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编者按:

100年砥砺奋进,100年沧桑巨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为了全面展示南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树立的时代丰碑,《南康文学》特别开设【“喜迎建党100周年”专栏】。本期推出报告文学《肩负历史的使命——南康区高质量脱贫回眸》之三(由于篇幅较长,分三期刊发)。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报告文学]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喜迎建党一百周年

肩负历史的使命

——南康区高质量脱贫回眸

赖华明

三、巩固提升与有效衔接

在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后,南康区把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和有效实施巩固提升,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重点和突出任务,采取“两手抓”,一手抓剩余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做到“家具产业+就业”再发力、巩固提升再强化、基层基础再夯实、党建引领再强化,一鼓作气、越战越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后半程战役,打造高质量脱贫的“南康样板”,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依托“家具产业+就业”,实现高质量脱贫。南康区牢固树立“要发展就要抓产业,要脱贫更要抓产业,抓产业就是抓扶贫”的理念,做到注重特色、扬优成势,把千亿家具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大优势、最强支撑,深耕细作“家具产业+就业”这块责任田,通过多举措推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实现了全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贫困家庭”基本动态清零。依托“家具产业+就业”,不仅有效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更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的高质量脱贫之路。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贫困户王小荣在家具产业园扶贫车间从事技术工种—开叉车搬运木材

其一:千亿家具产业是脱贫攻坚的肥沃土壤。从2013年开始,南康区抢抓苏区振兴《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多措并举打造千亿家具产业集群,通过“搭平台、育集群,拆转建、促转型,重创新、塑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短短五年就实现了产值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重大跨越,2019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800亿元,培育规上家具企业1022家,吸纳各类从业人员40多万人,2020年产业发展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依然逆势上扬,全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家具产业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南康区的富民产业、扶贫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持续动力。

其二:借助家具产业,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南康区依托家具首位产业优势,发挥万余家生产、物流、包装等企业的作用,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场地租金补贴、水电费补贴、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等奖补措施,集中在家具重点乡镇和家具产业园区搭建产业扶贫平台,鼓励企业打造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同时在家具生产、家具配套、家具物流三大主力行业上通过设立专岗安置一批、技能培训带动一批、师傅带徒帮扶一批、交通补助引导一批、结对励志影响一批等方式,提供压板、上胶、拼接、搬运、安装等各类岗位,链接大量具备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贫困户就业增收。目前,南康区贫困劳动力在家具及配套产业就业的人数约达1.35万人,占已就业贫困劳动力总数的33.4%,人均工资每月可达3000元左右。

其三:技能培训,实现贫困群体获技上岗。“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南康区围绕千亿家具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链,把落实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作为突出重点,实施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摸底调查,建立全区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摸底调查台账,并按照意愿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企业在岗培训等,努力提高培训与就业的匹配度,提升劳动者就业水平,转变就业理念。2017—2019年,已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5842人次。

其四:电商带动贫困户实现创业增收。南康区充分借助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十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江西首位、京东南康家具线上馆等电商平台优势,在南康区光明、泓泰等家具电商集聚区,开辟贫困户子女电商培训就业渠道,实施了对学费、教材费、食宿费、交通费等费用全免措施,帮助通过电商产业实现创销增收并带动就业。2016—2019年已累计培训贫困户1133人,带动就业445人,从事电商136人。获得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南康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广忠,和残障人士组建的维纳斯电子商务公司创业团队,就是南康区“家具产业+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和生动体现。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精准扶贫电商培训创业导师—谭广忠

——创新建立“一预警三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脱贫摘帽后,南康区把已脱贫贫困人口防止返贫摆到突出位置,围绕8.6万已脱贫人口防止返贫和巩固提升谋举措、想办法、创机制,通过预警防控、遇病遇灾遇困帮扶措施和产业、就业扶贫再持续带动,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形成了四大机制:

其一:返贫预警机制。依托基层扶贫机构、大数据分析和上级巡视、巡察、督导、暗访反馈线索,动态监测已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做到及时发现疑似对象并上户调查核实,实现“国办信息系统”动态调整与实际相符。同时,对脱贫不稳定对象采取提前介入,精准分类施策,确保巩固脱贫成效。通过全面排查和研判,2020年龙岭镇新增1户因大病因残的脱贫不稳定对象。区乡两级已及时落实了民政兜底保障帮扶措施,并启动了防贫保险,补齐健康扶贫和收入的短板弱项。

