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上世纪80年代末,王鸿骏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个体劳动者”。凭靠一手出色的民间技艺,在奉节、巫山、巫溪等渝东北地区,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市场。

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如今的王鸿骏76岁。

听说,这老人家的耳朵近来不好使了。但奇怪的是,但凡有人提起那门手艺,这老人家的听力和表达能力一点不会含糊。

他的作品,曾伴随时代变迁、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在上世纪90年代末,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不要紧,他说,这些老文化,总有返璞归真的一天。

我们认同,这便是我们认识王鸿骏的原因。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王鸿骏老人

消失了十几年

一周前,云阳县政府、县文化委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名单,王老的名字就在上面。

里面,详细记录着今年成功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名称。其中,民间实用美术类,将云阳玻璃画列入其中。

根据当地文化部门掌握的信息,目前,持有这项技能的人,在渝东北地区,唯有王老和他的女儿。

在云阳县城滨江大道728号,一栋老式居民楼里,王老过着悠然的晚年生活。家里四处挂满他的手笔,如炭精画像和国画。但唯独,没有玻璃画。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老人称自己的房子叫儒雅斋,并题字刻匾

“最后几幅,送人了。”具体啥时候送的,王老也忘记了。他大概算了算,上世纪90年代末,玻璃画几乎退出渝东北市场。

“这东西,消失十几年咯。”王老很感触。

自幼热爱绘画的王老,同时也练得一手好字。青年时期,他背着工具和画纸,沿着山城的长江边跑“活路”。以给单位和店铺写吊牌、画广告为生。

1968年,王老与原开县赵家场人刘晓初结识,该人以玻璃画谋生。切磋技艺时,他得知,玻璃画最早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传入中国。福寿喜庆、商店开张志喜,人们常以玻璃画作为贺礼。

王老从中看到了商机,并凭靠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掌握了玻璃画的基本技巧。

刘晓初的擅长,在于玻璃上作山水画,而王老在其勾填法基础上,摸索出了渐次法、水墨法、重叠法,并将国画技巧融入。

“这辈子最高纪录留在了巫溪,一天画7幅。”王老说,玻璃画最好卖的阶段,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那时,渝东北地区的家家户户,都想拥有一幅这样的画匾。最好卖的是“松鹤延年”、“猛虎下山”、“寿比南山”。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玻璃画存影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玻璃画存影

那些年,仅凭这门手艺,王老养活了自己的3个孩子,还改造了老屋。但伴随时代快步发展,玻璃画这种老物件,逐渐被新兴装饰物取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玻璃画在渝东北市场爆冷,王老放下了创作玻璃画的画笔。

背面画正面看

那些年盛卖的玻璃画匾,通常尺寸为40厘米宽、1米2长。上世纪80年代,每幅卖价通常最贵不超过30元。“跟一般人工资差不多。”王老说。

1985年,王老创办了云阳县凤凰工艺厂,专门出产玻璃画匾。当年,县城中心的人喜欢将玻璃画匾加对联挂在中堂,亦或是挂在书房和会议厅。而村镇人喜欢将画匾作横幅,或作乔迁之喜的赠礼。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一农户家客厅,至今还高挂玻璃画

王老这辈子最不能忘怀的,是在1986年,由他制作的玻璃画“夔门天下雄”,曾获评原万县地区优秀旅游产品。那幅宽45厘米、1米2长的画匾,当年在奉节县百货公司卖到了每幅50元的高价。供不应求。

为了这次来访,王老精心挑选了一张光洁度好、无黑影的平板玻璃。

他想再次重温,那幅久违的作品——一副红梅花开的盛景。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苍劲的笔法勾勒出梅花的虬枝铁干

令人不忍的是,眼前的王老年事已高,左手骨折还打着钢钉。却沉默的,专注的,坚持将作品完成。眼前所见每一笔,都是王老毕生总结的精华。

例如,一般情况下,作玻璃画要准备毛笔4支。其中,狼毫和羊毫各2支。前者,笔毛挺拔有力,适用于勾勒线条。后者,吸水性强,适合渲染。再需板刷2-3支,用于底色和大面积天空、海洋、地面等。油画笔规格通常是12种,用于绘画主要部分等。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细毫轻触,花蕊点点

