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1

千年古镇新塍,大户众多,以姓氏命名的老宅林立,而且各具特色,而位于凤舞桥以西、西北大街215-219号,即凌家弄的地方,就有一组建筑,它就是凌家厅,今称凌氏老宅,旧有六进,今存四进。

凌氏老宅大约建成于清代乾隆或嘉庆初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凌氏老宅庭院深广、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历史悠久,可见凌家家底之丰厚,明清时名列新塍富室虞、凌、章、朱、屠之第二可谓当之无愧。

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2

凌氏老宅的头进为三开间临街楼房,三个门面上都是落地长门。

据凌氏老宅的后人凌玉祥(92岁)、凌玉泉(88岁)兄弟讲,西边的门面,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做裁缝,类似于家庭手工作坊性质;东边的门面主要住人,别无他用。

头进老宅的二楼街面上镶有螭壳材质的半透明窗,一个门面六扇,上三扇,下三扇,全是撑窗,精巧灵活。当中门面的楼上供奉凌氏列祖列宗的牌位。

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记载,凌氏的老祖宗是周文王的庶出之子(周文王与平民女子所生之子),在周王室为官,官名为“凌人”,负责掌管宫中礼仪需要的冰块。

他的后人就以其官职为姓氏,由此产生了“凌”这一姓氏。

老宅的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条侧弄,当中有一个砖雕门楼,装饰美观。门楼的两个翘角上各有四个小动物,新颖奇巧,让人忍不住凝望。

门楼进去就是天井,天井的两边为了对称及防雨遮阳的需要都有披屋,但只有东厢廊可以通行,走过披屋才正式进入了老宅的正厅。

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2

正厅就是老宅的第二进,这里原是富丽堂皇、气势非凡的大厅,大厅为楼厅,但后来毁于大火,如今只是平屋。我们来听听两位老人关于凌家正厅内部结构的述说吧。

大厅的门楼大门上包有铁皮,钉有铆钉,还有门闩。大厅有三个门面,全是落地长门,大厅中间的六扇门略宽,两边的门略窄,门楼上有匾额,名为“谦益堂”。

堂名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

想到“谦益堂”堂名,你总会记起“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它似乎在告诫凌家人要谦虚谨慎,不可妄自尊大。

这似乎成了凌家人的家训了,它一直被传承沿袭并发扬。

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3

打开落地长门,往里进去,也有两扇门,但是与其他的门不相类似,门的上方为方形,下面是圆形,而圆形门墙的四周是不完全镂空图案,刻的多是精美的花卉。

这种设计如同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产生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的效果一样。

如果你置身其中,美景并非一览无余,而是徐徐展开,真是别具匠心啊!据说,两旁墙上还挂有凌咨(凌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秀水(新塍)著名书画家)所画的长轴,内有凌统“屯兵引水”、“重围救主”等图画。

大厅内有四根廊柱,柱子上曾有抱柱对联,联名为“一品人忠国尽孝,二件事读书种田”,与堂名“谦益”相得益彰。南面的两根廊柱上雕有倒挂花篮,赏心悦目。正厅上面是堂楼,因呈回字形,可以在上面环绕一周。

据两位老先生讲,老宅的正厅在民国时因失火而被焚。原一进的楼梯间借住过一位江苏泰县的剃头师傅,不收他的房钱,剃头师傅不当心失火,烧掉了房子。

也许你有疑问,老宅的正厅失火,为何没有波及前后楼厅及周围民居呢?

