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年,她“跟拍”大桥60年

她是浙东四明山区女游击员、解放军女战士,在部队学摄影,转业后在新华日报工作,是建国后第一代女摄影记者,更是南京长江大桥从无到有的记录者。今年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而她跟拍大桥有60年以上。从选址、开工,到建设、通车——原新华日报摄影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晓庄,用镜头见证了长江上这座“奇迹”诞生的全过程。拍摄大桥,是晓庄一场跑了大半辈子的“马拉松”。

经历史上最长时间封闭维修,今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将再度归来。上周六在南京寓所,85岁的晓庄“一张照片一个故事”地向扬子晚报记者展示了她那些抢救回来的大桥照片。当得知扬子晚报即将在12月16日举办南京长江大桥马拉松赛时,晓庄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表示,开跑那一天一定要及时通知她,因为她也要去看看“老朋友”,给他再拍点新照片。

扬子晚报记者 陈郁 张可/文 记者 戎毅晔 摄/视频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年,她“跟拍”大桥60年

长江大桥通车典礼车队过大桥。(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经典照片) 晓庄 摄

18岁的女摄影记者,从筹备选址阶段就开始记录大桥的诞生

上世纪50年代初,长江依旧是那一道横亘了数千年的天堑。在当时晓庄拍摄的照片中,从江北的津浦铁路浦口火车站,到江南的中山码头,无论是旅客还是货运列车,都要通过轮渡跨越长江。

1956年,国家决定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晓庄告诉记者,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在前期选址、勘测的阶段,就做了大量工作。“当时报社人手少,我在部队中历练过,又是年轻记者,所以还是挺能吃苦的、跑得比较勤,拍了不少关于大桥筹备阶段的照片。”晓庄说,从位于新街口的报社,去下关的大桥工地,当时要坐40、50分钟的公交车,大桥建设中有何进展,同事都会通知她去拍摄。

反映大桥选址的一张照片,是晓庄爬上当时下关江边难得的制高点——南京肉联厂的厂房顶上拍摄的。画面中,狮子山静卧在江边,辽阔的下关江面上升起一两面风帆。据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曾有燕子矶、上元门等方案,最终选定的是下关的宝塔桥。

在1959年6月29日晓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大桥建设的技术人员正在对采集的长江泥沙土层样本进行地质研究。照片中,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装在一格格木盒中,技术人员一人记录、一人打着算盘。“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工程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进行,当时都还叫作‘争气桥’。”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年,她“跟拍”大桥60年

1962年,南京长江大桥上的建设者 晓庄 摄

那个年代相机没有长焦镜头,她“吊”在钢梁上凑近拍摄大桥建设者

从1959年大桥打下第一根桩,到1968年的南北合拢,大桥的建设施工时间延续近10年,晓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大桥诞生的每一个阶段,也记录了在工程中前赴后继的大桥建设者。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潜水员,即时是天寒地冻,他们也要坚持下水。”晓庄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画面中,成堆的下潜设备摆放在江边,几名潜水员正在做下水前最后的准备,身后就是滚滚长江。“当时可没有先进的勘测设备,水下什么情况,都要靠人下去摸清。”她说,潜水员们从水下上来后,像个冰人一样,也只靠火盆烧木炭取取暖。

晓庄告诉记者,当年大桥的建设者都住在临时木板房中,20多个人一间,睡上下铺。南京冬季阴冷,就用煤炉取暖;夏季潮湿酷热,房间里也就吊着一台电风扇。“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的状态很好,都想着要为国家争一口气,建好这座‘争气桥’。”

“当年的工人就有一股劲,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我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在1962年拍摄的一张大桥上工人打铆钉的照片中,两名工人身上只是简单缠绕了绳索站在钢梁上作业。工人们的面孔和钢梁上的铆钉清晰可见。为了拍摄这张人物特写照片,晓庄也和他们一样“吊”在桥上。“当时可没有现在的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我用的是禄来相机,只有一个标准镜头。想拍清楚,只有靠的近点、再近一点。”晓庄还记得,拍摄大桥上的劳动者,猛烈的江风几次把她戴着的藤条帽子吹落,都是工人们帮她捡回来。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年,她“跟拍”大桥60年

