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荷兰设计业的可持续之战,自去年起开打迄今,更显迫切。所以今年荷兰设计周的主题相当于公开质问:“若不是现在,还等到何时?”(If not NOW,then WHEN?)。诚如荷兰设计周创意总监马丁·保伦(Martijn Paulen)解释说:“在技术领域上,目前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快,可能性也更多。经济全速地运转着。通过良好的教育,社会也对创新、变革和进步更为开放。前途是一片光明。但相对地,障碍仍然存在着,紧急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的动力。”

世界原来还有这些问题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赤泥制的陶瓷

数据显示,每年用于混凝土建筑的40亿吨水泥,占据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8%。因此在近期举办的伦敦紧急气候建筑峰会中,不少专家就呼吁建筑师们放弃使用混凝土,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荷兰,法裔美国设计师史蒂文·阿库恩(Steven Akoun)也企图通过回收玻璃和蛋壳来制作玻璃泡棉,以取代混凝土在建筑中的使用。

史蒂文解释说:“玻璃泡棉并不是什么新的原料,它一般被隐藏在建筑物内部,起到墙体保温的作用。但玻璃泡棉具有可持续性,它由回收玻璃和矿物发泡剂组成。”史蒂芬在造访雷恩大学(University of Rennes)的玻璃和陶瓷系时发现了它,便决定以其作为原料,探索其作为原材料制造日常物品的潜力。最终,史蒂芬的“Foamation”系列受到了阿姆斯特丹地砖的启发,塑造出如灯具和隔音墙砖般的产品。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赤泥制的陶瓷

说到隔音产品,设计师米克·卢西亚(Mieke Lucia)的手工簇绒墙毯设计使用来自大型地毯订单中剩余的碎料制作而成,也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之一。得益于荷兰地板公司 Tarkett 的协助,米克将半成品设计通过手工簇绒工具加工变形,不仅为居家生活带来更新颖和大胆的色彩,也增强了隔音效果。“这是一项对地毯所作的颂歌,将簇绒的地毯挂起来,人们对室内纺织品的使用方式也会有所改变。”米克说。

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生组成的“再用废渣设计”联盟(Residue Enabled Design,简称R.E.D.)聚焦于“赤泥”这种制铝工业排出的污染性废渣。R.E.D.解释说:“即便我们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具有令人不安的影响。每生产一份铝都会有 2.5 份的赤泥,每年总计达 1.5 亿吨的赤泥会被丢弃在巨大的矿坑中。”R.E.D.尝试与科学家和陶艺家合作,共同开发了赤泥制的陶瓷品。事实证明,直到上釉的过程,赤泥陶瓷比一般陶瓷的制作大大节省能源。R.E.D.将持续关注铜和钢铁行业的副产品,以作为水泥的替代品。

不视为理所当然的光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沃德·维南特的代表作“Blend”家具系列

光,在荷兰乃至北欧人心中,是极为珍贵的资源。对于设计师里库·托沃宁(Riku Toivonen)而言,光在一次的旅途中给了他灵感。“我曾经在一个没有水和电等现代舒适设施的小岛上度过了一个暑假。当时,火就意味着光的来源。”里库说。

当光的获取在现代社会变得如此轻易时,里库所设计的“Kipin?”(芬兰语中为“火光”)系列却回归到原始社会,以火的催生和控制建立起物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其设计作品“蜡烛”是以蜡烛的点燃和熄灭作为灯具的开关和计时器;作品“手钻”则通过旋转销钉来模拟产生火槽的摩擦来控制光的强度。整个系列也因为不寻常但直观的设计手法而凸显出新的趣味性。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超自然系列

阳光和月光,这两种大自然中的光源,分别成为“艾丽莎+尼克”(Alissa + Nienke)和扎赫拉·加西亚(Zahra Ghiasi)的灵感来源。“艾丽莎+尼克”设计工作室专门研究用于室内建筑的新建材。因此,他们所策划的“太阳秀”(The Sun Show)装置展示出对未来生活空间里遮阳的期望。比如,在办公室的玻璃墙上,充斥着一块块充满纹理的纺织面板,随着亮度的增加,一片片的“百叶窗”便会弹出,让空间取得更好的采光。原来这是因为在纺织品中置入了感光的反应功能。将手工艺和高科技行业进行融合,并利用再生玻璃来制造的设计概念,让办公时刻更加有活力。

