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民主革命时期,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是在党的领导下,自“七七”事变后组建抗日游击队开始,至1949年10月全国解放,撤消地方武装,建立县人民武装部为止的。12年间,经过游击队、起义军、县独立营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独立执行任务,还是配合主力作战,淄川的地方武装在打败日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建立和保卫人民政权、为人民的彻底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实践证实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真理。

一、组建抗日游击队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战的起点,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历史进入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

“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迅速向华北增兵,扩大侵略战争。7月底,日军攻占北平和天津。接着以30万兵力分三路在华北地区展开战略进攻。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后的第二天,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军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把以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为主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提出以此作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原来幻想日本的侵略会适可而止,便实行退让政策。但事实证明,日本的侵略目的是吞并整个中国,这给国民党政府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最高领导不得不改弦更张,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实行团结抗日。8月22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一二0、一二九3个师。之后,又将活动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共产党的敦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9月2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中共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仍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路线。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日路线和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使正面战场出现了严重大溃逃局面。日军长驱直入,跨过黄河,于12月27日侵占淄川县城,国民党淄川县县长率部逃跑。日军入侵淄川后,连续制造了河东、杨寨、龙口三大惨案,杀死我无辜村民536人,淄川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纷纷参加抗日活动。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义勇可风九十二烈士纪念碑

1.淄川抗日武装参加黑铁山起义

为了加强淄川地区党的领导,1937年10月,根据山东省委指示,中共淄博矿区工委在洪山矿区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张天民任书记,孙学之任组织委员,曹明远任宣传委员,魏思文任委员。工委辖洪山、洪沟、佛村三个支部,共有党员40多人,直属山东省委领导。同时,山东省委派宣传部长林浩到淄川矿区洪山镇北工厂召集秘密会议,传达省委会议精神和关于“集中全部力量,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并规定了组建游击队的番号、编制、联络办法等。经过深入宣传,矿工、农民发动起来了,首先组织部分觉悟较快的民众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淄博矿区工委宣传委员曹明远任队长,到12月前后,淄川“民先”队员发展到百余人,并在佛村、千峪、窵桥、官庄、罗家庄、莪庄、磁窑坞、韩庄等村建立了小队。民先队的任务是宣传抗日,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并为发展党员打下基础。

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长山县政府军政人员弃城南逃,城里一片混乱。在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的组织领导下,长山中学师生成功地挫败了国民党政府要学校南迁的阴谋。根据省委指示,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姚仲明、廖容标带领当地抗日志士、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民先”队员和长山中学师生60多人连夜奔赴长山九区黑铁山下的太平庄,与当地“民先”队员、抗日群众汇合。26日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武装起义,庄严宣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成立,由廖容标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治委员,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天拂晓,司令员廖容标带领部队向黑铁山进发。淄博矿区工委将各游击武装队伍共100多人汇合在一起参加了这次起义,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四中队,高光宇任中队长,孟金山任指导员。

在短暂的时间里,战士们参加了政治学习,接受了军事训练,并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起义部队离张店敌人很近,受到很大威胁,部队决定分散活动。1938年1月,第五军第四中队奉命进驻淄川县二区佛村,计划在这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月底,中队长高光宇带领10余名队员路过四角坊村时,被该村封建迷信组织“铁板会”会员缴了枪。同日下午,早已进驻佛村的四中队队员和淄博矿区工委领导成员亦被该村的“铁板会”会员缴了枪。淄博矿区工委书记张天民被一农民救出后,立即赶到河东村与“铁板会”首领张荣修说理、交涉,迫使其把人全部放回,并交还了大部分枪支。事件发生后,淄博矿区工委在住地土湾村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按照省委指示,重建部队。会后,张天民、孙学之到大窎桥、瓦村,同张凤翔、韩寿堂等一起,对第四中队进行了恢复组建工作。第四中队重建后,由韩寿堂任队长,孙学之任指导员。

2.抗日武装继续发展,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游击队在淄川大地上纷纷组建,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山村、平原、矿区。1938 年1 月,周芬田(王健)等人在淄川九区大旦村拉起了300多人的游击队,组成了23中队。21 日,李光祥、崔新三等13人在八区赵家庄聚义,拉起了抗日游击队。2月,在淄博矿区工委的直接领导和发动下,在淄川大窎桥村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四中队,李光祥、张天民兼任指导员。第十四中队攻打淄川城后分为两支队伍(称之为“两个第十四中队”):一个由刘殿三任队长,王承一任指导员;一个由李光祥任队长,刘亚华、张大任任指导员。两个第十四中队的队员全是矿工和农民,共有300多人。同时赵振干在张赵村也拉起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后被编为六中队;3月,邹国资、谭玉玺等人在淄川县九区马庄一带串连60 多人,组成抗日游击小组后被编为第二中队。