关于各色油画原料,可用调色油或松节油来调和,也可使用丙烯颜料和水性色画作。而底色,可用四种调和漆(黄、红、蓝、白)等。

对于平板玻璃的选择,厚度为3毫米较为合适。辅助工具还包括直尺、棉花球、海绵、小刀、清水等……

“画这东西,结构和主题必须自行创作。不一定去临摹别人的作品。如有绘画经验也可以不画图样。但对于初学的同志,最好先在白纸上画出图样,放在玻璃下描着画。”王老说,真心实意想学的话,以上描述其实只是皮毛。

因为,其核心技术包含在了划边框、线条勾勒、填色、刷底色等细微工艺当中。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以手作笔,梅花绽开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点花瓣也颇有讲究,不能太重留下指纹,也不能太轻舒展不开

实际上,最考人的,是玻璃背面作画的功夫。要想达到正面欣赏的最佳效果,王老说,须从背面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然后先浓后淡、先实后虚、先上后下……

总之,不操练个成百上千回,一时半会儿绝对学不会。

作画之人,还必须是有心人。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汗水已顺流到鼻尖,却丝毫打扰不到老人的专注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玻璃上绽放的梅花

云阳版“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世界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不朽象征,绰号“猫王”。其实,王老有个云阳版“猫王”的绰号,还有人称他“鬼才”。

谁也想不到,那些年,玻璃画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老王拾起了创作国画的灵感。他喜欢画猫,并研究猫的点睛之笔。

2006年,他的一幅百猫戏蝶图,在南京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出了彩。据说有人出几十万高价要买,王老没给卖。至今收藏在家。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百猫图局部

我们见到了那幅画,每只猫形态各异,逼真动人。扑蝶的、地上打滚的、大猫叼小猫的等等。王老说,这些猫的动作,是他走街串巷抓拍来的。把生活点滴融入创作,当年他创作玻璃画的初衷,也源自于此。

其实看着满屋的国画和炭精画像,王老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他说:“早前,我做玻璃画生意,由于运输不便,依靠水运的日子很不容易。每次上船前,我会把木条钉在面上,再用纸壳包一圈作保护。毕竟是易碎品,最担心保管不当。一旦产生损失,那就很心痛失望了。”

王老的老伴陶维珍也忍不住回忆,说:“开设玻璃厂前,我跟他四处跑活路,我负责他的衣食起居,搞好后勤。我们的娃娃,全交给老人带。”

陶婆婆说,手艺人的家庭,要想苦尽甘来,全靠一家团结。

“最艰苦的时期,家里用的蚊帐,是拆了120个口罩,再一针针缝拢的。”陶婆婆说,老两口为家庭奋斗一生,换来了儿孙满堂。

你愿学他愿教

王老还是一生勤俭的手艺人。他的晚年创作室,就是他家的外阳台。

大热天的,一张塑料纸,挡住防盗窗外的阳光;一把老电扇,呼呼吹动王老的衣衫;两张废旧的写字桌,垫了两层高,那便是画台,画笔、宣纸、磨盘、碗碟通通放上面;一盆三角梅开枝散叶到窗外;工笔牡丹技法、汉语成语词典、白描画谱……一摞摞新书旧书里三层外三层堆着看。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卧室外的阳台就是老人创作的工作室,老人挥毫,孙女也跟着看

这种质朴的工匠精神,我们受教了。

那天,王老作画的样子,二女儿王安云也按捺不住激动。

“太多年没画了,感谢人们想起这门手艺。”51岁的王安云,如今在云阳县实验小学任教。虽然教的是语文,却是父亲玻璃画手艺的得意门生。

父女一同作画的情景,在默契而不语中进行。这一站,便是两小时有余。

消失了十几年的玻璃画 藏在云阳这位老人的笔下

△父女俩共同点墨

除了女儿,王老还把手艺传授给了奉节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刘兴华,以及现在广东珠海做家具装饰画生意的云阳人吴真学,还有在云阳做广告业务生意的袁明生等人。

即便如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盛行,这种民间实用美术工艺再次受到冲击,仍然面临失传的危机。王老不禁担忧。

好在,王老的玻璃画技艺,目前已着手申办重庆市非遗项目。似乎,王老与玻璃画的故事,将翻开新的一页。

我们:“有人上门拜师,收徒吗?”

王老:“当然收,我不保守。”

王老:“你看,我也是走南闯北学回来的。再学以致用。以后,我希望它的呈现方式更好,更丰富。”

王老特别期待。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 文 记者 李野 图/视频

来源:上游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4991.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8月 24日
下一篇 2018年 8月 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