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东莞:这些高大上莞企让他们啧啧赞叹

央媒聚焦东莞:这些高大上莞企让他们啧啧赞叹

昨日,中央重点主流媒体采访团在横沥中泰模具厂参观采访。(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郑志波 摄)

央媒聚焦东莞:这些高大上莞企让他们啧啧赞叹

有人抢到美国无人驾驶地铁订单,有人创立全程自动化“无人工厂”

东莞时间网讯广东易事特拿下夏威夷地铁订单的传奇经历,大连机床集团东莞公司的智能展示……每一个莞企拿出来的干货,都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中央重点主流媒体的啧啧赞叹,他们纷纷为真实的“东莞制造”点赞。

昨日上午,中央重点主流媒体团来到美丽的松山湖(生态园)国家高新区,密集走访广东易事特、大连机床集团、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气息,而后再到大岭山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睹工业机器人给“东莞制造”带来的深远影响。

下午,央媒采访团又马不停蹄地走访中泰模具厂、东方亮彩模具厂和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并在协同创新中心召开媒体座谈会。紧凑的行程,给所有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东莞”。

高大上企业集聚东莞

昨日的松山湖展览中心,迎来了关注东莞发展的央媒采访团。一连串的高科技企业名字,源源不断地传进央媒采访团的耳畔,如华为、漫步者、酷派……

优质的服务配套、创新型人才队伍、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高大上的科技企业和产业环境,让央媒采访团看到了“东莞制造”的另一面,“惊讶”成为他们的主要感叹词。“来了才知道,原来华为、酷派、漫步者都在松山湖,很牛。”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郭城很有感触地说。

随后的座谈会上,广东易事特、大连机床集团、广东中能科技、广东盈动高科作为企业代表,向央媒采访团介绍了各自的创新驱动发展成果。

对松山湖有大概认识后,央媒采访团首先来到广东易事特。刚到易事特工厂大门,大楼前一排排的光伏发电装置,新能源企业的形象十分直接明了。

易事特董事长何思模向大家讲述了3000元起家的创业故事,分享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历、争抢国际订单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从一家OEM工厂向ODM的转变,鲜活的案例历历在目。“企业要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才有未来,”何思模说,代工时代毛利只有6%,自有品牌时代高达35%-40%。

“您怎么看东莞的工匠精神?”何思模笑着回答央媒采访团的这个问题,一个工人长期能够把螺丝打得很好,以打螺丝为荣,以做工人为荣,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老牌机床企业大连机床集团,因东莞的产业特点鲜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清晰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故而落户东莞。大连机床集团总裁马俊庆说,东莞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创新。

央媒聚焦东莞:这些高大上莞企让他们啧啧赞叹

中央重点主流媒体采访团在大岭山拓斯达参观采访。

机器人产业高度发达

在广东中能科技看到了另一个创新发展的样本。总经理杜湛博说,广东中能科技2010年7月整体落户松山湖,将打造成国内民用加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开展加速器技术研发与应用,包括医用电子加速器、工业辐照加速器、探伤加速器等。

“创新是企业出路和动力,我们的几千万元的大型设备,复制品是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杜湛博认为,创新要贴地而行,而且会有阵痛,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创新需要积累。

广东盈动高科创业团队主要从西门子出来,掌握编码器领域关键技术,可为工厂自动化、石油钻探、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大型装备、民生工程等诸多领域提供运动控制完全解决方案。“作为创新创业代表,怎么证明自己创新呢?市场才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广东盈动高科董事罗日辉说,机器人受控制依靠的是编码器,以前要靠德国、日本进口,“我们解决的就是国产产品可替代进口的昂贵产品。”

其实,不论创新创业代表广东盈动高科,老牌机床大佬大连机床,高科技企业广东中能加速器,每一个企业都有着鲜明的创新特色,让央媒找到了东莞制造的向上原动力。它们身上都有鲜明的特色:智能化、机器人。

而大岭山镇的广东拓斯达,同样是一个工业机器人代表企业,提供的自主产权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释放出浓烈的高成长信号。

“工业机器人不一定全部都要自主创造,那样成本会很高,整合产业链资源集合别人的技术、产品,这样会更有竞争优势”。大连机床总裁马俊庆说,东莞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产业配套好,作为企业对产业前景很有信心。

央媒聚焦东莞:这些高大上莞企让他们啧啧赞叹

中央重点主流媒体采访团在横沥中泰模具厂参观采访。

在模具小镇解码东莞创新驱动

广东专业镇的出路在何方?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昨日下午,央媒采访团在模具专业镇横沥寻找答案,解码东莞创新驱动。

中泰模具公司从事模具设计生产,是横沥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企业。公司研发人员80%本科以上学历,和多所高校合作搞科研。自主研发的热成型生产线,适应了汽车轻量化、高硬度的市场趋势,打破了国外和合资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拓展了模具制造领域,提升了汽车产业制造发展水平。公司的龙门铣可以进行五轴加工,而且不需要人员操作,在办公室完成编程,车床直接生产。

东方亮彩从事精密模具盒和手机配件生产,公司投入上千万研发的手机壳辅料自动组装线,以前每条线要40个人,现在只需要头尾各一个人,而且生产线可以无限延伸,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前需要200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5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且切换产品类型从以往的3个小时缩短为15分钟。

