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4人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11月4日,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今年共有47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分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我省4位科技工作者获奖,年度获奖人数实现了历史突破。他们分别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赵治海研究员2人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石药集团首席技术官王金戌2人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何梁何利基金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博士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于1994年3月30日捐款成立。该奖是我国规模大、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社会力量设奖,每年评奖一次,奖励我国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20年来,何梁何利基金先后遴选表彰了我国1000多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社会力量创办科技奖励的典范,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至2014年,我省先后有邹敬院士、孙大业院士、陆俭国教授、郭进考研究员、吴以岭院士、刘孟军教授、刘尚合院士、杜彦良院士共8人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励。

张英泽

创伤骨科开拓者

河北省4人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张英泽

张英泽教授是我国著名创伤骨科专家,1975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前身),他毕业后留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担任骨科主任、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和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创伤骨科疾患,张英泽教授本着对科学审慎的态度,针对骨科临床存在的棘手问题以及现有诊疗技术的局限性,主持开展了系统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和临床研究以及有限元分析实验。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新发现:从“张氏骨折”到“骶髂关节前脱位”

既往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后踝漏诊率高达68%。张英泽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先后进行了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在全世界首次综合运用CT和MRI扫描检查,证实了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是一种有规律的骨折类型,相关结果发表在J Trauma等国际创伤领域核心杂志。美国特种外科医院Warner教授等用相同方法验证了本结果。国内骨科权威专家认为“该项工作是近年骨科创伤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和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将其称为“张氏骨折”。

张英泽教授率先发现并报道了“骶髂关节前脱位”这种骨盆后环损伤新类型,阐明了其损伤机制,制定了损伤分型,填补了国际空白。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具有复位固定作用的微创可调式接骨板;他和博士侯志勇教授发明了骶1椎弓根轴位像X线投照技术指导骶髂螺钉植入,该通道被国外专家称为“骶骨椎弓根的终结投照角度”,是“一个魔幻式通道”,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并降低了手术难度;原创研发了W型髋臼安全角度接骨板和导向器,解决了髋臼粉碎骨折需多块接骨板固定、损伤大、费用高且难以有效固定的难题。

新探索:创建下肢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技术体系

经大样本前瞻性影像学研究,并使用股骨标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X线投照试验及CT扫描,张英泽教授带领团队率先证实了Garden I型股骨颈不完全骨折在CT上实为完全骨折,修正了国际上沿用50年的权威的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率先提出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两型,发明了“股骨头干三维互动复位技术”,该技术打破了“骨折远端对近端”的传统复位理念,提高了股骨颈骨折微创复位质量和成功率,使切开复位率由5.1%降为0.3%。

针对传统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大、感染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张英泽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系列研究:利用腱鞘造影证实了骨折后跟骨增宽压迫腓骨长短肌腱鞘是导致后足外侧疼痛的主要原因;根据造影剂龛影程度首次制定了腱鞘受压分型;提出了微创内加压理论并研发了解剖接骨板-加压骨栓系统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使切口感染率降至0~2.9%,足部疼痛发生率降至0~1.9%。

新贡献:创建世界最大骨折流行病学数据库

针对我国缺乏骨折流行病学大数据的状况,张英泽教授率领团队历时12年开展了全国骨折流行病学调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版权被德国Thieme出版社购买,2012年向全世界发行英文版。2014年发行中文第二版,纳入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83所医院的431822例骨折资料,英文第二版发行在即。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elfet教授认为“该书是骨折流行病学标志性著作,是每个创伤骨科医生的必读书籍”。美国Parker教授在JOSPT(2013)撰写书评:该书“介绍了创伤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书”。

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张英泽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赵治海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河北省4人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赵治海

谷子,古称粟,在我国有8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投身谷子育种事业超过三十年,成功选育出多个“张杂谷”品种,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为之瞩目的重大成果。他就是有“杂交谷子之父”美誉的赵治海。

赵治海现任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谷子糜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弃旧创新,立志攻坚

