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螺丝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专栏】是: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第4期: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螺丝君,每天都在和拧紧打交道,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拧紧的本质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有很多,先说一下我的答案:我觉得拧紧的本质就是预紧力!

这个题目有些大,我们不妨从浅显一些的角度,来探索一下,就像剥洋葱一样,让我们由浅入深,揭开层层迷雾。

01

什么是拧紧?我们打开某度百科查一下。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WHAT?!居然是个电影?!拧紧连个词条都不配拥有么?!

换个思路,单独查一下:“拧”字和“紧”字吧。

拧: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

紧:密切合拢。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拧,是一个动作,紧,是一种状态,通过拧这个动作,使螺纹副密切的合拢。

所以,拧紧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使连接件夹紧的预紧力!

那么,预紧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把螺纹展开来,得到了一条斜线,斜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是一种简单机械:螺旋升角。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在扭矩的作用下,螺栓与螺母的螺纹之间发生滑动摩擦。随着螺栓不断旋入,螺帽的部分与被紧固件接触,无法继续旋入。

重头戏来了:贴合后继续施加扭矩,通过螺纹产生的巨大的力会迫使螺栓发生拉伸形变、被紧固件发生压缩形变。

02

可能有点不直观,我们把螺栓想象成一个被拉伸的弹簧,被紧固件想象成一个被压缩的弹簧。

螺栓,是一个刚性的被拉伸的弹簧,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被紧固件,是一个刚性的被压缩的弹簧,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螺栓与被紧固件,可以看成一个被拉伸的弹簧固定在一个被压缩的弹簧之中,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受力和形变情况,如下图: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拧紧完成且不受外力载荷时,螺栓的拉伸力和被紧固件的夹紧力相等,即传说中的预紧力。

我们拧紧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使被紧固件夹紧,所以沿螺栓轴向的预紧力就是我们想要的,扭矩只是获取预紧力的途径,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 预紧力的下限,是由连接结构的功能决定的,下限值,必须保证被紧固件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可靠贴合。
  • 预紧力的上限,是由螺栓螺母和被紧固件的强度决定的,该上限值,必须保证螺栓及被紧固件在预紧和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被拉断、剪切、疲劳断裂、脱扣、被紧固件压缩破裂等破坏情况。
  • 现在常用的拧紧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扭矩控制法,另一个是定扭矩后再加一个转角即角度控制法(屈服点控制法相比扭矩法和转角法应用面不广,这里暂不讨论)。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答案是:预紧力的离散度不同,在大批量生产装配时我们肯定想要离散更小更稳定的夹紧力。

    螺栓,在拧紧过程中受摩擦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摩擦非常大,那么即使扭矩再大,产生的预紧力也微乎其微,如果摩擦非常小,那只需要很小的扭矩,就能产生非常大的预紧力甚至螺栓直接被拉断。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拧紧摩擦力541原则。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在实际整车装配生产中,螺栓在生产时摩擦系数,是被严格监控在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摩擦系数波动的影响,保证最终拧紧装配时预紧力分布的稳定性。

    03

    下图,是一些常见汽车厂家对于螺栓摩擦系数的要求。

    「汽车拧紧装配和工艺保证专栏」拧紧的本质是什么?

    扭矩法,是很多装配点都在使用拧紧方式,但是,这种拧紧紧方式与扭矩加转角的相比,最终产生的夹紧力受摩擦的影响更大一些。

    用扭矩法拧紧螺栓时,在考虑到扭矩控制精度、摩擦系数散差、螺栓强度波动等因素时,预紧力的最大值,通常只能设计在其屈服强度的70%以下,实际预紧力,往往只有螺栓屈服强度的30%至70%,甚至更低。预紧力小,分散度大,必然导致材料的浪费,连接结构可靠性差。

    大量研究表明:螺栓的预紧力越大,它的抗松动和抗疲劳性能越好螺栓拧紧至屈服时效果最好。

    所以,一般情况下,对预紧力离散度要求很高的载荷,较大的拧紧点优先采用扭矩加转角的方式拧紧。例如,整车装配过程中,底盘部分的零件如前副车架、后桥、发动机等载荷很高的位置会使用转角法。

    此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强度和减小零件尺寸,同时还能使连接的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而其他一些载荷不高的位置如座椅、安全带等会采用扭矩法拧紧。

    简单来说:螺栓自身对于预紧力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因素(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分别是摩擦系数和强度。转角法在转角阶段,不管摩擦系数是什么,螺栓旋转的角度都是相同的,意味着螺栓拉伸的长度也是相同的,相同拉伸量的前提下,夹紧力就只与螺栓强度强相关了。

    以70Nm+180°这个拧紧工艺来举例,凡是后面加角度的都是转角控制法。有人会问:前面明明有个70Nm呀!这不是扭矩么?是的,这是扭矩,但这个扭矩,不是目标值,它是转角阈值。在达到70Nm这个扭矩值后开始计算角度,螺栓继续旋转180°后停止,可以理解为螺栓拧紧70Nm后继续拉伸二分之一螺距的长度。

    转角法最终的扭矩值,一般会分布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内,70Nm+180°的扭矩分布一般会在100Nm至200Nm之间。虽然最终扭矩分布宽,但是它的预紧力,分布精度却可以控制在15%至25%之间。消耗的扭矩,不管是100Nm也好还是200Nm也好,作用无非是克服摩擦力驱动螺栓转动进而拉伸,只要转角是固定的,产生预紧力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04

    既然转角法这么优秀,那为什么现在还有大量的拧紧工艺,采用扭矩法呢?

    扭矩法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操作方法简单,需要的工具设备成本低,拧过的螺栓可以重复使用等等。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受螺栓摩擦系数影响较大,预紧力的分散度可达±35%。

    转角法的预紧力分散度,可以控制在±15%到±25%之间,对于拧紧质量的控制显然更好一些。但它对工艺的实施要求略高,一般需要采用电动扳手或拧紧轴。虽然可以采用人工施加转角的方法,但人并不能准确的控制每次施加的角度精度,所以,除了手工返修或应急情况下以外不使用手工转角。

    更多的拧紧工艺方面的知识,请各位老铁,查看螺丝君发布的“拧紧工艺专栏”,那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哟。

    螺栓拧紧的过程,就是变形的过程,不管是弹性形变还是塑性形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产生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预紧力。

    可谓:螺栓像弹簧,可塑可弹DuangDuangDuang~

    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AF螺丝君(GAF-luosijun)

    来源:GAF螺丝君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569.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2年 7月 8日
    下一篇 2022年 7月 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