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

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

本文首发于蓝江绿城饶河农场(rhncxcb)

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

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

张毅,出生于1949年5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共党员。1968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同年10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22团7连,从事农工、木工工作。1971年3月任1营中学教师。1978年3月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2000年5月任地理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2002年10月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2009年5月退休。

虽说北大荒的寒冷和风雪、山林和莽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十年的北大荒生涯中,我有七年在一营中学做教师,在简陋的教室里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张稚气的小脸侃侃而谈,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北大荒之外的世界;课余时间我与学生们同劳动、同娱乐,这些更让我记忆犹新。教师工作让我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割舍不断的浓浓情谊,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或苦涩的记忆。

弹指一挥间,这些当年天真、朴实的北大荒孩子,如今也是年过半百或年近花甲的人了,已成为农场各个岗位上的中坚、骨干。也有许多人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流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当年,师生间水乳交融、亲如挚友,今天,逢年过节常有学生们的电话、短信、微信的问候,或途经哈尔滨与我匆匆一晤,重叙我们在一块的往事。离开北大荒四十年了,头脑中一直抹不掉对一个学生——刘芝龙的想念,可唯有关于他的消息几十年来一点也没有。2000年我因公顺路去了农场,也未能与他谋面。

1971年春节后,我被调到刚刚组建的一营中学做教师。学校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我们十几位知青教工在老转业官兵领导的带领下,边建校、边办学。老师们都是“半工半教”。因为我在连队有二年木工的工作经历,所以我自然成了兼职木工。学校的木工活在没有专职木工前我责无旁贷,什么修理桌椅、黑板、门窗,床铺,打造乒乓球台、跳高架,食堂的面案、磨豆腐的木架都留下了我的手艺。有一天课余时间,我在做木工活,让我认识了课堂之外的刘芝龙。他有一张麻土豆般的小脸,有些腼腆地在旁边看着我干活。眼神里充满着惊诧和不解,说:“老师还干木匠活?”后来只要我干木工活,他就常凑过来帮我“打下手”,拉锯、夹木楔、弹墨线、清理刨花木屑,干得有模有样、得心应手。聊天中知道他家住在距学校西40里外山里的一个连队,爸爸是木工,他自幼耳濡目染,自然“龙王的儿子会凫水”。我注意到他平时看上去腼腆、散漫、顽皮、不屑,每每笑着眉宇间也带着一丝狡诘,但在后来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他共同经历的两件事让我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勇敢、机敏、智慧、朴实。

烧荒

学校经费紧张,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满足不了,班级搞活动就更没有钱了,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创收赚点钱做班费。我想到开一块荒地,种点向日葵,秋天收获了,向回城探亲的知青出售葵花籽,可以赚点班费钱。主意有了,说干就干。一天下午,我领着五、六个男同学,带着铁锹、镰刀离开学校去找荒地。我们在距学校不远处选中公路边的一块缓坡地,有二、三十米宽,坡地上面靠着通县城的公路,坡地下面是连队耕地的田间道。其实这沿公路延伸的条状坡地是输电线的廊道,一排黑色的木线杆顺着山路蜿蜒起伏通向二连、一连和县城。

初春,雪已融尽,乍暖还寒,坡地上还残存着枯萎稠密的荒草。我们按照北大荒传统的耕地习惯,耕作前先将荒草烧掉——“烧荒”。狭窄坡地两侧都隔着路,很安全,不会“跑荒”。我们师生五六个人背对着风向一字排开,点上火。火烧起来了,呼呼作响,顺着风势向前缓缓地燃烧,吞噬着干燥的荒草,草瞬间化为灰烬,脚下露出了黝黑的土地。我们跟在火龙的后面用树条、铁锹拍打着残余的火星,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把它当做新鲜有趣的游戏了,喊叫着、打闹着。伴着干燥的春风,火苗忽左忽右燃烧着、跳跃着。转眼间,火烧到一根电线杆周围,线杆是浸涂过沥青的木杆,地上的火苗一面向前燃烧,一面又顺着线杆向上蹿去。虽说火苗不大,但也没有熄灭的样子,我和学生用树条扑打着,火仍借着风势还在忽燎忽燎地向上蔓延。瞬间,火已烧到距地面有一人多高了,我有些着急了,如果一直向上烧到横担木、瓷葫芦、电线,那可就麻烦了!我跳着、用树条抽打着也无济于事,火苗还是慢条斯理的向上燃烧着。看着燃烧的火,我无奈又无策。这时,精灵似的刘芝龙已脱下了他的薄棉衣抓在手里,喊着:“老师,快蹲下!”他双脚踏上我的肩膀,我扶着线杆站起来,只见他双手左右撑开棉衣往上一蹿,灵巧的像个猴子,借势双臂夹着棉衣抱住冒着烟火的线杆,双腿盘绕在线杆上,一阵捂、压,稍停了一会,搂着棉衣、线杆顺势滑落到地面。再看线杆上的火灭了,只剩下一缕缕奄奄一息的黑烟。我长出了一口气,有惊无险呀!旁边愣愣的同学们也发出了叫好声。一个下午,我们清理出有近二亩大小的一块荒地,期待着下一步的春播和未来的秋收。回来的路上,看到学生们被火烤得通红的小脸上淌着汗水混杂着草灰、尘土,变成了一张张小花脸,可爱极了。我走到刘芝龙身边,看到他的棉衣里外被沥青、尘土、草灰染得一片片灰黑,还散发着沥清和炭灰味,再看他的腿脚、鞋子也都黑不溜湫的,我心痛的说:“芝龙,回学校,老师给你洗刷棉衣。”他一边拍打着衣服、裤子,一边说:“老师,没事。”这孩子的勇敢机智、不怕苦、不怕累,那么淳朴、真诚让我感动,当年他的举动,像一个小英雄一样,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终生难忘。

