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项目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况 1

1.2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2

1.3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3

1.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

2.编制依据 4

3.施工计划 5

3.1施工区段划分 5

3.2施工进度计划 5

3.3材料与设备计划 5

4.施工工艺技术 7

4.1技术准备 7

4.2模板支撑架搭设工艺流程 7

4.3模板支撑设计 8

4.4模板支撑架搭设操作要求 10

4.5模板设计与安装 12

4.6混凝土浇筑 15

4.7模板支撑架拆除 17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5.1组织保障措施 18

5.2文明施工措施 23

5.3环境保护措施 24

5.4成品保护措施 24

5.5危险源识别 24

5.6监测监控措施 26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7

6.1模板质量管理体系 27

6.2质量保证程序及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28

6.3质量目标 29

6.4模板控制要点 29

6.5支撑架搭设的质量要求 30

6.6成品保护 30

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分工 30

7.1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30

7.2作业人员配备 31

8.验收要求 31

8.1验收程序 31

8.2验收人员 31

8.3验收内容 32

8.4验收标准 33

9.应急预处置措施 35

9.1应急准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35

9.2附近医疗救护中心 35

9.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6

9.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7

10.计算书 358

11.附图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XX工程位于。由六栋多层建筑和地库组成,包括三创企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产业咨询中心及服务中心等,总建筑面积94561㎡,其中地上64576㎡,地下29985㎡,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4~6层,地下一层。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000m。具体信息详见表1.1-1。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6.450m,顶板板面标高-1.350m;A1#-A6#楼1F底板板面标高-0.10m,具体详见下表。

建设单位:XX公司

设计单位:XX公司

勘察单位:XX公司

监理单位:XX公司

施工单位:XX公司

表1.1-1 建筑信息表

1.2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本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地下车库(包含A1~A6#楼主楼地下室)的现浇梁、板结构模板支撑施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中“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的标准,本工程中地下车库梁、板结构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梁、板结构信息详见下表。

危大工程特点:模板支撑架体搭设高度不高,框架梁、板截面尺寸较大,面积较大,保证框架梁支撑架承载力和架体整体稳定性是模板工程的控制关键。

表1.2-1 主要框架梁、板信息表

1.3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1.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4.1施工要求

(1)质量要求:满足验收规范和经审批后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2)安全要求:杜绝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处坠落、支撑坍塌等事故。

1.4.2技术保证条件

根据工程特点组建项目管理团队,管理人员资格、能力和数量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架子工班组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优质的周转材料,并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对用于模板工程验收的器具,如扭力扳手、测量仪器等,必须按期进行标定。在模板工程施工前,严格按照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论证、交底、过程验收等,确保高大模板支撑施工的安全。

2.编制依据

序号

标准规范名称/文件名称

标准规范编号/文号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7《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

15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通知建安办函[2017]12号

1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住建部第37号令

1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19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第296号令

20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

2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设计验算软件(设计验算依据GB51210-2016)品茗安全计算软件

3.施工计划

3.1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施工部署,本工程地下室划分为2个施工区域:地库轴线13轴西侧A1#~A3#及其周边地库为Ⅰ标段,地库轴线13轴东侧A4#~A6#及其周边地库为Ⅱ标段,各施工区域之间采用流水施工作业。详见下图。

图3.1-1 施工分区示意图

3.2施工进度计划

详见附图。

3.3材料与设备计划

3.3.1本工程模板支撑材料选择:

(1)模板:采用915mm×1830mm×15mm优质胶合板。

(2)木方:采用40mm×90mm木方。

(3)支撑系统:选用Φ48×2.8mm钢管及其配件。

(4)扣件:对接扣件、直角扣件及旋转扣件。

(5)对拉螺栓:采用12mm圆钢。

(6)可调托撑螺杆: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2mm;螺杆与托板焊接牢固,焊缝不小于6mm;托板厚度不小于5mm。

3.3.2材料选用及检验和试验

(1)钢管:采用外径为Φ48×2.8的无缝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表3.3-1 钢管允许偏差

(2)扣件:扣件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2mm,直径与螺距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GB/T5796.2、GB/T5796.3的规定。可调拖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支托板、螺母有裂缝的严禁使用。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图3.3-1 可调拖撑

(4)模板: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标准进行。

(5)进场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同时根据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分批次对钢管、扣件进行抽样检测。

4.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准备

(1)项目部按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程。技术部做好审图工作,确定模板工程的控制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置数量,确定模板施工方法,编制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3)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节点大样及特殊作法,要给出详细的大样图。

(4)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及劳务队班组长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底,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

(5)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专业技术工人按工长下达的交底及质量标准和其它要求进行施工。

