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这是一名女兵的四套军装照,时间跨度为34年。军装的主人是1983年11月入伍的陈伟红,从卫生队新兵成长为卫生队队长、技术七级军医,她参加过抗震救灾,立过一等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最骄傲的是——“作为医生,帮助了许多人;作为军人,穿着各个时期的军装执行任务。”五月,陈伟红的女儿陈秋宇写下了她的妈妈与军装的故事。

四套军装承载妈妈的青春年华

——记我的妈妈、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机动支队卫生队原队长陈伟红

作为一名双军人家庭出生的孩子,我在部队大院里长大。每日沐浴着部队早操的晨光,接受嘹亮军歌的洗礼。儿时的我就经常跟在兵哥哥兵姐姐后面有样学样地训练,站在大队后一起唱军歌。对部队的向往从小时候就开始在脑海里生根、发芽……

有一天中午回家发现妈妈坐在书房里一个人翻着什么东西抹眼泪,过去细细询问,发现妈妈在看那些泛黄的老照片,这些照片记录着妈妈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她四次换装的经历,我们母女俩就围绕着妈妈的军装打开了话匣子……

主人公简介:陈伟红,女,1983年11月入伍,1985年6月入党,曾担任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机动支队卫生队队长,于2017年年初退休。曾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荣获一等功1次,三等功两2,荣获“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文字:陈秋宇(陈伟红之女)

整理/摄影:廖键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这张黑白照片摄于1983年11月,当时,陈伟红身着绿上衣,衣服上是红领章,下身穿蓝裤子,头戴军绿色军帽,帽子上点缀了红色小圆国徽,显得格外纯扑和简洁!

第一套军装:记录懵懂少女的入伍决心

这张黑白照片摄于1983年11月,当时,妈妈陈伟红身着绿上衣,衣服上是红领章,下身穿蓝裤子,头戴军绿色军帽,帽子上点缀了红色小圆国徽,显得格外纯扑和简洁!

1983年7月,妈妈高中毕业。一群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少男少女在河边同学聚会讨论自己的理想。“我想当一名女军人……能穿着绿军装,最好还能当上穿白大褂的军医。”妈妈畅想着并行动着。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她顺利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个女兵中的一员。1983年11月,妈妈穿上了她从军的第一套军装,来到了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深圳支队南头边防检查站 。

当她穿上整洁朴素的军装后,紧张的新兵连生活开始了。衣服烂了靠自己缝;夜间站哨胆小害怕没人陪,只靠自己壮胆。她说,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月后,当兵前的那些新鲜好奇感全都没有了。而新兵训练时的一句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她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次又一次给她前进的动力。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陈伟红穿上第一套军装时的留影。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这张老照片摄于1985年8月1日,当时,陈伟红身着一套橄榄绿军装,佩戴红领章、盾牌肩章,显得格外精神和整洁,这身军装记录着陈伟红参加深圳特区建设的青春岁月。

第二套军装:汗水浇涛军官梦

这张老照片摄于1985年8月1日,当时,妈妈陈伟红身着一套橄榄绿军装,佩戴红领章、盾牌肩章,显得格外精神和整洁,这身军装记录着陈伟红参加深圳特区建设的青春岁月。新兵连结束后,妈妈分配到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第七支队卫生队,当时正值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建设的身影无处不在。官兵们每天头戴草帽手拿铁铲,铺路、建围墙、刷油漆、养猪,全靠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特别让妈妈难以忘怀的是挖泥土建球场时,由于第一次使用推车没经验,在快速冲刺倒泥土时没松手,结果连人带车一起翻下泥坑里。当时她的脚肿得像大番薯一样,娇嫩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当时部队的居住环境条件不高,想洗热水澡都没有。新兵下连后每个月还要轮流帮厨,有趣的是第一次帮厨的陈伟红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炉灶和大锅头,由于自己个头小又不会炒菜,于是主动去拿放在灶台上的大扫帚扫地,结果被炊事班班长发现了并批评说,这个竹扫帚是用来洗锅的而不是用来扫地的。

