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小天竺街

童年记忆小天竺

徐海涛

随着成都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老的街道已经不存在了。还好,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小天竺街还在,只是面目全非了。旧时的小天竺,街道宽度可能只有现在的一半 ,或者是三分之一。那时的小天竺街,东边与大学路相接,从大学路进入小天竺走不了多远,小天竺街就被人民南路拦腰截断,穿过人民南路往西再进入小天竺,右边,也就是北边是围墙,围墙里面是成都25中,25中的围墙过后又是成都气象学校的家属区的围墙。这两个学校很有趣,都是被人民南路拦腰截断的,气象学校的校园比较大,从锦江大桥往南,人民南路西边是家属区,和少量教学区,有一个那时的最高的气象观察台,是一个四,五层的小洋楼,楼顶安装了许多气象观察的设备器材。东边也就是左边是教学区,一座高大的学生宿舍就离锦江大桥很近,好像是锦江大桥的桥头堡。不过在这个中间还有一个南虹游泳池。文革中,红卫兵在这座学生宿舍楼顶安装了高音大喇叭,并且大喇叭的方向是朝着我家的。我童年就是在这个大喇叭的叫唤声中渡过的。气象学校,没有写错,在78年以前,都是叫气象学校,是一个中等专科学校。那时候全国都没有一所气象方面的专门的大学,在综合性大学里面有没有气象专业,我就不知道了。文革后,恢复高考,78年气象学校才改成了成都气象学院。升为本科。其实气象专业,应该比较适合我的。我的高考成绩上气象学院应该没问题的。但是,当时我还觉得校园太小,又是刚刚才升级到本科的。就没有填报。气象学校的南边邻居就是25中。小天竺街的南边口子上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川医学院牙科医院,这个牙科医院据说是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牙科医院往西走,是一些住房,当街的是平房,平房中有一个眼镜厂,还有一个小的运输社。眼镜厂好像还有点高雅,那个运输社就比较粗俗了,都是下体力的搬运工,没有什么文化的,文革中,我有一次路过运输社,里面正在开批斗大会,批斗一个流氓。还安装了大喇叭,路上都听到他们的批斗发言,“他是一个大流氓,有一次他去摸一个女工xxx,那个女工说他是流氓,他说,老子就是流,就是要流到你的洞洞里头切,批斗发言的人还专门加上一句,他说的那个洞洞就是女人的阴道。哎呀,天啊,这个是啥子批斗大会哦。我真不知道如何来评价了。然后就是喊口号,打倒流氓分子xxx.…”他们没有文化,但是共产党对他们还是很好的,那个时候,一般的居民或者干部一个月只有粮食供应26斤定量,中学生因为长身体特别多给一些,是30斤。但是他们搬运工的定量居然高达43斤。甚至还有更多的。眼镜厂再往西就是16中,小天竺可以算得上是文化区了,这一块小地方就有气象学校,25中学,16中学。还没有说到鼎鼎大名的四川医学院。16中过了就是国学巷,国学巷是南北向的,北边是小天竺,南边抵拢就是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我的家就在小天竺与国学巷的口子上,门牌号码是小天竺街197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面住了有30多户人家,都是成都无缝钢管厂的职工和家属。成都无缝钢管厂当时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的中央企业。所以待遇比较好。院子是一个洋人修的洋房院子。很美。绿树成荫,进院门就是紫藤架的林荫道。院门就对着国学巷。国学巷与小天竺的口子上是一个小百货店,这个百货店刚好在弯弯上,一半在小天竺街上,一半在国学巷上,往国学巷走,过了百货店是几家住房,都是平房,其中有一家利用住房,在外边搞了一个老虎灶,烧开水卖,里面是住家,前店后家。开水好像是卖2分钱装满一个五磅的温水瓶。是一对老俩口在经营,年纪都比较大了,老头儿参开水的时候都是颤颤巍巍的,经常把开水冲到温水瓶外边。他们有一个儿子,可能是独儿,在16中读书,很少看到这个儿子来帮他们卖开水,倒是经常看见他躲在里面看书。可能是房子太小了,他们只卖开水,没有像其他有老虎灶的人家一般都加上开茶铺。不过他们还有一个副业就是卖热水洗脸,放一个搪瓷洗脸盆,一张洗脸毛巾,一个香皂,那时叫咦子,这个营生在火车站比较多,早上下火车的人花个2分钱或者五分钟钱洗把热水脸也是一个享受。因为国学巷靠近川医,早上排队挂号辛苦了也是有人愿意洗把热水脸的,还有香皂可以搽,那时候香皂都是比较奢侈的。过了老虎灶,有一个铆钉厂,里面光线不好,油腻腻,地下都是机油,有几台机器在冲压铆钉。声音不小。再过去是小天竺街道办事处,一个不大的老院子。破破烂烂的。办事处对面,以前可能是空地,到了66年的样子。修了好几个红砖的小洋楼,两层的,还有红砖修的围墙,有一个大门开在办事处对面,门楼比办事处气派多了,还有解放军站岗。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进去过,在门口多呆一会儿就会被赶走,大门经常关上的,一但开了门,就可以看见小轿车或者是军用吉普车开进开出。听说那是红军院,专门给老红军修的。与红军院同时诞生了一个红砖修的公共厕所。我们家住的院子里引以为豪的就是院子里面有厕所,其他住在街上的住户都是拉在桶子里,到固定的时候,有农民拉着粪车,或者担着粪桶,大喊:“倒桶子咯”各家各户就把桶子拿出来倒入农民的粪车或者粪桶。可能是托老红军的福。在国学巷 才有了一个公共厕所,小天竺街上在16中和运输社之间倒是早就有一个公共厕所,但是很小,好像只有两个格格。国学巷这个厕所可能八九个格格。红军院再往南走就是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诊部了,门诊部后面又是住院部。那个时候川医门诊部有一道特别的风景。因为川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全国出名的好医院,也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是人山人海的大医院。特别是早上天不亮,挂号大厅里就人满为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人声鼎沸。乱七八糟。整个挂号大厅每天早上都是乱成一锅粥。但是这个混乱的局面,随着一声长长的,尖利的哨子声,马上就偃旗息鼓,安安静静了。哨子声落,一个矮矮胖胖的,走路铿锵有力,神态坚定四,五十岁的女人出现在挂号大厅。这个时候大厅里的各色人等全部都像接受检阅的部队一样,紧闭上嘴巴,立正,双眼,像行注目礼一样,紧跟着这个刚进门的女人。她一开腔简直比洪钟还响亮。她说话干脆利落,简单明确。几个注意事项一说完,大家就知道怎么办了,该上哪里排队就上哪里排队,该到哪个窗口就到哪个窗口,刚才盲乱的景象一下子就变成了井井有条。她话一说完,就稳坐在一个特别制作的高高的椅子上,双眼如炬,贼娃子是不敢到这里来的,要来也是在这个女人不在的时候才来。想恰位,插队的人一下子就被他骂的狗血淋头,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乖乖的退出来。所以在她的指挥下,挂号大厅的秩序是最好的。她也因此当上了劳动模范。可惜她的名字我没有记住。- 我们院子的东边是一个叫做淇园的院子,是四川医学院的家属宿舍。他们那个院里我的同龄人很多,我小学同班同学有6个人都是在淇园的。他们这个院子里也是自带厕所的。- 我们院子出门倒右拐就是西边,有一个茶铺,每天晚上有讲评书的,我去听过不要钱的评书,当说书人拍下惊堂木,,准备来收书钱的时候,我就逃之夭夭。这个茶铺离我家很近,不知道为什么我买开水不到这里来买,而是舍近求远到国学巷那个老虎灶上去买。茶铺往西,是一个饭馆,比较大,号称《国营和平食堂》。最有趣的是,我妈去这个饭馆买一份二角五分钱的红烧排骨,可以装满一个大号的搪瓷杯子,足够全家人吃的。我妈就是一个成都无缝钢管厂的普通职工,无官,无权,无势。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样优待我妈。当然,我妈也很自觉,这样的期头,也不好意思去多吃的,可能就有一次最多两次。但是我印象深刻,以致于我上大学期间,基本上天天中午买一份红烧排骨。那个时候排骨便宜,肉贵。和平食堂对面是公私合营的一个小面店,我记得是经常去吃清汤面,切面煮的,八分钱二两粮票一碗。小面店西边是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巷子,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就住在这个巷子里。过了小巷是一国家的粮食仓库,然后就是我的母校,当时名字叫《成都市东城区第五中心小学》。学校旁边是一个巷子名字叫”小税巷“。小天竺街到了这里就到头了,过了小税巷就不叫小天竺街了,叫黉门街了,这个黉字许多人读成黄字,其实应该读红字。小税巷口子上是一个肉架子,卖猪肉的。猪肉在我的童年时代始终是稀罕物。每个月定量供应。过了肉架子是打酱油的,还卖干杂,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凭票,买五钱木耳,一两黄花。干杂铺对面是一个国营的菜店。不过我们买菜一般都是舍近求远走到染靛街,那边的菜要便宜点。小税巷的对面是坛神巷。坛神巷的口子上,西边是一个废品收购站。文革中我们就经常去偷偷摸摸地撕下大字报拿到这里换钱,4分钱一斤。东边是一个旅馆,因为靠近川医,所以这个旅馆生意好的很。那些病人很造孽。我就看见过一个病人因为食管的问题,不能吃饭,在肚子上开了一个洞,安装了一个管子,管子头上是一个漏斗,他自己把糊糊往漏斗里面填。旅馆门口的街沿边上有一个自来水龙头,每天到一个规定的时候,这里排起长队,居民们自己挑起水桶来担水,好像是两分钱一挑。他们都是买好了水牌子,不是给现金的。时间一过自来水龙头就锁了。你有钱也买不到水。我们还好。院子里有自来水龙头,随时都有水。

