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探伤工 深夜“把脉”轨道保安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凌晨3点40分,合肥轨道运营分公司轨道探伤工长毛贞超走出地铁站,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超过10度的温差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在过去四个多小时里,他和队友在密闭的地铁隧道里进行探伤工作,神经时刻紧绷着。

合肥:轨道探伤工 深夜“把脉”轨道保安全

探伤工检测轨道安全。

探伤工作不易

需要体力更要脑力

地铁是一个城市新兴的交通行业,探伤工作让 25 岁的毛贞超深感好奇。“团队加上我共9个人,1号线所有探伤工作由我们来完成。”

轨道探伤工作分为母材探伤和焊缝探伤。毛贞超和同事们需要花半年才能完成 50.2 公里轨道的全部探伤工作。“母材就是普通钢轨结构,两个母材往中间一焊,就会产生焊缝。母材两个月为一个周期,一年需要探 6 次。焊缝是半年 1 次,一年 2 遍。这些工作都是在晚上地铁停运之后完成。”

毛贞超说,隧道里的环境是一个很密闭的空间,会有扬尘,空气里有一点土的味道,四周都是水泥,地上两股钢轨向前延伸。

12月4日晚上11点半,地铁已经停运,毛贞超和队员从高王站出发,沿着轨道完成焊缝探伤工作。拆扣件、除锈、探伤、上扣件,每次晚上作业,他们都要把这个流程重复几十遍。

毛贞超说:“除锈时,我们会戴上口罩,防止吸入灰尘。我们检查焊缝后,要用钢丝刷把锈迹和表面的油刷掉,再用羊毛刷仔细刷,把焊缝洁净的一面暴露出来,确保焊缝的外观是整洁、没有杂物的,”毛贞超说,探伤这项工作,需要把体力和脑力结合起来。

仔细除锈后,他们携带的焊缝探伤仪派上了用场。黑色的焊缝探伤仪“正脸”比平板电脑略大,装上电池后约重十公斤。“仪器有个像耳机孔一样的地方,接上电缆,电缆另一端接上一个探头,探头放在焊缝的地方,就能探伤。”屏幕上出现幅度较大的“波”状图像,就是发现问题的前兆,他们将此称为“回波”,也根据回波的幅度判断问题的大小。

记录探伤日志

厚度已超过20厘米

检测到回波,探伤员的神经立刻绷紧,根据仪器显示的参数,拿尺子找损伤具体位置,再次检验。“有时候回波是假象,不一定真的有问题,我们会探测不止一遍。”毛贞超手拿探伤仪郑重地说。“如果判断出异常的话,我们分三个等级:轻伤、轻伤发展和重伤。如果是轻伤,我们会记录监控它;轻伤发展的话,我们就加密监控;如果是重伤,会由其他部门把它锯掉。”

所有探伤工作都是两人一组,一人探伤,一人记录,他们还有专门的探伤日志。“两个人探了哪个焊缝,在什么时间看的,都有记录。有问题就记录下来,没有问题我们也会在上面标注好,并且需要本人签字确认。”从 2016年 12月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2年光阴,数百个不眠之夜,毛贞超经手的探伤日志厚度已超过20厘米。

毛贞超回忆起第一次成功探伤,有些兴奋。那时 1 号线尚未开通,他和当时的团队第一次检测出比较大的回波。焊缝存在问题?当时有6个人在现场,大家都有些疑惑,久久不敢下定论,便找来一位老师傅校对。“他检查过后说确实存在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惊喜’,让我们肯定了自己的工作和价值。”

“一件事情你去做一次的时候,会觉得很容易,当你重复做很多次的时候,会觉得很烦,也会觉得很疲劳。但是我们这个工作是严谨的,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认真、全力以赴、有恒心地去完成。”毛贞超说,晚上在隧道工作,累了就坐在地上短暂休息,探伤时涂抹的机油经常蹭到手上或衣服上,一晚上下来,他们工作服上全部都是灰尘和黑色油点。

“地铁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来说很重要。”工作的时候紧张,工作结束后释然,毛贞超说,每次从地铁站出来,想着顺利完成晚上的工作,地铁能够安全运行,心里会感觉有一点骄傲。

赵伟嘉 程果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来源:大皖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65036.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2月 11日
下一篇 2018年 12月 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