最想家的时候当属入伍第一年的大年夜,机关里有家的都回去了,5个新来的女兵围在一起,吃的就是糖面包、馒头和榨菜,恰巧又停电,外面烟花爆竹声不断,此情此景使她们更加想家,于是偷偷掉下了眼泪……由于表现出色,她当上了女兵班班长。白天到市人民医院进修,晚上回到部队加班加点,独立完成当天的检验任务,而且夜间经常要化验急诊标本。那段日子里,她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

忙,是她对参军头三年的唯一记忆。由于工作出色,1987年,妈妈被破格提干。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陈伟红(右一)参加特区建设劳动时留影。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身着军装的陈伟红。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89年实行新的军衔制以后拍摄的,当时,陈伟红身着一套合体笔直的橄榄绿军服,佩戴红领花、黄肩章警衔,红黄相间的装饰风格,非常醒目靓丽。

第三套军装:少女晋级“老干妈”

这张照片是1989年实行新的军衔制以后拍摄的,当时,妈妈陈伟红身着一套合体笔直的橄榄绿军服,佩戴红领花、黄肩章警衔,红黄相间的装饰风格,非常醒目靓丽。提干后的妈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工作从来任劳任怨,爱岗敬业,顾全大局。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参军意味着扛枪站岗,保家卫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爱兵如子”在妈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老兵、新兵,还是患病的战士,她都尽职尽责认真对待,妈妈也从懵懂少女成为人见人爱的“老干妈”。

最早叫她“干妈”的是浙江籍战士沈森杰。小沈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对部队的生活和纪律非常抵触,一天天掰着指头算退伍的日期。看到这个状态,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经常主动找到小沈聊天、拉家常,给机会让他独立去完成一些重要工作,逐步树立他的信心。听说小沈家里开有诊所,他想退伍之后回去经营,她就有意识让他在各个科室熟悉情况,并鼓励他考医师资格证。

有一次,小沈在宿舍里给家乡的女友打电话,被妈妈逮了个正着,要知道当时部队里面是不允许战士们用手机的。面对惊慌失措的小沈,妈妈没有批评他,而是示意他打完并随后接过电话,对着电话那头的小沈女友,把他大大夸奖了一番。这下可把小沈高兴坏了,随后,他就乖乖将手机上交,再也没有违规使用过。此后,小沈的表现也是一天一个样,进步有目共睹。小沈退伍时,他抱着妈妈哭了,依依不舍,回到家还坚持每隔几天就要给妈妈打个电话。他说:“几天不给干妈打电话,我心里就难受。”

九中队的战士小虞因公致残曾几欲轻生。那时在他看来,年纪轻轻便要面临终身残疾的命运,实在难以接受。幸运地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我妈妈这个永不言弃的老战士。

小虞来自广西农村,2002年4月,在执勤时不慎被路上的摩托车撞倒,造成右脚胫骨粉碎性骨折,随后又由于地方医院手术时将内固定钢钉误打入了踝关节,造成右踝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极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才19岁的小虞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后,万念俱灰, 将病历等资料丢进了垃圾桶,哭着对妈妈陈伟红说:“队长,我不想活下去了,我这么年轻就残废了,以后的生活怎么过?”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她还是冷静地将他的病历资料从垃圾桶里捡出来,亲切地对他说,“小虞,即使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希望,部队也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你治疗,你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绝不能放弃。”在妈妈的不断鼓励下,小虞逐渐变开朗,并积极配合治疗。由于第一次手术失败留下的阴影,在第二次上手术台前,小虞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妈妈便不断鼓励他:“不用怕!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医生,你是最棒的!我在手术室门口等你出来”。不幸的是,由于第一次手术上的失误,第二次手术后关节腔的损伤恢复很慢。小虞便又出现了意志消沉的情况,对成功治愈失去了信心。为此,她一次一次鼓励小虞,还为他煲骨头汤,并不辞辛劳陪他奔波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平乐骨科医院等相关医院,寻求治愈的方法,小虞被母爱般的关心所感动,含着激动的泪水对妈妈说;“你比亲妈对我还要好。”终于,在不懈努力下,他们抓住了百分之零点几的希望,小虞开始放开拐杖,逐步尝试独立行走。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虞基本上恢复了行走能力,甚至可以活跃在篮球场上了。

