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工陶巍琳:自主设计打破进口依赖

数控车工陶巍琳:自主设计打破进口依赖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陶巍琳,是一名有着28年一线生产经验、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工人技师,曾多次自行设计和改进适合在数控车床上使用的特殊刀具和工装夹具,结束了刀具依赖进口的历史,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陶巍琳被市总工会评为2017哈尔滨大工匠。

屡次征服进口设备

打开广阔国际市场

陶巍琳以前操作普通车床,2005年,公司并购了德国凯狮公司,陶巍琳开始操作数控机床。并购凯狮公司之后,为尽快掌握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做好与凯狮公司的对接工作,集团公司首先从凯狮公司转移了4台加工中心,其中包括两台车削加工中心。

公司决定由陶巍琳率先学习其中的两台车削加工中心。当凯狮技术人员培训讲解时,陶巍琳不懂就问,不到一个月,他就掌握了HSK刀柄车削加工关键技术。

2006年开始,集团公司又购置了大批小巨人数控机床,着手组建数控刀柄生产线,生产SK、HSK刀柄。短时间内建成生产线并形成批量生产谈何容易?技术过硬的陶巍琳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反复钻研,陶巍琳尝试将程序和机床性能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灵活掌握机床的加工性能,从而更好地加工产品。从初学、研究机床编程到机床反复调试,再到产品批量生产,陶巍琳功不可没。

2007年初,生产线达到SK刀柄批量生产水平,开始承担出口产品的加工任务。另外,由于HSK刀柄的订货量大增,在机床加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陶巍琳继续攻关,翻阅相关书籍学习理论知识,在机床上反复实践、反复调试,编程和参数改了又改、试了又试,终于攻克了在小巨人Mazak机床上加工HSK刀柄的技术,生产线加工的HSK刀柄也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自行设计设备配件

促配套刀具国产化

在现有的数控设备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之后,他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就是生产所需的刀具。最初,生产线使用的刀具大多数是按照凯狮数控车上使用的刀具配备的,不仅刀具价格高,而且采购困难,特别是加工热缩刀柄所用的镗刀,采购周期长。进口设备上使用的镗刀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价格每把300元左右。

陶巍琳开始琢磨起配套刀具国产化。他对产品认真分析,自行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数控车加工的小孔径专用镗刀,经过反复对比规格、检验质量,最终在湖南株洲找到了一个生产镗刀的厂家,每把平均价格只有60元左右,不仅为企业节约了资金,而且进货方便及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了镗刀,NC钻、加长钻头、螺旋丝锥、浅孔钻等刀具,陶巍琳也尽量采用国内或其他价格较为低廉的厂家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顺利实现了进口刀具国产化的目标,为企业节省了大笔资金。

从2008年开始,公司针对出口刀柄尾孔加工废品率高、效率低的情况,打算采用目前国外先进的火后加工技术。虽然火后加工在一些产品中已经得到应用,但刀柄尾孔技术要求较高,在加工中装夹困难,且没有现成的刀具。于是,陶巍琳和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对机床进行改造,设计制作了一套适合尾孔加工的卡具和刀具,节省了购买国外进口夹具和刀具需要的大笔资金。通过对设备改造和卡具的反复调试,最终取得了成功。如今,刀柄尾孔加工的废品率已由先前的3.5%,降低到0.15%;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4—6倍。这次技术改造获得了2009年度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二等奖。

在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上,陶巍琳取得很多显著成果。2012年,他完成对SK60刀柄火后加工7:24锥面和V型槽的工艺改进、浅孔钻在孔加工中的扩展应用、为仪表分厂实验改进Φ3-Φ4等小规格涨簧式测头数控车加工、车铣中心加工PSK刀柄的技术攻关、ER系列螺帽数控车火前和火后加工工艺改进等等。

承担定期培训任务

坚守匠心传承技艺

为让更多员工掌握技术,公司让陶巍琳承担定期培训新员工的任务。现在,数控刀具公司数控车工段几乎每一个年轻员工都是陶巍琳的徒弟,只要是他掌握的技术,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从2008年至今,陶巍琳连续参加哈市举办的“名师带高徒”活动,其中有10名徒弟成绩显著,已成为工厂技术骨干。

陶巍琳先后多次荣获省、市劳动模范称号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多次在哈市“名师带高徒”活动中获得“模范名师”称号。2016年荣获哈市首届“首席技师”荣誉称号,同时以他名字命名的“陶巍琳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2017年该工作室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138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6月 19日
下一篇 2018年 6月 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