谷子不育系的培育和高产杂交选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国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组成了攻关组,共有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单位参加研究。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套用水稻的“三系法”,但一直没有突破,都以失败告终或被迫退出研究。带着提高谷子产量、富裕种谷农民的强烈愿望,赵治海发起了向世界性难题的挑战。

农业科研周期漫长,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需要成千上万个种质材料进行选配、杂交、组合,还要经过几代的筛选、考验、培育,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赵治海果断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传统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应用光(温)敏两系法,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

1994年,多年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就在这一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终于选育研制成功了!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为选育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奠定了基础。1998年,他又完成了谷子光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从理论上破译出谷子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遗传机制、育性变化与光周期温度的关系。

在此后十余载努力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张杂1号”比常规谷种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在成果鉴定会上,农业部聘请的专家评价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谷子杂交种研究史上的奇迹。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选育成功,标志着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生产实际,谷子生产领域从此进入种子杂交化时代。

让“张杂谷”走向全世界

赵治海注意到,“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培育出来以后,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为了让农民能够种得起张杂谷,必须提高制种产量,经过不断试验和艰辛探索,终于使杂交种制种产量从每亩2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张杂谷”从此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

如今,已有10个“张杂谷”系列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市鉴定,已覆盖了我国北方11个省市,累计种植2000多万亩,增产粮食10多亿公斤。

“张杂谷”亩产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2013年,在甘肃敦煌年平均降水39mm的条件下,“张杂谷”的根系可以伸展到1.6m,而常规谷子只有1.2m,“张杂谷3号”亩产305公斤,而对照常规谷子亩产只有143公斤。种植谷子的地块一般较瘠薄,种植其他作物产量很低,而种植“张杂谷”可以高产稳产,近几年“张杂谷”在各地种植数据表明,在贫瘠的旱薄地上可以稳产400公斤/亩,超过了我国现有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水平(包括水地),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补充。

“张杂谷”不仅高产,也非常节水。据测算,如果全国“张杂谷”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在增产增效同时,每年还将节水100亿立方米。此外,“张杂谷”成熟后的秸秆粗蛋白含量为6.7%,可以作为一个饲草产业来发展。

在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积极推动下,“张杂谷”走出国门,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种植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作物增产1-2倍,深受当地欢迎。2011年,中国农业部、商务部将“张杂谷”作为南南合作核心项目,杂交谷子国际培训中心正式启动。

中国的张杂谷正大步走向世界。

马峙英

棉花育种领军人

河北省4人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马峙英

马峙英,河北新乐人,农学博士,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棉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马峙英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支持计划”专家、“巨人计划”的“棉花品种与产业化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被聘为“河北省棉花育种首席专家”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审定棉花新品种11个。

创新方法,选育抗病新品种

研究发现了我国黄萎病重病区河北落叶型菌系,明确了强、中等致病力菌系是主要分布类型,揭示了陆地棉品种田间抗黄萎病表现规律及5种抗病类型,一些陆地棉品种的抗病性由2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不同海岛棉的抗性均由显性单基因控制且等位,为病圃建设、亲本选配、后代鉴定与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鉴定筛选出一批棉花特色种质和优异种质,并首次建立了DNA指纹图谱,构建了优异种质数据库,创制了海岛棉基因向陆地棉渐渗的抗病优质新材料、转无花果曲霉PhyA棉花磷高效利用新种质、转农杆菌IaaM棉花高衣分新品系,为育种提供了新资源。

创立了“塑钵注菌液”抗性鉴定法,发现与抗性连锁的POX生化标记和SSR分子标记以及一些棉纤维品质QTL,创建了性状快速转育的“棉花当地一年多代育种技术”,建立了“高起点选择亲本,复合杂交配组,多菌系鉴定、标记辅助选择抗病性,多点多环境全生育期动态综合选择优良性状,多生态类型区鉴定适应性”的抗病品种选育方法,为现代育种增添了新技术;针对“抗性与丰产性和纤维品质存在负相关、品种综合性状改良难度大”的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突破了抗性与产量和品质负相关,育成审定抗病虫的高产、优质、低酚等11个不同类型棉花新品种,被列为农业开发科技推广和适宜棉区生产主推品种。其中农大棉6、7、8、9号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农大棉6号、9号、601分别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育繁推及产业化”和“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在冀、鲁、豫、晋、津、新等适宜棉区应用。农大棉7号是2012年农业部发布的重大育种成果“主要作物推广面积排名前10位品种”。

