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日常“黑科技”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中的四大发明人人皆知,实际上,中国人的重大发明远远不止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古代的很多发明让今天的国人都觉得汗颜。许多发明构思巧妙,制作精良。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中国古代的逆天发明具体有哪些!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1.唐葡萄花鸟纹银香炉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此文物还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今年大火的《国家宝藏》节目中露面。

2.”古代冰箱”–铜冰鉴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最原始的“冰箱”—— 铜冰鉴。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中国古代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一些。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

3.汉朝“节能环保灯”–雁鱼灯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雁鱼灯的四个部分又可自由拆装,便于擦洗。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实用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一件公认的艺术珍品。

4.先秦人的“蒸煮三件套”–三联甗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真是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

5.汉代的“透光镜”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中国西汉时期发明的魔镜“见日之光”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在宋代(公元1000年左右)即已失传。

透光镜乍看上去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但若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就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

6.唐代引领新潮合集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熨斗。唐,张萱《捣练图》局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唐朝的“发网”

历史趣谈|那些古代日常“黑科技”

唐朝的挎包。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啧啧,我们的祖先真的引领了几千年的时尚啊,太有才了!

古人的智慧相比于今人也是不遑多让,除了最出名的古建筑榫卯结构,其他方面的黑科技也是层出不穷。

毕竟,古人也是要品质生活的嘛。

来源:贵阳孔学堂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60840.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1月 1日
下一篇 2018年 11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