砍树

又是一个春天,开学没几天,校长安排我为一学生宿舍的“大通铺”换一个新“床沿”。自然要带斧、锯上山,那时,学校既没有单人拉的“歪把子”——刀锯,又没有两人拉的大锯——“快马子”,我就拿了把木工用的“拐子锯”和斧子,带上刘芝龙这个干活颇有门道的助手,越过公路上山砍木料去。学校所在地是完达山余脉的浅山区,靠近公路和居民点的地方因多年的采伐,林子多是稀疏的次生林,想找一根通直的五、六米长的床沿料就得往山里走,去寻找。

在一山坳的阳坡底部有一片杨树林,我找到一颗碗口粗的树,做床沿足够了。只是这棵树在齐胸的高度有一个S型弯曲,弯曲以上可以说“笔直笔直”,考虑到木料还要扛回学校,我不想再往山里走太远,“就是它了”。在连队时,我连着两个冬季都进山伐木,也算有点伐木经验。一般先要观察树的重心方向和附近的树,以确定树倒下的方向。先从树倒下的方向下锯,即锯出“下闸”,锯到树心,感觉有些夹锯了,把锯抽出来再在“下闸”的反方向,略高于“下闸”三五厘米处下锯,即“上闸”。当听到树干有断裂声,赶快抽出锯,撤到树的两侧,待树倒下,再打枝丫,截下用材。这一次,由于我活儿干得偷懒、不规范,活儿干得也就很不顺。按理说,应在树根部下锯,放倒后,锯掉S弯以下部分,截下所需部分。可我为图一时省事,就在S弯上面下锯了,下锯位置较高、刘芝龙个子又小,两人拉锯用力不均、木工锯中间的锯梁又碍事,结果,夹锯、跑锯使上下闸锯口间几乎没有垂直高度差,两闸口变成了“V”型。虽说两锯口已将树断开了,但因树很直,林子里又静风,树坐在“V”型槽中稳稳的。看树梢,纹丝不动,看锯口处,稳如座钟,用力推树干,作用力点又太低,一点作用也没有。锯被夹在树中抽不出来,搞不清树会倒向何方。这时人又不能撤,若跑向树倒的方向就危险了,人被拍在树下,不死也得伤。若就在树下静观其倒向,又有树突然倒下劈裂产生的后座力撞人的危险。我把芝龙拽到身后,他是学生、是个孩子,要保护他,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一秒、两秒、三秒、五秒…我眼瞄着树梢,树一点倾斜的趋势都没有,我双手死死地按着锯口上部的树干,以防树倾倒时发生后座。此时,我不能撒手,直冒冷汗,又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只能静观事态发展,随机应变。这时,只见刘芝龙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块烟盒大小的楔形木片,借着锯口一张一合的瞬间,塞进锯口里,右手从地上抓起斧子,完全像个熟练的老木匠一样,“啪啪”对着木楔稳准地砸了两斧子。这时,树梢有些倾斜了,我拽着芝龙急向树侧方退到安全处,看着高高的杨树先是缓缓倒向旁边的树丛,听到噼里啪啦碰断树枝叉的声音,然后传来的是树干急速摔倒在地上的沉闷响声。

树轰然倒下,我如获重释,长舒了一口气,简直再没有力气去打枝丫、截用材了。夕阳渐渐下沉,林子里也有些暗下来了。可能是紧张,我觉得累了,坐在树干上,好奇地问芝龙:“你哪儿来的木楔子呢?今天这木楔子帮大忙了,真是四两拨千斤!”他俏皮地说:“老师,你猜。”“我哪儿能猜着呢?”他慢条斯理的告诉我:教室地面因为是土地,他坐的那个位置地面不平,写字时桌子动,就弄了个楔样薄木片垫在桌腿下。可连着几天下课后,同学走来走去,木楔就被踢没了。昨天他索性下课后就顺手将木楔装兜里收起来了。哦,我笑了:“无巧不成书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离开那个山村学校已四十年了,当年师生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吃着同一锅饭菜,共同度过的蹉跎岁月,至今历历在目。我期待着传来当年那些学生的好消息,与他们共享今天的幸福。我期待着还能见到那些学生,更期待见到当年我那机敏的小助手刘芝龙同学!

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语音版|学生,留给我难以磨灭的记忆(91)

? 蓝江绿城 丹史饶河 ——走进饶河农场

? 在这冷透了的寒潮中,你们的身影最美

? 北大荒70年 | 我在饶河农场等着你回来

? 我们饶河农场人,今天,有一句话要说….

? 如果可以,我想带你来饶河农场 … …

? 请记住我们的好,或者记住我们就好…

? 回溯50年,饶河农场说…

? 饶河农场 | 秋之画卷

?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 石痴王奎的匠人之路

? 你所有的轻松,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俺们饶河农场人》 第一集 你怕媳妇吗?

?《俺们饶河农场人》 第二集 小时候父母打你都用什么武器?

?《俺们饶河农场人》 第三集 婆媳打架你帮谁?

?《俺们饶河农场人》 第四集 妇女节特别篇

?《俺们饶河农场人》 第五集 七夕节特别篇

来源:蓝江绿城饶河农场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6722.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0月 19日
下一篇 2018年 10月 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