1938年3月,为了打开淄博矿区的抗日斗争局面,廖容标、姚仲明率领第五军第三、第五中队,越过胶济铁路来到矿区。他们和矿区抗日武装一起攻克了淄川城,捣毁了汉奸维持会、财政局,破坏了日军征粮计划,并缴获了一批弹药物资及马匹等。

3月中旬,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进犯台儿庄,迂回于徐州一带。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淄博矿区抗日游击队提出“扒铁路,炸火车,砸断敌人的铁腿”的战斗口号,积极配合台儿庄战役。4月,在第五军廖容标司令员和矿区工委的指挥下,矿区抗日游击队第四中队、第十四中队和工会的抗日健儿,全部投入铁路破袭战斗,一天一夜之间破坏了胶济路张店至辛店和张博支线南定至五公里车站路段的路轨,炸毁日军兵车一列。同一天,第四中队在胶济线凤凰山附近的一段陡坡上,将一列满载日军的兵车炸翻。矿区工委指挥爆破组在张博支线南定至淄川站之间的小庄、牟村一带,连续炸毁敌人桥梁3处。在胶济线张店以东和以南的爆破组,连续采用巧妙的方法在7天内炸毁日军兵车7列次。第十四中队爆破排20多名矿工队员,趁黄昏日军换岗瞬间,炸毁淄川铁路大桥,致使从昆仑开来的一列军车坠入桥下,列车上的50多名日军全部毙命。

4月,二十三中队在蛤蟆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这座山在南定以南,山崖交叉相连,遍布野草丛林,张博铁路南北而过,日军为在徐州一带组织大的军事行动,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昼夜不停的奔驰。为切断敌人的运输,某日夜晚,在王健率领下,战士们进入了阵地。山风吹来,沙沙作响,王子久领着爆破组摸上铁路,拧下了螺丝帽,撬开道钉,错开了铁轨位置,大家静静等着。新月渐沉,斗转星移,远处传来了响声,一眨眼列车进入蛤蟆山一带,突然一声震天巨响,车头栽到路边,接着枪声响成一片,拂晓时,日军大部被消灭。次日,日军对铁路沿线的村庄进行报复,烧杀掠夺,并加紧了巡逻。为打击敌人,鼓舞我军士气,二十三中队决定炸掉梁家庄桥上的铁轨。大桥凌空而起架在漫泗河上,队员们把炸药、雷管安放在桥墩上,在河岸埋伏起来,轰隆一声,桥塌了下去,日军闻声开着装甲车来了,停在桥边,气得哇哇直叫。突然两岸枪声大作,日军慌忙退到装甲车里顽抗。游击队员冯干,避开敌人机枪,把一枚土炸弹填进了装甲车,顿时爆炸。当敌人增援部队来到时,游击队早已无影无踪了。

游击队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使盘据在淄川的日军胆战心惊,惶惶不安。这几个漂亮仗也极大地振奋了部队的战斗士气,鼓舞了群众,扩大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政治影响,增强了军民救国的信心和决心。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杨寨惨案纪念馆展室一角

二、组建淄川县独立营

1.淄川县独立营的建立

1938年1月15日,中央给山东省委的信中指示,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根据地为中心,工作中心放在鲁中区,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省委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于2月下旬在新泰刘杜庄召开会议,决定把徂徕山起义后成立的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分为一、二两个大队,分两路向南、北推进。北路军由省委代理书记、四支队政委林浩、司令员洪涛和程绪润率领向莱芜、博山、淄川一带进发。4月初,部队到达淄川县,在磁村附近的马棚村和张李庄与廖容标、姚仲明率领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一部分会师。接着在磁窑坞(磁村)由林浩主持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分析了抗战形势,研究了对敌斗争策略。

6月,中共淄川县委建立后,抗日武装斗争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各群众抗日救国团体、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政权也逐步建立起来,配合主力部队不断袭击日军,淄川地区的抗日斗争更加红火。