原来,民国时,镇上的民间救火组织刚刚购入了新塍有史以来的第一台先进的救火机械设备机器水龙。凌宅失火时,“洋龙”首次投入使用,由于机器水龙的大显神威和其余水龙的全力配合,凌氏正厅的大火很快被扑灭,故并未波及其他。

原大厅的后面有一个如今尚存的高大的砖雕门楼,门楼上刻有“江表遗风”四字,雄浑劲健,此四字据说也是凌咨所写,他也是凌家厅的设计者。

门楼檐角翘起,方砖素面,质朴雅洁。檐下置有一排黛色的砖雕斗拱,顶上雕着一对“麒麟”(麒麟,传说中一种与龙类似的祥兽)。

提到“江表”,提到“麒麟”,我们总会想到江东与孙权,想到吉祥和尊贵。“江表”即江南,以中原人的角度看,江南在长江以南,是长江的外面,所以称“江表”。

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江表遗风”确实与孙权时的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便是孙权的重臣凌统。凌统(189-237),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东吴骁将,破贼校尉凌操之子。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道:“凌统,江表之虎将,孙氏之所厚待也,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

“江表遗风”即三国东吴虎将凌统的忠孝节义、亲贤接士、轻财重义的国士之风。

嘉兴有一条凌公塘,旧有凌公塘村(后因拆迁,改名为鸟船村),据该村凌姓老人说,他们是凌统的后人,其中一支在秀水(新塍)有凌家厅。

而且凌公塘村的凌氏与新塍凌家厅的人也有来往,特别是清明以及三月半庙会之时。新塍凌家与三国名将凌统有无渊源关系,“江表遗风”四字说明了一切。

而关于麒麟也有一段轶闻。太平天国时期,凌家老宅曾驻扎过“长毛”(老百姓的俗称,即太平天国军队)。长毛的小头目是广西人,也姓凌。他见到“江表遗风”门匾,肃然起敬,对凌家住户很客气,秋毫不犯。

后来,清军来了,查谁家住过太平军,看到“江表遗风”门匾和门楼上的麒麟,就很客气的走了。

我想到日寇入侵并占领山东曲阜孔庙时也没有焚毁而是顶礼膜拜它,足见此庙或此宅之祖宗或主人或官职或学识或品德或修养之高。

老宅的第三进为楼厅,梁上刻有精美的花卉木雕图案,厅上设有两排纵向落地长窗,将大厅一隔为三。门前天井的东西两侧有厢房,厅内正间有长台、八仙桌、茶几和椅子等摆设。第三进主要是为举行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而建。中间客厅有个屏门,屏门后面有吃斋念佛的小屋子。

凌氏老宅的第四进也为楼房,梁架结构与众不同,为穿斗式的落地立柱,屋顶为硬山顶式,上有飞瓴。第五进,仍是三开间楼房,第六进开始时也有墙门,但只是普通平屋,五、六两进今已不存。

古镇新塍凌家厅凌氏 | 国士之风世代传承的凌统后裔

4

在这座深宅大院中,有一条陪弄,可以从第一进一直通到原先的第六进。

大户人家正厅一般不常开门,为方便家人出行起见,所以开辟了一条陪弄。同样,老宅的楼上也是贯通的,可以从第一进通到后面的楼厅。这最能体现出老宅布局统一而严谨的特点。

凌氏老宅带给凌家兄弟许多甜蜜的记忆,他们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回忆过去之时,不免神采飞扬、心情激动。

他们的爷爷凌培卿在江苏吴江同里做典当职员,一直做到头发花白。凌家兄弟印象中最深的是爷爷乘有篷的便船回新塍,总会带来同里的吃食,比如桃酥、状元糕、云片糕之类的糕饼给他们吃。

爷爷每次还会带来四袋大米,每袋75斤左右,约300斤。

也许,凌家兄弟依然记得爷爷带来的糕饼和米饭的香甜吧!他们还说,他们的父亲和叔叔也是吃当饭的,打工的地方在海宁长安和硖石。可以看出,凌家有过繁盛也有过中落,它浸透了凌家人的欢笑和泪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塍凌氏,秉承谦虚谨慎的家训,尊崇江表虎臣凌统的美德,在政府加强保护历史古迹的春风吹拂下,一定会让凌氏家族的优良风范为更多的人所知晓与学习。

–END

文/心塍有声图书馆

来源:嘉兴正春和文化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7534.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9月 13日
下一篇 2020年 9月 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