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校长”:入得学堂方能进得殿堂——而今还灵否?

这些年,随着职场内卷愈演愈烈,曾为天之骄子的985、211学子甚至海归们都遭遇到职业的天花板,好像“知识改变命运”这一鼓舞了无数人求知奋进的箴言失灵了!

徬徨之际,忽然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编外校长(某乡村教学点负责人,曾经是县城的门店小老板,因痛心当时家乡儿童失学现象严重,遂放弃生意,坚守村里教学点——因为代课民办教师身份,没有编制,被人戏称“编外校长”)的故事,他当时对村里的孩子和家长大声疾呼“入得学堂才能进得殿堂,只有上学才会有出息!”以下是当年某媒体记者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文字:

哈哈……什么校长?!可别这么叫,我虚长你几岁,要是不嫌弃,我叫你兄弟,就叫我老哥好了。

编外“校长”:入得学堂方能进得殿堂——而今还灵否?

你问为什么别人都这称呼我——在下本名笑常,对,就是笑口常开的意思,“常”被人写成长短的“长”,又被讹传为“校长”,太滑稽了。不过倒也名副其实:你看我这个教学点三十多个学生就我一人全包,校长就校长吧,大家抬爱,我也将错就错——不过你在报上发的时候可不要再写“校长”了,鄙人只是个没有编制的民办代课教师,承担不起哈!

早就知道您这位记者的大名了——你的那篇《小小儿郎为何不在学堂》报道很有深度,也很有力度,反响很大啊。我们这儿的儿童失学辍学的状况因此才得到上面的重视,我的这个教学点就是因此恢复的。一晃过去了七年,你呢也算故地重游,咱们虽未谋面,自从拜读了你的大作,神交久矣!不用客套,也不用什么采访提纲,我已经安排了孩子们上自习,咱们畅所欲言。你只管问,我只管答,咱们边喝茶边聊,我是信马由缰,文字润色工作是你的事儿。

你问我在事业的巅峰期为何选择这样一个没有编制收入又低的民办教师工作——草民百姓哪有什么事业啊,还巅峰期,你可真逗!我不过就是在县城和老婆经营两间不大不小的门头房而已,日子算不上富裕,倒也小康。我之所以选择眼前的这份差事,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一场同学聚会,几个在县城官场商场混的狐朋狗友硬是把我们两口子也拉去参加,席间某些刚脱离农村没几天的所谓的“精英人士”那份霸气傲气,他们对农村农民的鄙视与傲慢,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想必老婆也看出的我的反感,散场后她一边劝我不要和那些小人得志之徒一般见识,一边赌气地说:“我就不信这个邪,有机会把咱们村的孩子培养成精英,绝对不比他们差!”我叹了口气:还机会呢!我曾经上学的村小都被这些精英们以“合并教育资源大办中心校”的名头给撤销了,年小的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你来的时候也感觉到了我们这个村子的偏僻位置了:离县城八十多里地,下车后还得步行一个多小时,七拐八拐才能到我们村。第二个原因就是恰在这时你的那篇报道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又恢复了这儿的教学点儿。按适龄儿童数额这里只能配一名教师,那些有编制有身份的老师们哪个也不愿意孤零零的来这荒山野岭安营扎寨啊。乡里让村里想办法,这是担任村支书的堂弟没招儿了,作难地问我愿不愿意回村接手此事,并说村里给我修理好老宅子,让我平时住家里,周日回城里。想起前几天那场尴尬的饭局,我当即拍板回村接过这副份没有名分差事——不争馒头还争口气呢!我就不信山沟里飞不出金凤凰!老婆对此也大为支持——说到这里我还真的谢谢深明大义的夫人呢:她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生意和孩子的担子,如今我们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

你说我为什不让学生喊我老师而是按家族辈份称呼——首先因为我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身份只是个代课教师,自觉不配老师这个光荣的名号;再就是这些孩子都是我的晚辈,按家族辈份有的叫我“二爷爷”,有的叫我“二大爷”,还有叫我“二哥”的——我倒觉得这样称呼少了一份职业的冷漠多了一份家族的温馨,更让我以“师者父母心”时时自警自省自策。

