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相信小城市的各位同行都会在经营中碰到一个问题: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工作日还是周末,白天或是晚上,体验者和会员的峰值和谷值很明显,而且相当不稳定。

但是无论岩馆有没有人,既然开门了,就得有专业保护员和教练驻守,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请太多全职,人工费用负担重,而且培养一个稳定合格的驻场教练非常难。

依靠兼职,流动性又太大,而且学生兼职通常责任心不够,容易出事故。

因此在小城市推广攀岩运动,把攀岩群体从无到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有限的资金,聘请数量合理的工作人员,安全、快捷、高效地接待新人体验者和会员。

自主培养教练的问题日后再探讨,在当下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其实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地保的问题。


先追溯一下我使用地保的开端,15年建成自己的第一个攀岩馆,大岩壁8米宽,6条道,大部分时间我一个人保护,在人多忙不过来的时候老婆也来帮忙拉绳。后来老婆怀孕,无法穿安全带保护,15年下半年我又经常周末外出寻找岩场,所以为了让老婆更安全省力地给会员做保护,我开始尝试自制地保。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之前我所见过的地保都是每条道对应单个地锚点,在绳子松弛时,保护器会下坠,进而影响保护动作的流畅,因此通常保护员会穿着安全带甚至一条宽腰带,使用单锁与地保扁带相连,起到定位作用。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因为我第一个岩馆的线路比较集中,是一个凹形结构,所以尝试了一下集中地保系统,效果不错。后来15年底第二家合作岩馆开业,直接采用了此类地保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最初的集中地保系统)

下面解释一下细节问题:

传统的地保只有单个地锚点作为受力点,但是按照保护站设置的独立备份原则,我更趋向于地面有更多的受力点。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因此在设计初始我就按照一条线路两个地锚点的标准来配置,每个地锚点都使用开线用膨胀螺栓+挂片+梅隆锁的自然岩壁保护站结构,并进行了拉力测试,单个地锚点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800公斤。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接下来使用180厘米扁带与120厘米菊绳作为保护连接,三条线路共同使用三根扁带与两根菊绳。后来经过长期使用验证,减少至两根扁带和两根菊绳。这样一来,菊绳上每一个小环都可以视作单独的保护站,并且每一个主锁与菊绳连接处都是双环。概率学上来讲,假设单根菊绳事故机率1%,那么两根同时出事故的概率会降至0.01%,再加上定期检查,安全性比单锚点大幅提升。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由于是至少三根主绳连接地保,当两根主绳收紧,一根主绳保护时,保护区域不会因为自重下坠过于明显,相当于把保护器定位在腰部高度附近,省去了保护员额外连接地保这一步骤,进一步减少工作量,同时还不影响保护安全。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因此有了集中地保系统,再配合我个人设计的初、中、高级集中训练区,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证两个体重75公斤以内的会员同时攀爬训练,如果是12岁以下的小朋友,最多一次可以同时保护三个人。当然多人保护放绳时需要做保护器制动端固定,把攀爬者挨个往下放。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临时固定的GRIGRI制动端。友情提示,非熟练工请勿模仿多人保护)

当然地保也存在诸多不足:攀爬人员过速时不方便靠保护员步伐来调整,五步收绳的操作步骤略有变化等等。

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地保的使用与否。


此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预防最坏的情况,那就是动力绳的长度调节。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如上图所示,我使用的所有动力绳长度都是严格按照保护站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计算的,当绳子两端分别打好八字结(兔耳结)与绳尾结,并使用主锁与保护器相连后,离地面垂直距离至少为1米。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如此一来,即使按照最坏的情况——制动手松脱+GRIGRI失效+长距离下坠,当攀爬者下坠至离地面1米高度时,绳尾结自动卡死,动力绳开始拉伸制动。按照7%的弹性系数计算,一条17米长的动力绳,延展长度正好在1米左右,多出这1米的缓冲,性质完全不一样。至少在最坏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攀爬者的人身安全。

小岩馆经营漫谈(二)地保

来源:菜鸟打酱油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9468.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2月 3日
下一篇 2018年 2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