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赵秋方的“算盘事业”

2018-12-04 15:57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王悦 通讯员 陈榕 文 图

长3.2米、宽1.06米,在城西街道西子社区(原碗头山村)的墙上,悬挂着一把巨大的木头算盘,黑色的算盘珠子硕大,一个个锃光瓦亮。算盘上方,还有“算好人生七笔账”七个大字。

这一把算盘,出自本地居民赵秋方之手。

赵秋方,今年69岁,是一位手艺精湛的老木匠。接近古稀之年的他,在最近几年鼓捣起了算盘,这一做不打紧,竟然做出了名气,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

老木匠赵秋方的“算盘事业”

赵秋方的工作台。

小娃娃连算盘都不认识,这哪行?

赵秋方做木匠已有40多年了。早在20岁不到的年纪,他就凭着自己的兴趣,开始摸索木匠手艺。

“我喜欢思考、钻研,若有些问题不能解决,就会一直留在我的脑子里,直到找出方法。”当年,赵秋方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脑子灵光,双手勤快,即使没有拜师学艺,也摸索出了一番门道。找来工具与木材,赵秋方试着自己打磨制作家具,没承想,还真被他做成功了。后来,他结婚时用的家具,都是出自自己之手。

再后来,赵秋方开始拜师学艺,正式开始自己的木匠之路。小伙子肯吃苦,师傅非常看重他,将自己一身的手艺倾囊传授。拜师183天之后,师傅宣布,赵秋方可以出师了。

凭着一身好手艺,加上肯吃苦、肯钻研,赵秋方开始四处接活,“我记得那时候的工钱是一天1元6角钱。”

近40年的木匠经验,炼就了赵秋方一双灵巧的手。

真正与算盘结缘,还是在这四五年间。

早在几十年前,算盘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一把算盘,一点都不起眼。而如今,算盘却渐渐隐退,很多小孩子甚至不识这是何物。

赵秋方家里也有一把算盘,不过已经残缺,连算盘珠子也掉了几颗。有一天,家里的小孩子不知从哪里搜罗出来,踩着算盘在地上玩,翻滚着算盘珠子,当成小汽车开来开去。

看到这一情景,赵秋方感触颇深。

珠算是我国第30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算盘似乎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算盘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文化,就这样消失未免太可惜了。”赵秋方想利用自己的手艺,去打造一把算盘。

老木匠赵秋方的“算盘事业”

赵秋方在制作算盘。

做的第一把算盘就是“巨无霸”

巧的是,有一位客户正想做一把算盘。赵秋方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这位客户要制作的算盘可不简单,要求长2.3米、宽0.6米。这么巨大的算盘,赵秋方见都没见过,更别说自己做了。但是,他的倔强劲儿上来了,决定试试看。

虽然是木匠出身,对于制作家具也颇有研究,但算盘的制作,一开始还是把赵秋方难住了。赵秋方拼命钻研,并四处取经。

“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打定了主意就不肯放弃,如果不成功,那连饭都吃不下。”赵秋方说,为了解决算盘制作难题,他茶不思饭不想,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思考。此外,他还到处往外跑,希望能学习算盘制作的手艺。

在温州永嘉,曾经有一个专门制作算盘的地方,赵秋方兴冲冲地赶过去,却扑了一场空。原本的算盘产地早已消失不见,老手艺也已失传了。

没有可供借鉴的,赵秋方就自己钻研。他找来设备,开始摸索。“算盘制作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两个木头交接的方式。”

这种方法,在木工制作上有个专用名词,称为“榫卯”。所谓“榫卯”,被称为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木头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中国古代木艺大多采用榫接方式,不用一钉一卯就能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

没有专门制作算盘的设备,赵秋方就在自己原先的工具上鼓捣,碰到疑难的地方便四处取经,更多的是自己研究。

费时2个月,这一把算盘终于被他做出来了。

最复杂的一把算盘,是用竹子做成

专门制作算盘珠子的模具,给成品磨砂的转轴……在赵秋方家里,有一套完整的算盘制作工具,算得上是设备齐全了。这些设备,都是赵秋方这几年慢慢摸索积累,再通过自己的手一点点地组装而成的。

这四五年时间里,赵秋方已经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把算盘了,很多买家慕名而来,专门请他制作一把算盘。算盘的作用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买回去收藏,有的是用来当作电视机背景墙,有的是作为博物馆里的展品,更有的请他打造了一个算盘窗户。这些各式各样的用途,是赵秋方未曾想到的。

到目前为止,“工程”最为繁琐、操作起来最为复杂的算盘,莫过于一把竹算盘。赵秋方手里至今还有一个半成品,“这种竹算盘,可能全国都找不出几把来。”