其二:遇病不返贫机制。南康区切实落实遇病不返贫机制。继续实施“四道医疗保障线”政策,保障贫困人口住院报账比例达到90%。进一步拓宽专项救助资金保障范围,特别是2018年南康区设立健康扶贫专项救助资金,区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住院费用经“四道医疗保障线”报销后因特殊情况比例不足90%的、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四道医疗保障线报销后,其年度住院费用个人自付累计超过1万元的和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认定为长期卧病在床需要长期护理、照料的等3类人员,再给予专项补助,截止2020底已累计补助1156万元。同时,建立了致贫返贫的“拦水坝”“防风墙”。2019年、2020年由区财政每年出资260万元,为农村人口购买了防贫责任险,防贫责任险已对全区3户贫困户的医疗费用进行了赔付,赔付资金44.29万元,充分发挥了防贫责任险的兜底保障作用。

其三:遇灾不返贫机制。南康区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程序,主动将3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急难救助)审批权限下移至乡镇,并简化救助材料,建立困境群众救助快速通道。2020年以来,下拨临时救助乡镇备用金300万元,临时救助2886人次。对因灾、因病、因学等导致特别重大生活困难,扣除各种社会保险、专项救助、社会帮扶资金后,重大刚性支出仍远远超出家庭和个人承受能力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视困难程度给予特别救助。2020年已审批发放18人,21.2万元特别救助,帮助困难群众遇困不返贫。同时,对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无就业无产业贫困户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困难群众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已将符合条件的33户42人未脱贫户、26户34人边缘户、10户13人监测户、无就业无产业贫困户2户3人,其他困难群众48户48人新增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其四:遇困不返贫机制。南康区做到对特殊人群,实施好低保政策,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大力引导符合条件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转集中供养;对就业务工遇困人员,建立每月动态摸排和跟踪服务机制,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扶持政策或落实扶贫专岗予以安置就业;对产业发展遇困人员,开展大户帮扶及技术培训服务、实施消费扶贫、龙头企业返租倒包、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以及土地流转、村级光伏电站受益等措施加强扶持;以及按照“因需设岗、因事设岗”原则,新增扶贫专岗,定向用于托底安置遇困无法转移的贫困劳动力就业。2020年应对疫情期间,针对疫情影响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南康区通过新增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共安置108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做到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但无转移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托底安置;针对因疫情导致农业产业发展困难的,南康区蔬菜两中心一基地疫情防控期间为全区贫困户免费发放19万多株蔬菜种苗,并为贫困户免费调运甜柚脐橙苗木2370株。

——构筑乡村振兴发展的基层堡垒。南康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三力”投入,强化业务培训,着力强化基层扶贫工作站(室)建设,全面夯实乡村基层基础,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构筑了基层堡垒。

加大人力投入。各乡镇扶贫工作站按照核定编制数配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并由责任心强、能力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做到专职专用,原则上大乡镇4人,小乡镇3人,扶贫工作站站长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另外,各乡镇还通过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精准扶贫工作岗见习人员和从社会招聘乡镇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干等渠道,充实扶贫工作干部,锻造扶贫工作站“精兵强将”,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区乡镇招考了47个核定编制专职扶贫干部,村级聘用257人,开发乡村两级公益性岗位54人。

加大物力投入。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理念,由南康区财政出资115.65万,为全区257个村(社区)扶贫工作室配备扶贫专用电脑,主要用于国办系统数据信息录入、大数据比对等工作,全面提升数据信息质量,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做到信息精准、精准扶贫。同时,严格按照“五个一”(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配备一个文件柜、一张贫困户帮扶卡、一个贫困户文件资料袋、一个贫困户信息公示栏)标准,为扶贫工作站(室)添置必要的设施及设备,统一规范保证工作开展。

加大财力投入。南康区财政加大投入,把扶贫工作站(室)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每年预算,对每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安排10万元工作经费,全区全年共195万元/年。主要用于维持扶贫工作站日常运转,确保基层扶贫工作站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信息数据质量是基层基础工作的核心,为及时监控国办系统信息数据,提升传输速度,由区财政出资为全区所有乡镇安装电信VPDN宽带网络276条,全年预算资金合计19.9万元/年。