11月,淄博特委将矿区工会武装部和淄川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淄川县独立营。王承一任营长,韩寿堂任副营长,李治祥任教导员,下辖三个连。当时,淄川县独立营不仅要对付张店、淄川的日伪军,还要与顽军翟超、马新山、周宗鼎等部周旋。独立营不畏艰险,不断抓住时机,袭击敌人,为推动淄川的抗日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1939年1月,县独立营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与张博铁道大队联合袭击了张店、南定火车站,击毙日军3名,炸毁车皮七节。6月,驻博山的日军对太河一带进行“扫荡”,独立营营部当时住在同古坪,离太河只有六里地,营部决定转移到孙家岭。但是,孙家岭住着顽军张月良的一个营,他们故意搞磨擦,被我独立营收拾了。

2.淄川县独立营第一任营长王承一

王承一,原名王福绎,1909年生于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大窎桥村一较富裕的家庭。

1930年,王承一考入私立济南正谊中学,在学校参加了鹿省三等领导的学生自治会,并加入了进步的学生组织读书会,学习了许多进步思想,由鹿省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爱国运动,参加了“驱吕”学潮并取得胜利。“九一八”事变后,正谊中学在学生自治会的发动下,有300 多名学生参加了赴南京请愿团。王承一在请愿团表现活跃,积极宣传、揭露蒋介石反动政府的本质,由于当地国民党反动党局的干扰,学校将参加请愿的师生招回,提前放假。1932年新学期开学后,国民党济南反动当局对各校进步师生进行大逮捕,白色恐怖笼罩,革命转入低潮,王承一被迫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工作,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张天民到淄博矿区开展工作,王承一也来到矿区,经鹿省三恢复了党的关系。10月中共淄博特支建立,王承一任组织委员,分工负责大窎桥、佛村一带农民运动,组织雇农大会,发展会员30余名。1934年2月, 王承一赴邹平参加梁漱溟举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学习。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淄川城,到处烧、杀、抢、掠,并连续制造了河东、杨寨、龙口三大惨案。之后又到罗村镇大窎桥村制造惨案,王承一的母亲、妻子、三个女儿和弟媳等老小18人被烧死。闻讯赶回的王承一见此情景,目瞪口呆,悲痛欲绝,下定决心,走上了拉队伍,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2月,他联络本村几个党员, 动员几十个有抗日热情的青壮年,参加了在大窎桥村组建的第五军第十四中队。配合廖容标领导的部队,攻打淄川城,捣毁维持会,缴获大量弹药物资,扩大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影响,提高了部队在群众中的威信,抗日武装得到迅速发展。同年11月,淄川县独立营建立,王承一任第一任营长。独立营建立后,积极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5月, 王承一以“托派”被错杀。1997年,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为王承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太河惨案发生地—豹岩山

3.淄川县独立营改称县大队

1939年6月,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井筒村成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营声东击西,巧妙地袭击敌人,为抗日斗争作出了贡献。

当独立营驻在淄河流域的马鹿、西峪一带时,鲁中区的负责同志赵杰、蒋方宇等来检查工作,看了独立营的活动后连续称赞说:很像个队伍样子!战士们情绪十分高涨。晚上,赵杰说:独立营改为县大队吧,保卫淄川县政权嘛!县长吕民三表示同意,独立营随即改称为淄川县大队,有200余人,下设3个中队。

三、在艰苦岁月中的战斗

1.坚持抗日反顽斗争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中的反共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8月上旬,国民党苏皖战区游击队司令秦启荣,纠集淄河流域顽军4000余兵力,向该地区的第三支队十团、第四支队新一营及淄川地方抗日武装进行攻击,持续10多天,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淄河事件”。23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三、四支队主力在张经武、王建安指挥下,奋起反击,激战21天,打垮了顽军王葆团旅、翟汝鉴部,击毙、击伤顽军600余人。之后,八路军山东纵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又向这一带顽军发起攻击,消灭了太河惨案的直接制造者王尚志部。

1940年3月,县长吕民三上调学习,七县联合办事处派赵一川任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大队长,张奉勤任副大队长。4月,廖容标、钱钧率四支队主力进驻曹家庄、郭家庄、黑山庄及小口头一带。此时,翟超收罗败兵企图报上年8月被歼之仇。我军得知消息后,作了周密计划,在淄川地方武装配合下,于夜间突然包围了顽军翟超部的老巢淄川东部田庄,全歼翟超顽军,击毙其司令翟超。至此,山东顽军头子秦启荣主力被击溃,缴获枪械1000余支,重新夺回淄河流域这一战略要地。群众拍手叫好,老百姓唱道:共产党是救星,八路军真勇敢,打垮王尚志,消灭王葆团,击毙翟超顽固派,为民除害又伸冤。欺压人民不抗日,到头垮台丧黄泉。