明确机制,克隆抗病新基因

提出并建立了大基因组作物BAC文库non-gridded新方法,构建了抗病优质海岛棉BAC文库,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构建了包含23126个unigene的海岛棉基因文库,挖掘出参与抗黄萎病的重要代谢路径,明确了固有防卫是海岛棉主要抗病机制;开拓陆、海分离群体纤维强度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6种纤维次生壁加厚期转录本类型,明确了纤维强度相关基因参与的代谢路径;克隆了一批抗病、优质相关基因,明确了部分基因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棉花PAO基因通过调节植物体内Spm和Camalexin提高抗性;发现UXS3是纤维发育非纤维素形成的关键酶,FLA5是纤维次生壁加厚期的关键基因;同等贡献第一作者完成A组亚洲棉、AD组陆地棉全基因组测序,奠定了棉花基因组育种基础。

因地制宜,创建丰产新体系

组织多学科团队,针对海河平原生产限制因素,提出高产节水并重、资源利用高效、农机农艺结合新策略,按照攻关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模式,开展小麦玉米大面积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在光温资源高效利用、节水节肥、农艺农机配套和丰产高效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海河平原小麦玉米连年增产。

王金戌

做好药 为中国

河北省4人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王金戌

做好药,为中国。王金戌,是石药集团这句响亮口号的最佳代言人。

王金戌,1970年出生在衡水,199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王金戌一直在石药集团工作,历任石药集团车间技术员,质量管理部总监,药物研究院院长,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抗肿瘤药事业部总裁,负责石药集团研发、国际拓展、抗肿瘤药事业部等领域工作。

王金戌博士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河北省第三批高端人才、河北省巨人计划领军人才。

王金戌博士主要从事药物酶法合成、手性药物合成与拆分及新型药物辅料开发及产业化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在王金戌博士的带领下,石药集团聚焦于创新药、仿制药、新型制剂国际化三个方面,围绕心脑血管、抗肿瘤、精神神经、代谢类四大领域,逐步形成了可持续的研发产品管线,为石药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金戌主持了国家“九五”重大技改项目7-ACA项目,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我国首次成功的将膜分离超滤技术及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酶法发酵工艺进行工艺创新。目前7-ACA产量已经达到世界首位,年产2000吨,累计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以上,上缴利税20亿元以上,是石家庄市重点纳税项目。王金戌博士也因此而荣获“九五”河北省重点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王金戌主持了国家二类新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的开发,质量标准列入2010年国家药典,并成功应用在丁苯酞注射液配方工艺。同时羟丙基-β-环糊精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新辅料的垄断,为我国自主研发新型制剂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已成功应用在100多个难溶药物的开发中,为我国新型制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氨氯地平是全球治疗高血压症的“重磅炸弹”之一,但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王金戌发明了一种高效手性拆分和循环拆分技术,发明了一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β-环糊精包合超微化技术,实现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原料和制剂的产业化。该产品服用剂量仅为普通氨氯地平的50%,副作用显著降低,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40%。目前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在降低患者负担的同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医保资源。

作为专家型的科技领军人才,王金戌博士还参与了国家一类新药津优力(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抗肿瘤靶向药物多美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比阿培南原料及制剂等项目的开发及产业化工作,近10年新增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为石药集团的战略转型和河北省产业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金戌科技成果丰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原料与制剂及产业化应用”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二类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获201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注射用奥拉西坦”获2013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获2009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王金戌还取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9项,PCT专利2项。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2120.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5年 11月 3日
下一篇 2015年 11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