小旅馆东边是一个糖果店,我最喜欢的是耀华食品厂,文革中改成东风糖果厂生产的奶油球糖,可惜都是要凭票购买的不敢敞开吃.再往东是一个甜食店,卖粉子醪糟,醪糟蛋,还有酸辣挂面,用芙蓉牌,大观堰面粉厂生产的银丝细挂面,1角2分钱2两粮票一碗,特别是有点感冒了,鼻子不通,脑壳痛的时候来吃一碗,连汤带水,趁热吃下,一通大汗淋漓,身体就通泰得多了。甜食店过了有一个连环铺子,一般的连环画是1分钱看一本,电影故事连环画是影印的,要2分钱开一本,这个铺子我经常去,花钱不多,挤个热活。在过来就是刚才提过的和平食堂了。那个时候,大单位的待遇不错,院子里有自来水,有厕所。而一般的居民就没有这些。文革中,我们院子外边的街上的小娃娃,被称之为”街娃“。傍晚时分,他们排起队,整整齐齐的踏着脚步,很有节奏的嘴上高喊”踏平,钢管厂的,宿一舍“宿字故意拖两拍,然后一个停顿。最后才吐出来舍字。

从这个口号里面,你可以听到他们的嫉妒,不满。还可以听到他们的忿恨:凭啥子你们住洋楼,我们住平房,有的还是茅草房屋。凭什么你们院子里有厕所,我们只能用桶子。凭什么你们有自来水,我们要自己定时去挑水。……

来源:口述历史记成都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5989.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3月 24日
下一篇 2021年 3月 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