强化业务培训。建立脱贫攻坚业务例会培训机制。不定期召集乡镇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进行脱贫攻坚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扶贫基础业务知识,如何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扶贫项目资金、乡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扶贫业务骨干系统抓脱贫攻坚工作的能力。建立脱贫攻坚工作例会调度机制。不定期召集乡镇扶贫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乡镇近期工作短板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难点节点问题汇报,会后由区精准办统一下发工作清单,确保基层扶贫工作不偏离方向,有针对性、指导性、预见性。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干东,副区长李成胜主持召开稻虾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紧要关头,南康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走好走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对脱贫对象“扶上马”“送一程”,不断巩固减贫成效,并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抓好相对贫困治理等方面上再发力,建立起防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减贫工作“接续战”,坚决兑现庄严承诺,确保如期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成果来之不易——全体扶贫干部的奋斗历程

脱贫攻坚8年来,南康区由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蜕变成坐拥千亿家具产业、买全球卖全球的家具之都,现行标准下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消除了南康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区上下扶贫干部的辛勤心血与默默付出,是广大扶贫干部为人民、舍自我精神的真实体现。尤其是2016年至今,扶贫工作一直处于高压态势。

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5+2,白加黑,是广大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他们成为脱贫攻坚战役的具体推进者,完全凭着一份担当,一份对党的事业之忠诚,满腔热情地投入,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使命在肩,敢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期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区精准扶贫办牢牢抓住南康脱贫攻坚主要矛盾,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牵头抓总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大力支持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攻坚方案;特别是针对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制定了《南康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以及住房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等18个系列专项子方案,形成了完善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系统、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乡村五职干部、相关职能单位、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工作职责及奖惩办法,从横向纵向组建一张责任网,列出责任清单,强化工作督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同时出台了《南康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四十七条》,层层压实攻坚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凝聚强大的攻坚合力。这些政策、方案、措施的出台,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同时,为理清思路、突出成效,创新建立了“三种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建立突出问题查摆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全区各职能单位以及区精准扶贫办各科室,开展一周一梳理,全面查摆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突出难点瓶颈问题清单,提出解决工作建议;二是建立定期研判调度机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专题研判会议进行专题研判,并形成处理意见指导解决;三是建立一月一工作清单落实机制。由区精准扶贫办根据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并印发每月乡镇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清单,指导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

“要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系统性、谋划性、精准性、效果性,工作才不会乱了分寸。”区扶贫办主任陈超峰经常告诫自己和同志们,以这“六性”为指导,带领着办公室的20余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促进了脱贫攻坚步伐迈出有力、走得稳健、取得实效。

2018年9月,扶贫办组织了全区性的整村整组普查。那时,5辆大巴满载着200余人,浩浩荡荡地开赴全区257个村,对所有的村和所有的贫困户都过一遍,他们吃住在村里,进村入户,日干夜干。通过村村过筛、户户过筛,及时的发现了问题,而且,每个组当天晚上要将问题进行汇报,补齐存在的短板。

在脱贫摘帽关键时间节点,区精准扶贫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精心组织开展“百人大排查”、流动现场会、“挂图作战”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落地。

为精准对标找准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立行立改,由区扶贫办牵头开展了多次整村整组大普查,通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攻克节点难点。

2019年,南康区在全省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再度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自2016年以来,南康区已连续4年获省市扶贫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县(市、区)。这些荣誉的花环是上级党委政府对南康区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深深地凝聚着全体扶贫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是投身这场伟大战役的真实写照。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五、尾声: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2012年6月28日,南康市申报中央苏区县终于成功,再到2019年4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南康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阶段性的决定性胜利,仅仅用了八年。全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3.13%降至“十三五”初期(2016年初)的9.94%,2018年底脱贫摘帽时降至0.85%,2019年降至0.146%,2020年已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

27个“十三五”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分别是2016年退出2个,2017年退出8个,2018年退出15个,2019年退出2个。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每一个村,每一组数据的背后,都凝聚着南康区和来自各级组织的力量汇聚,他们在南康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倾注的深情,奉献的大爱。

八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一向以“无中生有,敢为人先”著称的南康人民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航下,以运筹帷幄的智慧,壮士断腕的勇气,精准布局,勇敢开局,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结局。这就是南康的奋起之路: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红色的南康,光荣的苏区,向党中央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滔滔不息的章江之水,流经赣江注入长江,汇成了浩瀚的大海,流走了岁月,却带不走苏区老区人民感恩的情愫。

如今的南康经过改革开放洗礼和脱贫攻坚之后,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正铆足干劲朝着“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感恩奋进,以自己独有的力量在中国的版图上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南康文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54期)

来源:赣州南康检察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49346.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4月 11日
下一篇 2021年 4月 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