2.淄西“反扫荡”

1940年6月,日军为切断我清河、胶东通往鲁中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先后在洪山、罗村、辛店、朱崖设立据点。在这种形势下,泰山地委和专员公署指示淄川县领导机关迁往淄川西部开辟根据地,淄川东部地区成立行署。

驻淄川的日军为了巩固已占领地区的统治,不断修筑碉堡,安插据点,强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进行大规模地“扫荡”、“蚕食”。1941年9月17日,淄川县委在淄西峪口村召开干部、群众大会,深入发动抗日,并作好反“扫荡”的准备工作。次日凌晨,日伪军1000余人,分头从王村、章丘、普集、博山、莱芜向淄川县委、县政府驻地峪口村包围。县委、县政府当即作出应急措施:命令县大队分兵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和县机关干部突围,由金寨区区长和县府一名科长负责组织群众转移。县机关突围后,经西牛角和东西桃花泉及马棚村,向北转移到长白山一带。在县大队阻击敌人的战斗中,县大队副政委许光汉等30多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

日军侵占五股泉村后,对附近的东、西牛角村、镇门峪、聚宝峪、峪口、黄连峪、吴家宅子等村,进行了7昼夜的烧杀掳掠,共杀死、掳去干部、群众100多人,11 个村庄抢劫一空。至翌年春,日伪军又进行了20多次“扫荡”、袭击,致使淄川西部根据地只剩下十几个村庄,即所谓的“十里之长、一沟之宽”的狭小地带,淄川的抗日斗争处于极端困难时期。

但是,县委在困难面前更加坚定。经过“九一八”反“扫荡”,县委组织突围出来的干部、战士,在莱芜县尖山村召开了党员干部扩大会议,分析形势,统一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战斗任务,坚定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之后,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重建家园。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3.难忘的几次战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指示,分析了太平洋战争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号召全体军民咬紧牙关,度过难关,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艰苦战斗的岁月里,淄川抗日军民留下了许多战斗故事。

马鞍山保卫战

马鞍山,位于淄河上游(原属淄川、博山、临朐、益都四县联合办事处所辖的口头区)。该山海拔618公尺,在庞大的山座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峰,石峰有东、西两顶,中间有道狭长的山脊相连,呈一凹型,远望形状如马鞍,故名之。石峰四面悬崖峭壁,东南角有条贴壁开凿的石阶,狭长陡立,形似天梯,上达南天门,这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道路,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马鞍山周围峰峦起伏,山脚西面淄河蜿蜒北去,大道纵横交汇。谁占据了它,谁就卡住了南北交通要道,控制了淄河流域,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1941年下半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敌人为了控制淄河流域,从而切断鲁中区与清河区、胶东根据地的联系,派兵占据了马鞍山,同时在周围村庄修了炮楼,设了据点。1942年春末,山东纵队第四旅为拔掉这颗钉子,成立了以特务营长王法山和侦察科长刘锡琨为正副队长的7人精悍突击队,在两个排兵力的配合下,黑夜从山西北部历尽艰险,攀上绝壁,奇袭了马鞍山。敌人不甘心失败,立即从外地增兵把山围起来,使用武力威胁和派人劝降的反革命手法,妄图复夺马鞍山。但是守山战士在主力部队的策应和同下群众的支持下,坚持斗争一个多月。敌人阴谋未曾得逞,最后灰溜溜地收了兵,并且把附近不少据点也撤了。由于我军以少数兵力控制着马鞍山,作为战略据点,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行动,支援了周边地区的斗争。

1942年秋,日伪军纠集5万兵力,对鲁中区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马鞍山地区的主力部队为粉碎敌之合围暂撤离,致使马鞍山成了暴露在敌人腹地的前哨陈地。由于马鞍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仍是我军的小后方,一些重伤员、干部家属陆续被安置在山上。其中有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的父亲、妻子、妹妹和三个孩子;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因在茶叶区遭遇战中负伤,锯掉了右腿,在山上休养,并担负守山任务;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及伤病员40余人也在山上休养。而且山上少粮缺水,弹药不足,战斗力十分薄弱。