1968年12月28日,热烈庆祝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胜利通车典礼会场 晓庄 摄

通车前1个月住在大桥工地蹲点,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经典大桥全景照

1968年底,凝聚无数人心血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在即,这是全国上下一件大事。当年10月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就有长江大桥建桥工人的身影,他们精心设计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简易模型彩车,参加盛大的国庆游行队伍。晓庄也用镜头也记录下这一个万众期盼的画面。

晓庄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大桥通车,报社要重点宣传大桥通车盛况,准备刊出一整版画刊。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一个月,晓庄接到了采访拍摄任务,她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自己也很重视”。接到任务匆匆赶回家,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家人。“那时我的小儿子刚满5个月,作为记者任务永远都是第一位,很难顾及家庭,我一直对子女心存愧疚,做母亲我不及格。但我也习惯了,所以带些日用品就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大桥工地。”

晓庄和工人同吃同住一个月,一心想着工作,中途偶尔回家看看,大桥工地倒成了她“临时的家’,我也是最早到大桥工地蹲点的记者。暂时放下家庭的不只是晓庄,大桥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一个月,大桥工地日夜两班倒,晚上也灯火通明,一刻也不停地干,所有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12月27日,大桥通车前一天安排通车预演,所有彩车列队通过大桥,以保证顺利完成通车典礼任务。当天,南京晴空高照,各路新闻单位的记者已齐聚在大桥南堡,这里是拍摄大桥全景最好的角度,公路桥、铁路桥、江上航线,在这里尽入眼底。只是,要爬上南堡的堡顶,只有一条江风吹得摇摇晃晃的软绳梯,脚下就是滚滚长江。眼见前面的男记者很快登顶,晓庄心想只要豁出去了。“可第一次爬绳梯,感觉脚有点不听使唤了,突然一脚踩空,幸得后面的新华社的记者及时抓住了她的衣服,才没有发生意外。否则我就要‘光荣了’!” 虽然遇险, 但晓庄此次拍摄的照片《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她用手中仅有的禄来相机方形标准镜头,分别拍摄了公路桥上的车辆、铁路桥上驶过的列车、江面上的轮船,并根据相机自带的水平线取景,将三张照片自然地拼接成一张全景图。刊登在1968年12月31日在《新华日报》题头,还印在了大桥通车纪念茶杯上。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年,她“跟拍”大桥60年

大桥通车后,晓庄在桥面上留影 本人供图

“水陆空”都拍过大桥,这是她一场跑了大半辈子的“马拉松”

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前一日晴朗的南京下起了雨。天公不作美却挡不住南京人欢庆喜事的热情。在晓庄拍摄的照片中,雨水浸润着大桥公路桥的路面,桥上来往的公交车映出清晰的倒影;庆祝大桥全线胜利通车的典礼会场,无数把雨伞聚集在主席台前,仿佛是大桥下绽放的一片花海。

当晚,南京长江大桥的上空举行了绚丽的焰火表演,桥面上的白玉兰灯和灯光带,清洗地勾勒出大桥公、铁路桥和南北堡的轮廓线,展现着横跨长江的“中国奇迹工程”。很多市民赶到现场观看大桥灯光夜景和焰火表演,在江边的栏杆成为密密麻麻的剪影……

上世纪80年代,晓庄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时还多次在空中航拍过大桥,实现了“水、陆、空”拍摄南京长江大桥的圆满。

“即使在离休后,只要路过大桥,我都会忍不住拍照,和身边人聊聊当年大桥建设、采访拍摄的故事。”晓庄告诉记者,拍摄长江大桥是她摄影生涯分量最重、跨度最长的作品之一,也是她一场跑了大半辈子的“马拉松”。

来源:紫牛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7664.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1月 7日
下一篇 2018年 11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