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球囊造瘘术治疗眩晕

正常球囊与镫骨底板相距约2mm,当球囊膨胀时可与镫骨足板相接触,可经足板行球囊切开术,因疗效不佳现已不用.Fick(1964)用一细针经过足板穿破球囊,使内淋巴外流以达减压的目的,有80%病人造成全聋,与破坏迷路术相近似。Cody改良Fick手术,设计一平头钉,长约1.3-2.Omm在足板前方扎一小穿孔并刺入前庭池内。钢钉扎入后,以明胶海绵或筋膜覆盖,防止外淋巴瘘,术后眩晕消失或减轻,但发生感音性聋约18%。Schuknecht,1982年倡导耳蜗球囊造瘘术,使内外淋巴交通的手术。

耳蜗球囊造瘘术治疗眩晕

一.方法

将耳镜插入外耳道,耳镜内用刀、吸引管翻转鼓膜,开放鼓室观察蜗窗窝,用特制耳蜗分流用钩针刺入蜗窗,其尖端到达前庭即可。

蜗窗几与外耳道平行,仅能见一部分,蜗窗窝有结缔组织丰富膜皱襞,易误认蜗窗膜,后者稍按砧骨可见膜动以资鉴别。为了暴露视野,也可近鼓膜侧行皮肤切开,同鼓膜一起剥离翻转。个别也有需去除外耳道后壁骨质,但如削除蜗窗龛上缘骨质,由于振动波及内耳,有引起感音性聋的可能,不要磨削蜗窗骨缘,磨削外耳道后下壁,注意勿损伤鼓索神经。钩针刺入方向应向着镫骨,针动镫骨可动,拔针时蜗窗可有小孔或裂隙(针直径为0.3mm),孔大或蜗窗膜撕膜,应用软骨膜(3 x 3mm)覆盖,周围填明胶海绵。通常蜗窗膜不能直视,发生什么样变化不清楚,而术中有大孔出现可能,常规覆以软骨膜片为宜。术毕鼓膜复位,轻填纱布,一周后去除纱布。动物实验表明骨螺旋板产生瘘孔难以闭锁,本术式导致内外淋巴交通半永久性存在。

二.疗效

眩晕有效率为71%。术后可出现一过性眼震。术前有耳堵塞感,术后可消失或减轻,术前有听觉过敏,术后可消失或减轻。因钩针破坏部分耳蜗底周,可见部分病例术后听力下降。本手术不能期望对听力有所改善,但对变动听力可安定化。个别眩晕有再发,可再手术。早期疗效可高达87%。有报道仅行球囊穿刺术,随访15年,疗效也满意。也有认为本术虽能有效地控制眩晕发作,方法简易,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对年龄大,听力差的患者,此术式不宜作首选,以免被短期疗效引入岐途。

三.适应证

听力好有内淋巴水肿,持续眩晕发作,而药物无效者,耳堵、听觉过敏重的病例,及无眩晕所谓耳蜗型梅尼埃病最适宜本术式。听力变动病例选择听力最好的时期手术。

来源:八十老翁谈耳鼻喉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67472.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1年 2月 13日
下一篇 2021年 2月 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