竹算盘的单子来自一位福建的买家,是赵秋方女儿在网上接触的。这位买家声称,家里需要收藏一把竹子做成的算盘,并报上了精确的尺寸:长27.6厘米、宽11.2厘米。

竹子做成的算盘,听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但真正制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首先就是材料问题,用竹子制作,要求竹子有一定的厚度。但是,符合要求的竹子很难找到。光光寻找材料,赵秋方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根本没有这么厚的竹子。”赵秋方说,他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把主意打到了竹子衣架、竹子鞋架上来,这些虽然也是用竹子做成的,但都是拼接而成,拆出来的材料仍然不符合要求。赵秋方还跑遍各大装饰城,只为寻找合适的材料。

终于,在一家店里,赵秋方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材料。

“材料找到了,后续的工作就算再难,也是有办法解决的。”赵秋方说,经过仔细打磨,这一把竹子算盘终于成型了。

当时,顾客要求先做一把,如果满意的话,就再订购5把。最终,收到算盘的顾客十分满意,马上又定做了。

老木匠赵秋方的“算盘事业”

赵秋方展示算盘珠子。

希望将手艺传承下去

在去年7月举行的温州文博会上,赵秋方位于非遗馆摊点展出的算盘,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拍照留念。

一把长3米、宽0.8米的“巨无霸”算盘,更是引得来往参观者叹为观止。这还不算赵秋方做过的最大的算盘,曾经他还做过一把长十多米的。

山东、西藏、福建……赵秋方接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客户的要求也各式各样,有的要求将算盘打造成一个吧台的形状,预示着财源滚滚,有的对算盘的形状、珠子的数量等都有着独特的要求。来自内蒙古的一位客户,定制了一把长5米多的算盘,并要求算盘珠子有41档。“这些客户买回去,都是展览或收藏。”赵秋方说。

“对于一些比较奇特的定制要求,我还要提前画好设计图纸。”经过赵秋方之手,算盘不再仅仅是算盘,被赋予了各式各样的用途与含义。

福建厦门大学有一届毕业生别出心裁,想打造一把算盘作为纪念。通过网络,他们联系上了赵秋方。他们希望这一把算盘有十几档,每一个算盘珠子上都要刻上一个人的名字。

后来,这一把算盘被学校珍藏,寄托着这一群毕业生对于学校的情怀。

“还有一个订单,是希望把算盘做成一把扇子。”赵秋方说,客户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孩子要上台参加比赛,需要一把扇形的算盘来做道具。这样的算盘,赵秋方之前可是闻所未闻。

但,这一把扇形算盘也愣是被他做了出来。

除了在形状上推陈出新,赵秋方更愿意赋予算盘更多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算盘文化。“算好人生七笔账:经济账、亲情账、名誉账……”

在赵秋方的小仓库里,还能翻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不同材质的算盘珠子。“这些都是之前做算盘剩下的。”赵秋方说。

如今,赵秋方的“算盘事业”还在继续,他希望能有后来人,将算盘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算盘只有我们中国有,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不再认识算盘。”赵秋方说,将算盘传承下去,也是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老木匠赵秋方的“算盘事业”

各式各样的算盘。

记者手记 〉〉

传承,是不停行进的车轮

小小的算盘在如今能有这么大的市场,赵秋方没想到,很多人都没想到。这种原本计算用的工具,如今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被当作摆设,被做成窗台,甚至做成电视墙,更多的是想借助算盘这一个好意头,算一算人生账,也预示着招财进宝。

算盘这一种原本出现在家家户户的计算工具,如今在日益发达的科技面前,自然是败下阵来,似乎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注定要在历史舞台中谢幕。

但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北宋时代的算盘,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力,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同很多旧事物一般,它虽然早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其中代表的精神与文化传统却不容磨灭。传承,自然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一样物件失去了原本的使用价值,如何传承就成了一个问题。而赵秋方对于算盘的制作与推广,或许可以为传承提供一种方式。

失去使用价值的算盘,在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不再需要算盘来计算,却希望借助它,获得一个好的寓意,或者作为一方摆设,以此留住劳动人民珍贵的智慧结晶。人们开始追溯算盘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不希望它流失乃至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里。

因此,我们需要传承,却又不应该拘泥于传承事物本身。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新旧更替本就是自然状态,我们想要留住过去的文化,想要留住传承背后的精神,可以积极探索创新,赋予事物更多的新时代内涵与意义。这样一来,传承不会只变成一句口号,也不会只成为个别群体“钻牛角尖”式的固执,而是成为新一代人的价值所需,衍生出新时代里更富有意义与价值的新事物。

传承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拘泥于一成不变。当古老的事物被赋予更为新鲜的内涵,在新时代中拥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自然会在新的时代中继续被簇拥着往前走,不会被淘汰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来源:浙江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7206.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18年 12月 1日
下一篇 2018年 12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