11月9日,日伪军“扫荡”沂蒙山区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起攻击。王凤麟带领几位负责人作了周密的战斗布置。敌人在孟良台、东坡和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直轰南天门和峰顶,数架敌机配合轮番俯冲轰炸,在飞机、大炮、重机枪的掩护下,大批日伪军向山上不停的冲击。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枝枪阻击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伪军无数次进攻,日伪军伤亡惨重。翌日,战斗更加残酷,敌人为了攻下马鞍山,调用30多辆汽车,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运来日伪军3000余人和大量弹药,加强了攻山力量。在附近几个山头上,增加了大炮、重机枪,飞机也增多了,一起向马鞍山狂轰滥炸,日伪军轮番冲锋。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牺牲了。没有打过仗的家属也表现的非常勇敢,自动地投入战斗。冯文秀在阵地上宣传鼓动,传递消息,救护伤员。冯旭臣冒着炮火的袭击搬石头、运弹药,还以“宁可死在炮火中,也不当俘虏”的誓言,鼓舞士气。后来,他在搬石头时,不幸中弹牺牲。战斗到黄昏,山上的弹药、石头已经快用完了,人员伤亡也很严重,已很难挡住敌人的进攻。王凤麟见形势危机,当即命令通讯员从后山下山,向部队首长报告山上的情况。随之,又命令把家属孩子也送下山,逃出一个算一个。

南天门失守,东西两峰顶上的人继续同敌人顽强战斗。这时王凤麟又中一弹,倒在血泊里,见一群敌人向他扑来,他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对着自己开了枪,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腿部已受重伤的冯文秀见此情景,毅然跳崖捐躯。刘厥兰把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向敌人,也从崖上跳下去,由于树枝的托挂而幸免于难。

敌人调集了百倍于我的兵力,虽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侵占了马鞍山,但却被击毙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伤残更不计其数,而且夺得的也只是一座空山。但这一气壮山河的战斗,却威振敌胆,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在淄川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为了纪念马鞍山保卫战中为国献身的烈士,1945年7月,中共博山县委、县政府在马鞍山上建立了抗日烈士纪念塔,鲁中专署专员徐化鲁为纪念塔题写了“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博山县县长毛梓材为纪念塔题了词。解放后,中共淄川区委、区政府投资修建了马鞍山烈士纪念堂,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6月,淄河镇党委、政府又筹资近200万元,新修建了纪念碑和上、下两层的纪念馆,并请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马鞍山抗战纪念碑和纪念馆题字。同年,被山东理工大学定为对在校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

血战冲山

1945年春,我县大队、区中队和军分区的一个主力连,向敌占区开展攻势,从槲林经赵家楼过冲山,活动到簸箕掌村后又返回冲山赵家楼、宗家崖村。拂晓,军分区主力连同县大队一连返回牛角石屋、林峪,县大队二连留驻宗家崖,三连在冲山东首杨家窝、代家庄隐蔽休息。不料,行动被敌人发觉。敌尾随其后,淄川、张店、磁村、王村之敌也围剿过来。三连从杨家窝、代家庄向东北方向突围成功,二连战士们凭借玉皇山大庙为掩体,与敌激战,并向南山突围,但南山岭凤皇山已被敌人占据,于是展开了一场激烈战斗,只有指导员王其亭带着十几人从敌人空隙间突围出去,连长李长茂和几十名战士壮烈牺牲。这次战斗敌我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较量,此后敌人不敢轻易行动。

攻克淄川城

是年8月14日,鲁中部队鲁山独立营向淄博敌人发起强大攻势。25日,鲁中部队三师七团包围了淄川城。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向城里守敌发起了进攻。战士们炸开了两道城门,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经过4小时的战斗,歼敌2000余人,生俘了伪淄博警备司令衣来好和伪县长王德忠,缴获机枪23挺,长短枪1500余支,使淄川城再次回到人民怀抱。9月,山东军分区首长通令嘉奖参战部队,向“淄川连”授旗并对10名一级战斗英雄嘉奖。他们是连续爆炸淄川城东门的安常德,跟随突击队忘我救护伤员并机智俘虏5名伪军的许忠城,出色完成爆破任务的杨克辛、毕德玉,第一个爬上城墙的吴起宣,勇猛打退敌人反冲锋的机枪手王太耀,模范执行纪律的王保增,机动作战的李安仁等。此时,全国出现了新的形势,9月,日本政府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四、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胶济大队