越来越多的人埋首于办公桌前工作和学习时,扎赫拉的“Lunar”(月光)希望以灯具的力量来让人们寻找平衡。他发现,人们往往游走于“学习”和“效率”之间,“月光”的设计旨在促进这些区域之间的转换。譬如说,在“效率”区时,灯源会不断旋转,并在每30度停留一次,以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帮助用者增强能量;相反,在“学习”时,灯源则会转为“月亮模式”,以14天为一个标准的方式亮起, 让人们在看着月亮逐渐圆满的相位时,能持续地进行学习。

可以再循环的旧工艺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超自然系列灯具

最初受到台湾农村长者利用现有金属硬件来创造即兴的日用品的启发,陈亮融和杨水源的“错用品”(The Misused)研究项目是个让人发现新观点的“错误”。“金属硬件很迷人,它们是无名的集体式设计,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不断地优化它们。它与当地文化也息息相关,尤其在错用时更反映出他们的实质生活方式。”他们解释说。

在现代社会中,当年轻的城市人热爱精致之物,而老年人则青睐实用品时,其实设计师们便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金属硬件。不管是螺母还是螺栓,都出现在这两个世代的物品中。所以,在今年的荷兰设计周中,陈亮融和杨水源便策划了一家五金店,除了展示如何以“错用”的方式来让金属硬件获得新生,也将展现出 12 件出自他们研究的成果。比如,以软管夹束成椅脚,或将对接铰链制成置物箱,都是脑洞大开的设计。

荷兰设计周:未来和历史,融合于今

扎赫拉的“Lunar”灯整体效果

荷兰设计师沃德·维南特(Ward Wijnant)和兄弟设计组合伦纳特·劳伦(Lennart Lauren)的设计都借鉴了现有工艺。沃德在2017 年便获得了意大利设计教母罗萨娜·奥兰迪(Rossana Orlandi)的青睐,以“Twist”扭曲系列亮相。而今年,他的代表作“Blend”家具系列的卖点,则是实木处理的工艺。在红、蓝、绿色中,家具的表面如水磨石一般,镶嵌着不同纹理的木材。其实,它们来自同一块原料,但由不同的锯切技术创造出了不同的效果。比如,使用四分之一锯,能够让木纹呈条纹状;而用平锯切割,木纹则看起来像火焰。“我想,一棵树中所提供的木材,为何不能同时拥有不同的图案和结构呢?”沃德如此的思考,便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新视角,让人不禁好奇这样的“新”技术究竟还能做出多少变化。

伦纳特·劳伦的代表作“纤薄”(Paperthin)凳子取材于锡罐生产工艺,通过两个简单的机器(平板辊和珠辊机),让 0.5-0.6 毫米的金属片拥有一定的体积和强度,转变为功能性产品,他保留了经典锡罐的精髓。全新的“横梁”(Beams)系列将人们熟悉的笨重形态,转换成为 23 公斤重的两米长长凳,但是仅用了 1.5 毫米的铝板做折叠,通过铆钉连接完成。“设计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挑战是要在坚固和轻盈的构造方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只有寻找到最佳的构造方法,才可以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长凳。当然,产品的生产阶段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我们的目标也是要让设计易于组装。”设计师们解释说。

真正的可持续在荷兰

谈及“可持续”一词,或许总是会让人联想到环保原料或再循环的生产过程。不过,让设计周“可持续”地进行下去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关键点。简约、实验、创新、前卫,荷兰设计一直备受业界赞誉的原因何在?或许,这与荷兰设计周乃至整个荷兰设计业大力倡导的创新精神有关。荷兰设计对于成就有一个特别的理解:“成功不仅仅与赚钱有关,成功还取决于我们对周遭与世界的影响。如果影响是正面的,那财务上也就自然实现可持续了。”

来源:艺术与设计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6057.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9年 12月 14日
下一篇 2019年 12月 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