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船摇曳安达曼海迷梦

长尾船摇曳安达曼海迷梦

就像贡多拉之于威尼斯,长尾船是足以代表泰国南部水路的存在。无论是在湄南河的早市,还是在甲米海滩,都能轻易捕捉到长尾船纤长的身影。早先,长尾船是泰国渔民们出海捕鱼的工具;如今,大部分的长尾船已经不再渔猎,成为主要的载客工具。在泰国的南部海岸线上,涂成五颜六色、挂着鲜花丝带的长尾船,俨然是海上的一道风景。虽然游客们可以搭乘大型客船抵达热门的岛屿。但倘若想要前往丽贝、立邦等小岛屿,传统长尾船似乎依然是唯一的选择。

东南亚的共同记忆

配合不同的天气,搭乘木头船身、手工打造的长尾船也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风和日丽的天气,看船身推着波浪徐徐前行,想必是惬意舒适的享受;而殷勤海浪会让旅程刺激得如过山车——但无论如何,都会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长尾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拉伯人与印度商人在东南亚海岸线交易经商的日子。商人们会探索沿岸海域,在不同岛屿抛锚登岸,在城镇中整修船只、交易珍珠。长尾船的雏形,就从那时诞生。漫长的岁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将这款香蕉形、木质船身的瘦长船只打磨出世。

今天的长尾船,已经不再由人力驱动。泰国人民将农机上的发动机拆下,装到船中。发动机在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嘈杂噪音,成为长尾船的标准背景音。除了船首下方一处小小的前甲板外,长尾船通常没有甲板。船尾的发动机堆在托架上,托架能上下或平行移动。这样,船身可以被引着入港或者左右转舵,发动机可跟着移动,同时带动长尾末端的螺旋桨,在行进中避开岩石、珊瑚、渔网、绳索或水面漂浮的垃圾。某些大型的长尾船上甚至会装有不止一台发动机,由多个船夫分别操作。

邦宝的长尾船

然而,时间并没有让泰国长尾船的制造工序改变太多。今天,长尾船的原料依然使用传统的木料,由匠人以学徒制的方式言传身教。没有图纸、没有教材,一个学徒需要跟随师父学习三到四年。

泰国的甲米府是长尾船的诞生集中地。朝着莱利海滩的反方向行走,在甲米以南30公里,有一个名叫Krong Rua的村庄,这里是甲米府长尾船的制造中心。55岁的邦宝(Bang Bao)是这里最大的一家工场的主人。当年,他正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会了制造长尾船的技术。现在,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把手艺传给徒弟们。

“我们基本不犯错误,万一犯了,那些错误也都能改正。”

造船的过程通常始于龙骨,其次是船头、船尾,然后是舷缘列板。船的框架由细绳和金属线串联在一起。最后才是装上“肋骨”。接着,钉子、螺母和树脂胶把一切固定在一起。根据“肋骨”的数量差异,长尾船也有不同的长度。造船的最后一步是捻缝,以防木质列板中间的缝隙漏水。造船工匠们把棉线浸在面包树树脂里,然后用它填在缝隙中。最后,给船上漆。

消失的长尾船?

无论在中国东南沿海还是东南亚,渔民都是最迷信的人。倘若认真翻看长尾船出游指南,除了要选择干燥的位置,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提示:“不要碰船首。”

船主们视船首为佛头。长尾船初次下水,会请来佛教僧人祝佑船首。每天早上开船前,船主都要为船首换上新的花环,并燃香祈福。长尾船的船首往往系满彩色的丝带,以期向“船祖母”(Mae Ya Nang)致敬。这是多年渔猎民族留下的传统,常年漂浮在海上的渔民们相信,只要敬重“船祖母”,她就会保佑行船,赐下好运,确保一路平安、渔获丰收。

然而近十多年来,长尾船的话题,日益挑动着泰国人的神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泰国政府下达森林保护令,禁止砍伐天然森林。造船坊不得不从临近的马来西亚或者缅甸进口木材,长尾船的成本因而水涨船高。今天,要制造一艘长尾船,大概要花费40万泰铢(约合12000美元),比5年前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

在今天的安曼达海面上,现代化的快艇与日俱增,让很多热爱长尾船和泰国文化的人为这种传统手工业的未来而担忧。也因此,近几年来,除了搭乘长尾船出海游览,观看长尾船的制造过程,也被越来越多的订制行程纳入规划中。原先少有游客涉足的偏僻造船工场,也变成了景点。对邦宝来说,现状虽然艰难,但并不是毫无希望。只要继续工作,曙光终将来临。

(水 母)

责编:王点(实习)

来源:环球网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2043.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6年 6月 19日
下一篇 2016年 7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