你说我提出的“入得学堂才能进得殿堂,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 是否太功利太世俗——你记得拿破仑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兵”,我要说的更直白些“不想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不入学堂、不读书,怎么长见识,又怎么能混出个人样儿扬眉吐气?!要想活得尊严而有体面,找一份光鲜滋润的职业,进学堂读书就是第一步!就像记者兄弟你只有读书长见识才能写出那样有责任感文笔犀利的文章。

你说的什么办学成绩——哈哈……我看看你写的“王家林教学点走出的孩子在中心校和县城中学成绩名列前茅;十人进入重点高中就读;从最初的一个教学班11人到现在的三个班36人没有一人中途辍学;曾经的’不良少年‘如今在中心校被评为学习标兵……”写得还怪详细呢!不过我要告诉你,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少年——他们的不幸社会难辞其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所谓的成绩,我以为“入得学堂才能进得殿堂” 就是最大的动力,你信吗?

你说还有一个即兴的问题——院门口墙柱上那几个赫然入目的颜体字“英才摇篮-王家林教学点”大气敦厚,遒劲有力——真是文化人说话,还赫然入目,大气敦厚遒劲有力,谬赞了!不错,是我写的,做一个要花一百多块,还千篇一律宋体字,没有个性。本地有句老话“圣人不嫌字丑”,老哥用白石灰抹个底子,信手涂鸦,古朴笨拙,字如其人,就如同老哥的形象而已。

你说为啥叫“英才摇篮”,这个我可得多说几句,你别嫌大哥絮叨。

郑板桥诗云“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是不可复制的小天才!你别笑,我并不是说大话。

就说三年级的小林吧:这小家伙在家里是个“捣蛋包”,家里凡是能拆卸的东西都被他拆了个遍,气得他奶奶老说他得了多动症,说也奇怪,他能把所有拆开的东西一点不差的复原。我办公室里除了有危险的电器是严令禁止他触碰,收音机闹钟他几乎都拆解过,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好奇,就是想看看那些被螺丝和铆钉密封的壳子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么神奇——你说这不是一个动手实验能力特强的人才吗?爱动脑动手不是任何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吗?一年级有一个晓飞,这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编故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妈说他是个“瞎话篓子”,我开玩笑地对他妈说;“有一个大作家就是一个擅长编故事讲故事的人,没准儿晓飞将来也是一个天才作家!”玩笑归玩笑,这难道不是作家雏形吗?还有……(这时一个清脆稚嫩的童音在门口响起:“报告二爷爷,二年级作业完成。”随着声音进来一个戴着白发夹扎白色蝴蝶结穿白色连衣裙的小白雪公主。“这位叔叔是哪儿的贵客呀?”好家伙小姑娘一点害羞的意思都没有。“二爷爷”介绍说“这就是我给你们讲过的那位写过咱们这个地方的读过大学见过大世面的记者叔叔。”“记者叔叔好!我叫孟成成,认识您真好!”“小成成你好,我认识你也很高兴,我非常愿意和你做个好朋友,把你和二爷爷的故事写在报纸上。”“谢谢叔叔!”小姑娘踩着欢快的脚步离开了办公室。)

你说什么?你想用《献身山乡教育的代课教师》为题写我和我的教学点,可以可以,我们穷乡僻壤太需要外界的了解和关注了!可不要称我是什么“校长”,怪臊人的。不过我建议你不要用“献身”这样崇高的字眼儿,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是人生三乐之一,能把家乡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既是我的乐趣儿也是我最大的梦想;也不要用“为人消得人憔悴”那么凄凉和悲情的文字,我这不是“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嘛!

兄弟,你也慢走,回去慢慢儿写。你不拿老哥当外人,我也推心置腹说一句:常下来走走,接接地气,在编辑部里闭门造车是不会写出有深度有力度有灵气的东西的。

再见!

(本文故事纯属虚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来源:宁阳慧哥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8307.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2年 9月 8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