1940年下半年,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全力对付我敌后抗日武装。为牵制敌人,挫败日军“蚕食”、“扫荡”计划,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一团团长吴瑞林同政委李伯秋、副团长王凤麟、参谋长于淞江、政治处主任孟英等研究,决定组建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到胶济铁路中段沿线活动,定名“胶济大队”。

1940年7月,胶济大队在莱芜四区的高家庄宣告成立。这时主要任务是扩军。12月,进行了调整,刘子祥任大队长、杨勇任指导员、张信传任副大队长、王恩绪任大队特派员,共60余人。

1941年1月,胶济大队在淄川八区的大屯庄与敌人发生战斗,揭开了敌占区的战斗序幕。

1941年5月,胶济大队与矿区特务队配合攻打佛村据点后,22日,部队宿营淄川八区小旦村,拂晓遭到张(店)、淄(川)、周(村)三路日伪军250余人的包围,激战5个多小时,打退敌人数次进攻,突围时,大队长刘子祥等20余人壮烈牺牲。部队在政委杨勇的带领下,很快得到恢复发展。

由于敌人连续“扫荡”、“清剿”,我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渤海、胶东两军区同山东分局驻地——鲁中地区的联系相当困难。胶济大队在淄西工委领导下,出生入死,打开了淄西的局面。他们在淄西开展两面政权工作,建党工作,点线和情报工作等,一直坚持到1945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坚持淄西斗争的历史使命。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1.拔掉常旺庄敌据点

常旺庄位于胶济路南,距铁路只有几华里。伪区长韩建东在这里修围墙、筑碉堡,对我淄西通道带来很大威胁。1944年春,淄西工委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群众的革命斗争情绪空前高涨,抗日必胜的信心大大增强,我党不但在淄西站称稳了脚跟,而且扩大了武装,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在此情况下,如果再让常旺庄伪据点堵塞淄西通道,就不好向党和人民交代。因此,决心拔除常旺庄据点。

攻打常旺庄据点的战斗计划,很快被上级批准了。工委书记李镜远、办事处主任房众夫详细研究了作战计划。由渤海军区的特务二队担任胶济铁路方面的警戒,鲁中胶济大队的两个分队阻击县来自萌水方向的敌伪增援部队,房众夫和李厚才负责指挥进攻主炮楼。口号是:打下常旺庄,确保交通咽喉,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13日夜十点钟左右,袭击常旺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迅速越过城壕爬上围墙,进入村内。因为敌人毫无准备,又摸不清情况,战斗进行了半小时左右,敌人便全部龟缩到一个最大的碉堡里。为了攻克碉堡,一名战士在火力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了过去,在接近大碉堡时,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由于天黑,找不准目标,再加上敌人火力封锁严密,连续几次都没有把炸药包送上去,敌我双方对峙达两小时。为了争取时间,战士们顺着围墙急进,很快摸到了离大碉堡约50米的小炮楼前,此时房众夫率部也赶到,爆破组放上炸药包,一声巨响,碉堡上了天,敌人缴械投降。这次夜袭常旺庄战斗,俘虏了伪区长韩建东等几十人,缴获了一批战利品。

2.智取谭家庄伪警察所

谭家庄距淄城几里之远,庄内修有高高的坚固城墙。敌人在这里驻有十几人的“三角部队”。所谓“三角部队”是敌人在我军活动区破坏离间我军民关系的汉奸队因臂戴三角章而得名,他们身穿便衣,到处招摇撞骗。这些人深更半夜砸开群众的大门,口称是胶济大队,如果群众向他们表示热情,他就说你勾通窝藏八路,轻者把全家痛打一顿,抡走衣物、钱财,重者就当场抓去活埋。当地群众痛恨地称他们是三夹部队(即夹衣物、夹钱财、夹粮食)。

1944年10 月,中共淄西工委决定利用敌人麻痹心理,出其不意,打其措手不及,拔除这个敌据点。一天,按预定方案,挑选了7名精明强干的战士,由李镜远带队闯碉堡据点,房众夫带着部队隐蔽接应。战士杨文平,会几句日本话,长相有点像日本人,他扮成假洋鬼子,其余人是便衣,直奔谭家庄而去。午后,天空无一丝云,虽是深秋,但脸上滴着汗珠。此时,门岗上换上了内应人把守,进入院门,敌人不敢怠慢,等待着吩咐。杨文平扯着嗓子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阵“洋话”,李镜远便翻译说:“大家集合训话!”这些伪军一听说日本人要训话,立即站好了队。“架枪!”李镜远命令道,伪军把枪架在一起。“不准动,谁敢动就打死谁!”30多个伪军乖乖作了俘虏。一把火,炮楼便浓烟滚滚,部队悄悄撤走了。这次智取,我军俘虏了伪军队长以下10多人,缴获了20多支枪。

