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 点击上方“四川发布”关注我们

成昆铁路线哪里地势最险峻、工作生活条件最严峻?位于成昆线北段,现隶属西昌工务段喜德线路车间的瓦祖线路工区绝对“名列前茅”。

这里有成昆线最长的隧道–沙马拉达隧道,位处海拔2242米的“成昆之巅”,这里穷山恶水,没有干净的水、没有蔬果、没有娱乐。荒芜的大凉山顶只有蜿蜒盘错、病害多发的铁路线,还有一支默默地守护了46年的“瓦祖特工队”。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46年坚守的“瓦祖精神”

今年47岁的黄安荣从1991年开始就被分配到了当年的瓦祖领工区担任线路工,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却一干就是25年。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基层单位,负责铁路线路及桥隧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而线路工、桥隧工、巡道工、看守工等则是其最基本的工种。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黄安荣

25年来,黄安荣立了不少功。1996年,他巡检发现并紧急处理k437+730段路基下沉约100毫米事故;1998年,及时发现东方红隧道里k439+980处突发钢轨折断事故;防洪期,沙马拉达隧道水淹道床,黄安荣和队友日夜蹲守检测病害,紧急时他扑到泥浆里徒手探摸,拧紧每一颗螺栓,确保隧道内上万颗链接零件无松动;2005年春节,正在值班的黄安荣突然发高烧被送往就近的喜德县医院,坚持返岗位的他病情恶化,最终出现严重“肺穿孔”。为何愿意守在这儿?为何要忍受这恶劣的环境?黄班长告诉记者:“做了这一行就得爱这一行,总得有人在这儿。”

曾经连续八年在沙马拉达隧道里工作的黄安荣现在已经是瓦祖线路工区班长,然而每天早上八点,他仍旧是上道出工一刻不耽误,更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毫不犹豫冲在前线。把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坚持了25年、9125天,每天巡检来回16公里,20个回不了家的春节,日复一日地坚守,这些数字是黄班长用自己的青春践行的“瓦祖精神”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行驶在轨道上的一列慢车

事实上,早在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时,原瓦祖领工区党支部书记袁昌友首次带领队友们突破万难,驻扎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里时,“瓦祖精神”就在这里埋下了种子,跟铁路工人们一起生了根、发了芽。老书记已经退休,山里却依旧流传着他的故事,大家说当年找吃水的一波三折,说生病难求医的患难中真情,说坚守实干甘愿寂寞的心酸与骄傲……40多年来,这种传承下来的精神激励了一批又一批职工。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到底什么是瓦祖精神?瓦祖线路工区的工人们用了八个字来总结:坚守、实干、创新、争先。每个字的背后都流淌着工人们的血与泪。

竖在大凉山顶的红旗

瓦祖线路工区处于海拔2200米高的大凉山顶,最高点在沙马拉达隧道里,以此为界地势渐低,火车北向上行可达成都,南向下行可直抵昆明。它担负着瓦祖站和沙马拉达站正线16公里,站线2公里线路的养护维修任务。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这里最大线路坡度达12.5%,最小曲线半径为300米,这意味着什么呢?铁路轨道的承载压力在此条件下将成倍增加,出现事故的风险和人工维护的频率也将随之增大。加之当地石质松软和地下水发育,地基下沉、轨道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得提着一颗心,工作不敢有所懈怠,曾有工人为保障线路安全一个月内工作三百多个小时,每天平均工作十余小时

环境差任务重,工作枯燥,月平均工资四千余元,为何不离开?原瓦祖党支部书记、现西昌工务段喜德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肖国明告诉四川发布记者,真正留住工人们的是人情味,是大家从内心对“瓦祖精神”的认可!老书记袁昌友是第一个将“瓦祖精神”挖掘和发扬出来的人,用的就是一招以身作则。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员工宿舍

老书记说:“要群众做到支委先做到,要群众留下来党员先留下来”,当年8名党员响应号召把家安在穷山上,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拨动职工们的心弦。有生活困难大家一起帮忙,有工作难关党员冲在前方,归属感和荣誉感日积月累,变成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就走不“脱”也不愿走了。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肖国明

2010年12月27日,住院的老父亲永离人世,儿子却不能尽孝于前,这成了肖国明书记心中永远的痛。时值铝热焊三级施工的关键时刻,车间每位干部都忙得团团转,肖国明完全脱不开身,坚守职责的反面是对家人一再的亏欠,这份沉重的愧疚至今让他难以释怀。瓦祖的工人们多久能回一次家?家住西昌的杨大联告诉记者,没有特别任务时,他每月平均回家两次,除去来回一趟7小时,每次只能呆一天,而家在绵阳的黄班长则可能二三十天才能回家一次。难忍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不少“糙汉子”没少偷偷抹眼泪,但涉及工作职责,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一个人退缩。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沙马拉达站工人新宿舍