在横沥镇协同创新中心,横沥镇镇长助理郭建民博士给央媒采访团作介绍。镇长请来博士做助理,一时间引起大家兴趣。事实上,郭博士已经是横沥镇第二任博士镇长助理,他是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在横沥挂职,协助镇长分管科技和协同创新中心。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不只横沥,东莞的多个专业镇都采用这种模式引进人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横沥镇委书记陈锡稳介绍了该镇依托模具产业开展协同创新的情况。近年来,横沥镇围绕模具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全产业链进行创新,引进人才与产业对接,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推动转型升级。

“在协同创新上,政府引领方向和顶层设计,大学、科研机构、协会、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形成无边界柔性组织。”陈锡稳说,经过几年实践,横沥由专业镇向区域创新转变,以模具为支点,辐射其他领域,带动周边发展,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央媒采访团点赞东莞

东莞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很多走在全国的前列,最为关键的是,产业还在成长,形成自己的特色。比起广州深圳,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

第一次来到松山湖,看到它有园林式产业环境,到处是花园式工厂,自然环境很和谐,这给人印象和感受很深,非常幽美的区域。

对东莞的印象,很多人还以为东莞就是“来料加工”、“三来一补”,都是终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东莞有着很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机器人产业,有很多很特别的企业,如华为、大连机床,还有创新创业的盈动高科自动化等,产业结构和企业很让人惊讶。而且对待产业发展,东莞的发展方向和思路非常清晰,市委市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彭勇

我是第二次来东莞了。其实东莞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转型升级之路,它有自身的特色。这一次来了以后,才知道东莞在为制造业降成本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典型城市,它转型升级很不容易,世界经济形势一旦风吹草动,东莞都会有很快的反应。

去年,经过调查发现东莞走了一批低端产业,来了一大批高端产业,这一进一出,让东莞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东莞还有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有着优良经济结构、创新驱动上有很多前瞻性做法,以及转型转得很快,这是这一次来东莞的收获。我们看到东莞非常积极向上,企业发展非常积极。

这是一个向上的城市,特别是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环境,做到筑好金窝来引凤凰。比如说松山湖,它有自己的产业,有自己的方向,有很好的环境,是实至名归的国家高新区。

——中央电视台经济新闻部制片人王琰

第一次来东莞,产业环境非常好,吸引了很多知名企业,如华为、漫步者、酷派这些知名大企业都转到了东莞。以前很多人知道这些企业在深圳,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有在东莞。东莞很有自己的魅力,行业聚集很有特色,就在深圳旁边,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地理优势,可以吸收很多优质产业。

——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郭城

东莞给人感觉生态环境很美,产业环境相当完美,产业集聚度非常高。松山湖集聚了很多优质的产业、大企业,在高新科技产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完全不是传统的制造业形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丁玲娜

创新小故事

80后退伍军人让人看懂东莞“机器换人”

“第一道工序是抓取与打磨。抓取与打磨工序完成后,机器人就自动进入下一道工序:组装与贴标。组装贴标的工序完成后,整个自动化程序就完成了”。在广东拓斯达展示厅,机器人向来访的客人展示着它的自动化功能。

如果搬物料、端菜,甚至炒菜,都不用人来做,你能想象这是什么样的科技生活?其实,如果来到广东拓斯达,或许对答案就不会迷茫了。

2001年退伍以后,80后退伍军人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有机会进入自动化设备企业。接触这个高端产业以后,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吴丰礼开始酝酿自己的创业计划。

2004年7月,吴丰礼和合伙人共投入10万元开了公司,并约定双方半年内均不拿工资。为了省钱,只买了两张办工桌、一台电脑用于办公,休息则简单到睡在一张婴儿床上。“结果没到一个星期,床就断掉了”。艰辛的创业过程,并未阻止拓斯达的脚步。

今天的拓斯达,成为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随着“机器换人”大潮的到来,拓斯达已经成为一家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年,拓斯达成功挂牌新三板,2015年毛利接近50%。

这家莞企拿下了美国无人驾驶地铁订单

“一听到消息,我们团队就赶过去了”。2007年,广东易事特董事长何思模偶然知道了美国夏威夷要建高铁的消息,他的团队很有信心地拿出了方案。“美国人开始不相信我们能提供他们要的UPS电源方案。”

这是一个无人驾驶的高铁订单,一旦易事特拿到了,何思模说,“意味着拿到了这类订单的世界通行证,因为美国的订单,我都能做”。于是,何思模让团队带来了产品,展示给美国人看。简单直接的演示,高效高能的效果,最终让美国人折服。

“太不容易了,很折腾。白天我们忙完了,晚上是他们的白天时间,要跟着他们说的要求进行调整,几乎都是24小时为他们服务”。何思模说,5年时间了不知交涉多少次了,最终订单拿回来了,直到2015年10月才全部交货完毕。尽管艰辛,但是何思模说,已经拿到了世界的通行证。

1989年创立的广东易事特,从事IDC数据中心(含UPS、高压直流)、光伏发电站(含逆变器)和智能微网(含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等产业,现已发展成为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近50家,在全球设立268个客户中心,产业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易事特市值约125亿元人民币。从OEM起家,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走上了ODM到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转型升级后的易事特,生产工人从1500人减少到600人,生产效率却增长了20倍,且在国内20个城市建立了充电桩。仅核心技术人员就超过600名。

来源:东莞日报社东莞Plus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432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6年 3月 11日
下一篇 2016年 3月 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