胶济大队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给淄西人民带来了胜利的希望,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特别是与国民党地下武装“二十八组”进行的特殊斗争,有效地钳制了敌人继续东伸的企图,保证了淄西工作的开展和通道的安全。1945年9月,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淄西工委和办事处撤销,胶济大队改编,升为主力部队奔赴新的战场。

胶济大队的战斗故事,永远在人民中间传颂。共产党员、大队长李厚才,石匠出身,在淄西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传奇英雄,1944年10月20日在魏家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战士冉守业几代单传,参军后家中只留下一个老奶奶,在魏家庄战斗中,他腹部中弹,肠子淌出后用手按回去,继续坚持战斗,最后光荣牺牲。他们值得我们深切怀念,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五、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淄川

1.县大队在斗争中发展壮大

淄川县大队逐渐发展壮大,至1945年日军投降前,已发展到300余人。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10月,上级决定由县大队长李仁斋、教导员阎发仓带队升级,编为鲁中警备一旅二团一营。县大队升编后,县委又重建淄川县独立营,由周鹏斋任营长、李元荣任政委、李镜远任副政委。

1946年6月,蒋介石反动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挑起了全国内战。为打退蒋军进攻,1946年8月26日晚,县独立营攻克磁村,击溃100多名蒋军。第二天晚上,又插入商家庄,击溃100多名蒋军,缴获电话机1部,电线250多斤,步枪2支,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9月,敌占区部分被斗争的地主和伪职人员纠集一部分人进行复辟倒算。为保卫干部、群众,县独立营和县公安局武工队,进行反复辟斗争。李兰溪带领独立营侦察排插入萌山区凤皇乡,处决了作恶多端的伪乡长韩玉清和地主复辟分子丁荣梓的老婆,逮捕了萌水村策划民兵叛变的罪魁祸首邢书奎,有力地镇压了地主的复辟活动。

2.县大队掩护转移备战

1947年2月,我军在莱芜战役中获空前大捷,华野30 万大军集结淄川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休整。在华野大军支持下,淄川掀起了土改和支前两大高潮。4月,为适应全国战略反攻的需要,华野转移外线作战。7月,国民党军队再次向胶济路沿线解放区进犯,淄川一带形势恶化。县委、县政府根据地委指示,迅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和部分村、乡土改积极分子,向淄东、淄西山区和黄河北转移。

此时,淄川县独立营已扩建为县独立团,设一个营三个连,另两个连直属团部领导。赵忠杰任营长,张子亮任副营长,陈明达任政委,刘振东、赵玉杰任副政委。是年8月,县独立团在转移备战中,分别组织力量,分东、西、北三路进行掩护。转移西路的干部、群众在禹王山遭到阻击。禹王山在博山县的西部,东西约二华里,南北约一华里,林木茂盛,悬崖峭壁。博山县已有1000余名干部群众转移到禹王山一带。当淄川县委带领1000余名干部群众向禹王山转移,行至珠宝峪、青龙山一带时,国民党新五军一个团向我扑来,鲁中军区警备旅七团和县独立营负责掩护,阻击敌人,发生了1947年9月闻名淄川的禹王山阻击战。警备七团在政委张建庚带领下,立即抢占两个制高点,县独立营营长张子亮带领独立营和公安局武工队、矿山大队阻敌前进。为了取得主动,张建庚命令警七团营长郭敬富带一个排占领了白草岭,淄川县独立营配合行动。白草岭是个30多平方米的园顶,是易守难攻的要地。上午9点战斗打响后,至下午2点敌人发起了四次进攻,在我军反击下,败下阵去。4点敌人反扑上来,当敌距我方30米处,手榴弹、机枪一齐飞向敌方,接着发起冲锋,把敌人追到峪家岭。战斗中,郭敬富英勇牺牲。禹王山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毙伤敌人70 余名,保护了淄川、博山2000余名干部群众的生命安全,保存了革命力量,粉碎了敌人向淄博增兵的阴谋。

