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暖宝”简介

古代“暖宝”简介

天寒地冻,人们为了御寒,北方有供暖,南方开空调。为了解决冻手冻脚问题,女同胞和孩童们用起了暖宝宝。这暖宝宝应该是脾气不太好,经常听说有炸裂的事故发生。

古代“暖宝”简介

这暖宝宝的妈妈应该是热水袋。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应该都熟悉它的。橡胶制成,灌进开水,旋紧螺盖,有时候外面包一布袋,捧在手上或者捂在胸口,暖暖的,舒服得很。夜晚塞进被窝,到天亮了还温温的。热水袋比它的女儿暖宝宝脾气要好得多,比较安全,很少听说热水袋炸裂的,只是到了年纪大了,有时会漏点水,这时候就该退休了。

古代“暖宝”简介

热水袋的妈妈,也就是暖宝宝的奶奶,叫汤婆子。汤婆子主要是焐被窝用的。充满热水后放进被窝,冬天睡觉就很舒服了。有时候小孩子尿床,天又下雨下雪,父母就用汤婆子烘被子。汤婆子多是铜制成,也有锡制的,差一点的也有磁质的。形状一般为圆南瓜形,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再有的汤婆灌好热水会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这样晚上睡觉时不会烫伤。现在市场上还有汤婆子卖,但是都是都是热容较差的铝制品,外面镀铜而已。

古代“暖宝”简介

汤婆子这个老外婆资格很老了,宋代时候就有。因为多用锡制成,所以称“锡夫人”,也称“汤媪”、“脚婆”。究其来历,“汤”在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古代“暖宝”简介

汤婆子的老娘叫手炉,杭州人叫铜火囱。现在五十岁以下的人就很少见过了。老老葛小时候经常用。一个铜制小炉,内置烧红了的炭,上面盖点灰。捧在手上,或者搁在脚下,热气腾腾。有时候剥块桔子在上面烘烘,吃起来又热又甜。铜火囱有大有小,一般小的可以塞入袖内,所以又称“袖炉”,另外还有“捧炉”“手熏”等雅称。一般由黄铜或紫铜制成,考究一点的还有镂空的炉盖,上面凿有五碟捧寿等等与炉身花鸟虫鱼相得益彰的图案。古代手炉一般都是由炉身、炉底、炉盖和提梁组成,炉底多有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提梁常常设计成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折角柄、竹节柄等。手炉型制各式各样,还有圆形、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篮形、海棠形等。炉盖和炉身亦多刻有“喜上眉梢”“竹报平安”“福禄寿”等吉祥喜气的图案。里面放进炭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走到哪里都可暖手。现在有手炉也就是铜火卤的家庭肯定不多了,市面上也没有供应。文物市场里一只铜火囱的标价起码四位数了。

古代“暖宝”简介古代“暖宝”简介

手炉资历比汤婆子更老。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到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县令为接驾,命令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个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后来手炉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等。器型也小,可以随手提动,比火盆要方便得多。它小巧玲珑,高和宽度不过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与精巧的紫砂壶略有类似,盈盈可握,小型的可放在袖口里,因此有了上面所说的“袖炉”“捧炉”“手熏”“火笼”等雅称。

古代“暖宝”简介

比铜火囱也就是手炉的奶奶资格还要的,叫火笼。南北朝时期就有火笼,火笼是古人寒冬生活中的神器,南北朝诗人阴铿在他的律诗《秋闺怨诗》中便提到火笼暖脚:“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火笼就是在陶器或瓦罐中装入烧红的炭,再装入竹编的筐中,所以又称竹火笼。除了烘手脚,它的功能还有烘衣被。现在四川贵州一带还有使用火笼的。

古代“暖宝”简介

火笼的祖宗叫熏笼。早在先秦两汉时,熏笼就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早先是用陶器,后来用竹篾编制的网罩,下面放入炉子。它的用途是烘衣被,暖手脚。当然,它的便携功能就远不及它的子孙们了。明代画家陈授莲的《斜倚熏笼图》中,一少妇拥被懒懒地斜倚在用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上,笼下香炉既香且暖。抬头右上方,一只鹦鹉高悬架上,架旁一木根矮几,几上铜瓶中插一支盛开的木芙蓉,榻前一小儿正用一柄团扇去扑一只大黑蝴蝶,一侍女侍奉在旁。这里就有熏笼

说了暖宝宝和它的祖宗,不知道看官喜欢哪一种。但是这种那种,都不及一种东西:肉手炉。

有一本古书叫《余墨偶谈》,上面有记述:“天宝遗事,唐申王冬月苦寒,令宫女密围而坐曰妓围。又唐歧王每冬月,于美婢怀中暖手,谓之肉手炉。”唐歧王就是唐明王李隆基的弟弟,他这个皇帝也是个骄奢淫逸的货,寒冬腊月,把手伸入美女怀中取暖,这才叫“暖宝宝”呢!现在只有小宝宝才有享受“肉手炉”的资格,那就是伸进妈妈的怀抱了!

来源: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59963.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9年 9月 18日
下一篇 2019年 9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