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楚庙鼓

彭守业

只楚庙鼓是首批芝罘区三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来历

1880年,只楚镇南上坊村村民邹房参在烟台海关任职。南上坊村会首通过邹房参联系到德国驻烟台盎斯商会会长,由盎斯商会出资从福建买到16面庙鼓,随庙鼓而来的还有鼓谱及动作图解,只是缺少鼓槌。村中年轻人急不可耐,当晚便跑到珠岩河边割了柳树,用大锅将柳木煮熟晒干后,送烟台旋木铺刻了16根龙头鼓槌。随后组织的庙鼓表演队便练习庙鼓,以后每逢节庆便舞将起来,除了在本村表演外,还到大庙、福建会馆、毓璜顶等地表演。

演出

过去每年正月初一,庙鼓队便在村内和周边村沿街以“拉活报”的形式表演,随后的秧歌、杂耍也跟着一路表演,很是热闹喜庆;每逢正月初九、三月三要到烟台毓璜顶赶庙会,一路上走走打打,随后农闲的人们排列成行,越走人越多。到了庙会场地,人群比较杂乱,庙鼓手便拉开架式,舞动槌穗,边甩边打,将人们围拢成圆场,表演就正式开始。先走圈步,撒开队形后再相互走“剪子股”,打打走走、走走打打,非常威武;每年二月初十,必定要到蓁山龙母庙给龙母过生日庆寿,一路上善男信女相跟相随,带着各式供品,穿戴整齐。到庙上后,上香烧纸一番,庙鼓便舞将起来,以求得龙母开心,保风调雨顺,一方平安;每年的四月十八福山太平顶山会,是人们集中贸易物资交流的日子,同时也是各路杂耍、民间艺术表演大集会比试的日子。只楚庙鼓、世回尧抬阁、西南村高跷三大霸主早早占据场子,由庙鼓先开场将人们拢成圆圈,表演依次上场,观者如潮,热闹非凡;逢大旱时节,村里便组织村民到东山蛇莽顶或金夼顶祈雨。一路庙鼓在前开道,随后人们头顶簸箕或笸箩箱排成一字长蛇阵,到山上后,随着庙鼓边打边舞,随后纷纷跪地乞求,直至雨降为止。逢涝年,击打庙鼓,往往也有开天之神奇。

基本特征

只楚庙鼓是由福建鼓曲、鼓谱演化而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鼓种,它别具一格的特点是单槌击鼓。鼓槌是中国鼓中少见的龙头鼓槌,使用龙头鼓槌演奏,给人以神圣威武、至高无上的感觉。

只楚庙鼓由鼓具与舞蹈两大部分组成,其鼓谱以福建会馆原始鼓谱为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完善,形成了只楚庙鼓独特的鼓谱。打庙鼓是个技术活,脚步与腰部的配合尤为重要,腰部力量要足以支撑腰鼓才能保证庙鼓在表演过程中不晃动,所以一直以来打庙鼓的都是男士。

只楚庙鼓以“拉火报”的形式表演,由鼓点、鼓步、鼓舞三节组成,每节约八分钟,循环进行,场地不限,可大可小。

演员服装:白头巾,对襟盘扣上衣,白大裆裤,圆口黑布鞋。

庙鼓鼓器:(1)鼓身:厚33公分,直径60公分,用料为楸木或桑木,颜色黑漆色,鼓全重约9~10公斤;(2)鼓皮:需用三年生北方黄牛皮,且要鲜皮不能腌制;(3)鼓环:铁制圆形扣环,八角形护铁,鼓身两侧各1个;(4)鼓钉:六角形铁制铆钉,鼓皮边上下各两层,约108枚;(5)鼓槌:以龙头为主,龙口吐出舌头为槌身,龙脖为把手,龙身为槌穗,全长60公分;(6)鼓穗:长60公分,牛皮绳散扎(现为麻绳或线绳);(7)背带:30公分宽布带,系于两侧鼓环;(8)鼓簧:鼓心内置弹簧,击打或行走时发出略带沉闷响声。

传承

只楚庙鼓第一代艺人有邹原真、黄可元、邹立采、邹本孔、邹原路、邹原林、邹立英等人;第二代艺人有邹小原、邹积超、邹积苓、马金华、邹本敏、邹立才、王奇柱、刘善贵、邹积源等人;第三代艺人有邹本米、鹿志海、王奇敏、吕君才、管廷旭、邹立坚、邹立波、邹德义、王泽升等人。

击打庙鼓可使人们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净化心灵。只楚庙鼓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它是只楚人民世代传承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原始形态和不可弥补性。它的兴衰记录着当地的文化发展,对研究地方文化史和民俗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只楚庙鼓一度中断。上世纪末,第三代传人王泽升在村委的支持下重组鼓队。现鼓队拥有庙鼓23面,经常在辖区内外演出。

责任编辑:柳林

来源:大小新闻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65323.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9年 12月 5日
下一篇 2019年 12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