3.蓼坞反击战扭转了淄东形势

1947年9月,鲁中军区警备旅一团在团长方明胜,政委桑子贞的带领下奉命进驻根据地蓼坞地区进行休整、扩军。一营驻佛村、二营驻蓼坞村、三营驻井筒村。10月8日晚,国民党九十六军四十五师二一三旅的两个团及杨大山匪部和王连仲的“还乡团”3个大队约5000余兵力,从博山、洪山、南定分三路偷偷包围了我军蓼坞驻地,准备天亮发起攻击。

9日拂晓,驻佛村的一营二连连长张文德,指导员赵吉三带队出操,发现了敌情,立即抢占了有利地形,并派人向营部汇报。该连一排排长陈化斋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猛烈射击,打的敌人晕头转向,把敌人压缩在一个狭长的山沟中,100多名敌人缴枪投降。一营营长魏曰才接到报告后,作好了战斗准备。7点,敌人向阵地反扑,激烈战斗持续到10点左右,双方僵持不下,敌人增兵,企图阻止一营向蓼坞靠拢。

此时三营阵地战斗异常激烈,营长张书贵,教导员刘东升沉着应战,坚持井筒阵地,打退了敌人10几次进攻,对全团反击起了重要作用。

方、桑组织兵力,神速调动,采取了反迂回包围战术,内外夹攻,分割歼敌,激战一天,毙伤敌300余名,俘敌60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20挺,步枪、冲锋枪200余支,小炮、掷弹筒10多门,步枪子弹2万余发,副营长陈惠军和20多名战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这一仗,以少胜多,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淄川人民,受到了鲁中军区的表彰,对稳定淄东形势起了决定性作用。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旧址现貌

4.淄川地方武装配合七纵解放淄川

(1)攻克龙口村敌据点

龙口村驻有以戚汝良为首的“还乡团”50余人,他们建炮楼、挖深沟,企图负隅顽抗。1948年3月,上级决定为解放淄川,先拔掉这一障碍。11日,县独立团一营在团政治处主任李镜远指挥下,由刘振东、张子亮带领围攻敌炮楼,喊话让他们交缴投降。敌人要求给考虑时间,然后作答复。晚11时,敌人向外开枪射击,进行顽抗,并嚎叫着让缴枪。战士们气愤极了,研究试制了“枪榴弹”,20多名优秀射手集中起来,分三个点描准炮楼顶层的枪口一齐猛射,自制的“枪榴弹”在敌炮楼内爆炸,迫使敌人投降,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2)配合鲁中军区警备一团解放洪山

13 日,独立营奉命在营长赵忠杰和副政委刘振东带领下,配合鲁中军区警备一团参加了洪山战斗,将盘踞在洪山的敌保安团和杂牌部队近千人压缩在洪山大楼和西山。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战斗,歼敌500余人,收复了洪山。其中,洪山发电厂就是县独立营打下的。

(3)在胶济路西段战役中淄川获得解放

华东野战军七、九纵队,在成钧、许世友、谭震林的率领下,向淄博的敌人发起强大攻势。16日,七纵政委赵启民率十九师控制淄川西关外围,守敌千余人向城西南逃窜,在三台山被七纵二十师歼灭。17日3时,七纵十九师占领了西关。19日下午4时30 分七纵二十一师在东门爆破成功,六十一团一营迅速从断坍城墙攻入城内,与五十八、六十、六十二团紧密配合,投入纵深战斗,至21日4时,全歼城内文化巷之敌人,淄川城宣告解放。在此次战役中毙伤敌2200人,俘敌9845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陈毅等在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前合影

(4)清剿匪特支援济南战役

淄川解放后,境内有20余股匪特在活动,为消除匪患,安定人民生活,县委成立了剿匪工作委员会,由公安局长晏兴堂指挥,县独立营的县公安分局全体行动,当时两股较大的匪徒,淄东以杨大山为首,淄西有李志仁一伙。在剿匪过程中,李志仁被镇压,杨大山被俘获,86名匪特被先后捕获、毙伤,缴获长短枪58支,机枪两挺,迫使土匪不敢公开活动。

1949年10月根据山东省军区关于撤销县级武装的指示,中共淄川县委决定撤销县独立营。经过思想动员,组织安排,12月将县独立营全体干部、战士安排完毕,同时建立淄川县人民武装部。

淄川的武装斗争历经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排除千难万阻,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民主义革命斗争中,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它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千秋,光照般阳大地!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东牛角纪念馆六任县委书记雕像

民主革命时期 淄川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

来源:淄川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9116.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7年 8月 10日
下一篇 2017年 8月 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