现在,西昌工务段全段102个班组共有574名党员,根据成都铁路局的要求,每个班组保障至少有一名党员。以支部为依托进行“瓦祖精神”的宣传教育,把根真正扎到了组织里。最近工区正筹备着建新食堂和党员教育基地,瓦祖线路工区工长李惠带领大家建起小鱼塘、小菜苗,菜种起来了、宿舍宽敞了、工作的地方越来越有“家”味儿了。

“铁二代”的花样传承

“铁二代”是铁路工作线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多有着同父母聚少离多的成长经历,更有铁路人一脉相承的对铁路职业的认同和传承。瓦祖线路工区上不仅有许多的“铁二代”,甚至还孕育着“铁三代”,职工申荣就是其中的一员。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申荣

1991年,刚参加工作的申荣顶岗退休的父亲来到了瓦祖,父亲已经在成铁二公司工作了整整33年,是一名真正的铁路人。作为“铁二代”的申荣是第一批来到瓦祖领工区的巡道工,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本是遂宁人的他因为难以回家,干脆把老婆接了过来,在当地党支部的关心支持下,顺利解决了小两口的住宿问题,算是把家安到了瓦祖。

对于自己的职业,申荣无比认同。2016年7月以前,申荣一直是瓦祖的巡道工。在2014年的一次巡道过程中,申荣发现隧道内一处钢轨严重受损,若有火车经过极易发生翻车危险,而根据实时预告,一列火车正快速驶来,距离事故地点仅有3公里。来不及等待救援,申荣只能在黑暗弯曲的隧道内挥动停车信号灯、紧急拦车,万幸的是,火车最终在距离事故地点300-400米的位置刹停了。申荣回忆说,当时心里紧张极了,浑身冒汗,但能成功预防事故,保障行车的安全自己真是由衷地感到骄傲和快乐。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1995年,申家的“铁三代”诞生了!因为交通不便,搭乘货车机头,临盆的老婆还没来得及赶到医院,刚下机头,一个小生命就呱呱坠地,戏剧性地诞生在铁路上,这就是申荣的宝贝女儿。申荣无不骄傲地告诉四川发布记者,现年22岁的女儿正在眉山读大学,念的正是“铁道工程”专业,今年6月即将毕业,加入到铁路的大队伍中来。这个三代铁路人之家正生动地续写着传承。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侯旭

而与申荣不同,另一种“铁二代”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延续传承。今年24岁的侯旭刚刚从东北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是整个瓦祖线路工区最小的线路工,也是目前唯一的新人“菜鸟”。侯旭是彝族人,从小吃惯了苦,他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很满足。他告诉四川发布记者,这里的每一位工人都是他的师傅,每天跟一位师傅学习一项技能,大家对他都十分照顾,毫不藏私。从拨道、捣固到处理超线,经过3个月的学习,现在他已经能独立上手了。他说:“看到他们这么老了还这么坚持,这感染到了我,他们都愿意教我就都是我的师傅,我佩服我的每一个师傅,既然选择了在铁路上工作就要像他们一样把它做下去。”

据了解,1991年以后,铁路工人的顶岗工作已经不被允许,而成都铁路局为了鼓励铁路工人,出台了新的福利政策。对考上职高或大学的铁路工人子女,将统一提前进行内部登记储备,凡专业对口的,毕业可优先录取。一份中等偏上的收入、一个自己认可而稳定的工作,这大概是铁路工父母们能为自己儿女们争取的最大福利了。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一支“瓦祖特工队”带来一份名为坚守的感动,匠人精神传承在“成昆之巅”,这是铁路人们凝聚的“瓦祖精神”,更是成昆铁路精神的内核所在。拓展链接: 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进展

点赞!成昆铁路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人在2242米海拔奋战46年

(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部分路段线路示意图,如图,复线将以长隧道的方式打通新路线,缩短直线距离。)

成昆铁路复线是在既有成昆铁路基础上新建或增建二线的铁路线,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施工期间称为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分为成都至峨眉段峨眉至米易段米易至攀枝花段、永仁至广通段、广通至昆明段,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改造。复线线路全长900公里,其中四川境内632公里。工程竣工后,新铁路线将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兼顾货运功能,老成昆线将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和短途客运功能。成昆铁路复线计划2020年前完工,届时成都至昆明将有望6个多小时到达。

来源:四川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4003.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7年 2月 5日
下一篇 2017年 2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