多年来,妈妈真情呵护战士们健康成长,对伤病战士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处处为战士排忧解难,特别是每年老兵退伍期间,妈妈走访企事业单位和亲朋好友,为老兵解决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妈妈慈母般的真情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尊敬。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这张照片摄于2007年,当时,陈伟红身着一套笔挺的橄榄绿军服,佩戴军绿色卷檐帽、领花、资历章等,黄色的标志与绿色军装融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威武。

第四套军装: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妈妈

这张照片摄于2007年,当时,妈妈陈伟红身着一套笔挺的橄榄绿军服,佩戴军绿色卷檐帽、领花、资历章等,黄色的标志与绿色军装融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威武。

心怀群众、大爱无边、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一直以来,妈妈都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困难群众,多年来,在完成好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的同时,还带领卫生队的官兵为驻地救助站的流浪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和义诊,送医送药“三下乡”,到广东河源黄塘镇为12个村庄义诊,2008年广东粤北地区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妈妈带领医疗小分队克服严寒冒着风雪连夜赶到韶关翁源帮助受灾群众。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2008年,陈伟红在汶川大地震震区参加救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13日凌晨,妈妈接到部队的命令,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投身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13日10时许,妈妈几经周折赶到四川德阳市绵竹汉旺镇重灾区——东汽中学任务区。当时地震造成的惨状震惊了在场每个人,眼前山一样堆起来的废墟……情景惨不忍睹!当时现场风雨交加,无情的风声雨声,家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钩机吊机等救援装备器械设备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整个现场笼罩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痛,那些救孩子的家长们看到了妈妈和战友们,就像看到救命绳索一般。在救援过程中,高二(2)班的女中学生杨柳当属救援难度最大,时间最长的。为了给杨柳争取救援时间,妈妈曾多次不顾随时发生的余震危险,不顾自身的疲惫,与死神赛跑,与时间做斗争。给被压的学生送去食品,糖盐水来补充体能,并不断安慰他们。由于杨柳所处位置狭窄,不能挂吊瓶,所以只能把输液管插进她嘴里,用针筒推进去来延续她的生命,这些举措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2008年5月19日下午,陈伟红在四川绵阳市安县进行巡诊。

在随后救援的22天里,她和她的战友先后转战都江堰、汶川、安县、北川等5市7镇重灾区。徒步40公里行军到达水磨镇进行营救。5月17日上午,妈妈很荣幸地与柯坚平支队长等领导一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她作为卫生救援突击队的队长,既是救援者也是战斗员。她和支队救援队官兵一起在灾区连续奋战了22个日日夜夜,营救出29人,为当地群众巡诊医疗1820人次,消杀防疫约201万平方米,义诊6491人次。卫生宣传16200余人次,心理疏导1457人次,还为灾区捐赠了大量的食品药品,为灾区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被驻地群众称为爱民女军官。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2008年2月,在京珠北韶关段抗冰救灾期间,陈伟红带着医疗小分队深入辖区为受灾群众进行义诊。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2017年年初,退休的陈伟红回到部队受到官兵们热烈欢迎。

将母爱洒向部队

入伍34年,妈妈从一个天真的少女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军官,并为人妻为人母。虽然肩挑家庭的责任,但无论何时,她清瘦的脸庞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将一腔母爱和关切都给了基层战士。

2010年,支队指派她参加总队“边防杯”乒乓球比赛,当时她有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疾病,动作稍大就导致剧烈疼痛,但是为了支队的荣誉。她咬牙坚持训练,坚决不拖后腿,她拼搏的精神,感动了所有参赛队员,鼓舞大家一起努力训练比赛。

而妈妈之所以一心扑在战士身上,源于那些无法忘怀的成长经历。她知道,刚入伍的战士,在刚强背后是多么的脆弱,多么需要关爱。妈妈一个劲儿地强调自己只是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尽自己的力,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问妈妈,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34年的军旅生活会是什么?

她说:“人生中最美的旅程就是军旅。”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陈伟红正在给新兵讲解防登革热知识。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机动支队的陈伟红通过军装展,讲述军旅故事。

【特别策划】听妈妈讲那军装的故事

2015年学习雷锋日,陈伟红带队为公交车清洁卫生、消菌杀毒。

来源:中国军号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765.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7年 5月 8日
下一篇 2017年 5月 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