。众所周知,平潭因隧道业而出名全国,全国80%的隧道业是由平潭人所承建,而平潭80%的隧道大亨就集中在白青平原一带,从此处出去行商为官者居多,非富即贵。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故乡的海。

平潭岛是全国第五大岛,因海而生,海岸蜿蜒曲折,岸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湛蓝,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滩涂上近海养殖定置网的布设,线条美和韵律美交织流淌;海边队队人马齐力拉网,强壮的汉子们推小船、扛小船、挑渔网,谱写着朴质的生活之歌;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头戴红头巾、脚穿蓝胶鞋的渔妇们扛着如同滑翔机般的捕蟹苗网,有条不紊地在沙滩上忙碌着;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海滩上,孩童们一边讨小海(拾取退潮后海边或滩涂上的鱼虾、贝壳等),一边追逐嬉闹……静与动,共同勾勒着最鲜活的海岛风土生活。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落日时分,霞光满天,炊烟升起,渔民们开始了家门口的忙碌:或将渔网挂在门前的架子上,细心地整理织补;或将海产品清洗剖开,晾晒在庭院前;也有人将饭桌搬到门外,趁着余晖,一家人享用起晚餐来。入夜了,躁动的海滩开始冷却,渔村灯火点点,与满天的星斗,交相辉映。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有海出洋捕鱼,无海挖蚵拾螺”,靠海吃海,这是很长一段时间海岛村民的生活写照。特别是傍晚时分,渔船进港,码头上聚集起一些妇女。渔船一靠岸,她们便蜂拥而上,将成筐的鱼货抬上岸,倒在空地上,两手飞快地挑拣起来,一片繁忙景象。地上满是一堆堆的鱼货,海虾、鱿鱼、墨鱼、龙头鱼和一些大点儿的鱼被挑出来。分拣完的海鲜,迅速被运到市场上出售。挑剩下的小杂鱼,也有人来收,晾干后卖给饲料厂,是顶好的原料。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故乡的树。有村庄的地方,都会有树的存在。树是有生命的有呼吸的有感情的,它会说话的,它喜欢依村而长,喜欢和人们在一起生活。只不过,我们实在听不懂树的言语罢了。在家乡,木麻黄是房前屋后必不可少的守护神,是村庄抵挡风雨和风沙的捍卫者。只要有了房子,有了人群,再有了树的相伴,就像是一个村庄了。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据《平潭县志》载:“相传清初,芦洋浦十八村,一夕风起沙拥,田庐尽墟,附近各村患之”、“海沙随潮拥上,近海乡村悉遭压废”。这正是“一夜沙埋十八村”典故的由来。迄今为止,当年“一夜沙埋十八村”的芦洋乡一带仍饱受风沙的肆虐。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为了防风固沙,当时政府引进了一种叫“木麻黄”的树种。其实在这一代的平潭人心目中,应该都会对木麻黄滋生或多或少的情愫,留下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大约四十岁以上的平潭男男女女,谁都不会忘记小时候到木麻黄林地“扒草”的独特记忆。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木麻黄枝叶曾经是平潭人烧火做饭的主要材料。民以食为天啊,有谁不曾有过“扒草”的经历,有谁不会重温当年在木麻黄树下沙地嬉戏的曼妙时光?那是童年时期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木麻黄没有榕树的雍容华冠,没有樟树的名贵多姿,没有竹子的潇洒风韵,也没有柏树的苍翠欲滴……。平凡、永不张扬的木麻黄,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是普通的树木,但在我的心中,则成了一个海岛的守护者。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放眼今日之平潭,岛上种下了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绿化树,美丽的风景绝不仅仅是木麻黄,但木麻黄泛化为全体平潭人的精神守望和独特回忆,在开放开发的时代潮流中,木麻黄精神也并不过时。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终年常绿,坚挺瘠野的木麻黄守护在平潭的千礁百岛,又多么像坚忍无畏、随遇而安的平潭人。木麻黄仿佛就是家乡平潭人的精神写照。

故乡的船。

家住海边,船行海上,家是停泊的船,船是漂浮的家,对众多世代靠海来讨生活的平潭人来说,大海和渔船是难以割舍的生活和情感。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流水船歌,宽阔的沙滩上,静静地躺着几十艘大大小小残破的木船,它们有的高高的立着,有的软软的躺着,横七竖八;有的整艘船的框架还在,有的只剩下一堆乱木,船上的标记和序号都开始褪色、模糊;暖色调的光线从云间的隙缝中倾泻而下,为这些斑驳的木船绘上了绚烂却古旧的色彩。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海滩这里是平潭渔船最后的归宿,没有归航时鱼货满仓的喧嚣,也没有风暴来临前进港避风的躁动,这些“服役期”满的旧船基本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就像守着一个个久远故事的的露天博物馆,无声的船歌,沧桑却静美。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残船们的质感、骨感和韵味也吸引着全国各地摄影人的纷至沓来。现场不时传来工人们切割船只的声音——船工正在用气割机切断固定船体的钢钉,将大的枕木拆下来造小船用,也有广东家具商来此购枕木做高档家具。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切碎的铁卖废品,剩下的零碎小枕木大多被渔民劈柴烧火。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它们在这里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入殓仪式。

故乡的厝。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当地的一首民谣给出了答案。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在平潭只要有村落就有石头厝,这些石头厝犹如画中景物分布在海岛的各个角落。千百年来,岛上居民就住在石头厝里,“清晨看日出,傍晚听涛声;可见农家耕作,可听燕雀呢喃。”独特的建筑、悠闲的生活,成了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城里人最向往的海边渔家生活。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石头房都建立在山坡上,石厝鳞次栉比,石厝多为青黑色乱石砌墙、灰泥勾缝、青瓦覆顶,再压上密密麻麻的碎石,几段优美的马鞍墙浮出屋顶,给村落增添了浓浓古意。通常,平潭的渔村建在面西南的山坳中,以躲避漫长而寒冷的东北风。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白青白沙村的石头厝临海凭风,密密匝匝却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幅精致的山水画;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平潭的石头厝,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屋顶瓦片压石块,窗户一律开小窗,并辅有石条窗栏,远远望去,宛若神秘庄严的“碉堡”。当然,如此构型与海岛上一年四季肆虐的大风是分不开的,这些压瓦片的石头,经过风吹雨淋,渐渐变成黑灰色,配上红瓦片,就是一副原生态的图画。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据老一辈的平潭人称,抗日战争期间,石头厝还广传佳话,俨然一座座伏击侵略者的最佳掩体,从石头厝小窗、石洞中伸出的长枪短炮,不仅悄悄了结了侵略者的性命,更让侵略者心惊胆寒,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央视《记住乡愁》之平潭千年古村

“石头厝,是平潭古村落、古民居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如今,在整个平潭,到处是一片建设的景象,楼房拔地而起,公路一条条修通。实验区、国际旅游岛、自贸区可预见的未来无比美好,但这些往昔依然是另一种值得珍视的记忆与生命。

综合编辑:海坛故土(转载须注明)

微信搜索【海坛故土】关注:“解读平潭文化,服务海峡两岸”!是平潭精英智库的交流平台

来源:平潭隧道哥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384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5年 1月 3日
下一篇 2015年 1月 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