(6)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

4.2模板支撑架搭设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排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扣牢→施工第二排纵横向水平杆并与立杆扣牢→施工第三至第五排纵横向水平杆→梁底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根据设计)→外围竖向剪刀撑、中间梁底竖向剪刀撑逐层跟上→梁底水平杆→板底水平杆→扫地杆→检查并扣紧扣件→验收→铺设梁、楼层模板。

4.3模板支撑设计

(1)地库1-22/A-X轴(不含各单体主楼区域),支架搭设高度为4.80m。

表4.3-1 地库模板支撑设计参数表

4.4模板支撑架搭设操作要求

(1)支模系统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根据论证调整后的专项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向现场管理人员、架体搭设班组、木工班组、作业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应在交底文件上签字认可。

(2)立杆严格按照专项方案中设计尺寸搭设,施工前项目施工员根据方案中的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在地库底板上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网格线,每个交点即为立杆的位置,弹线完成后,架子工必须严格按立杆位置搭设,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项目部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

4.4-1 模板支撑架搭设示意图

(3)由于支架的搭设直接在现浇地库底板上进行,所以无需做地基处理,对底板清理干净后直接在底板上弹线。

(4)在搭设拼装模板支撑架时,支架立杆必须确保垂直度,在第一层所有立杆与横杆均拼装调整完成无误后方可继续向上拼装,否则将造成以后各层的拼装困难。

(5)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高度不大于200mm。全高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梁板柱支撑系统形成一整体,从而确保结构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

(6)沿支架边跨四周及各道框架梁一侧设竖向剪刀撑,中部可根据框架网格每开间纵横向每隔5~6m设置,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图4.4-2 剪刀撑搭设示意图

(7)水平杆采用对接接头。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4.4.7

图4.4-3 竖向对接接头位置示意图

图 4.4-4 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示意图

(8)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且发生变形的钢管作为立杆,可作为水平杆使用。

(9)模板承重架与先浇注的混凝土柱进行抱箍拉结,在第一、四步水平杆与柱进行拉结,以增强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4.5模板设计与安装

4.5.1模板设计

(1)框架梁侧采用15mm胶合板,40×90mm木方作为模板背楞,双钢管为外楞,Φ12对拉螺栓及山型卡固定;梁底采用15mm胶合板,40×90mm木方作为模板背楞,木方铺设在梁底小横杆上。

(2)楼板模采用15mm胶合板,梁底木楞采用40×90mm木方,间距为100mm。

(3)模板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4.5-1 地库部分(不包含主楼地下室)

4.5.2框架梁模板的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满堂架梁底水平杆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安放胶合板梁底模板,并拉线居中。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 及斜撑。

图 4.5-1 框架梁模板定位示意图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②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4.5.3框架柱模板的安装

(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定位组装柱模涂刷脱模剂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轴线、垂直度固定柱模预检封堵清扫口;

(2)先弹出柱的轴线及四周边线,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各柱模除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偏斜;

(3)柱脚应预留清扫口,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及对拉螺栓;

(4)柱模板的安装必须待钢筋检查无问题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封模,封模前必须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施工时要留出梁口位置(或砼只浇到梁底),紧固夹具间距不大于500,柱模安装时在下部留设清除口,待模板内垃圾清除干净后再封模。

4.5.4现浇楼板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满堂架板底水平杆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按方案要求架设木方40×90mm@300mm作为背楞,木方按立杆短跨方向设置,然后在木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4.5.5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支撑应自成体系,与同一结构层次的其他支撑完全独立开来,避免出现“先拆后撑”的情况。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的顺序拆除。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两侧结构的支撑,一个是后浇带本身的支撑,两个体系分开进行验算。

两侧结构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800×800mm,步距1600mm。

距楼板面200mm处,设置通长的水平扫地杆,用来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顶部的水平钢管也应设置成通长,上铺木方。纵向水平面应满设剪刀撑。后浇带底板处搭设斜撑,与地面夹角成60°,间距为500mm。所有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的搭设均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后浇带支撑搭设立面图参见下图。

图4.5-2 后浇带支撑搭设立面详图

4.5.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

用于模板验收时尚未浇筑混凝土,发现过大偏差时应当在浇筑之前修整,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相关要求,应按下列要求检查:

表4.5-3 现浇结构模版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4.6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地下室梁、板结构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竖向框架柱混凝土,再浇筑平台板、梁混凝土,保证架体稳定性;各专业工长、施工员、质检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督促,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4.6.1施工准备

(1)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固定情况无误。

(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3)监理单位已对钢筋、模板及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混凝土浇筑令。

(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施工技术组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浇筑混凝土用的走道,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4.6.2施工方法

(1)为了保证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应先浇筑框架柱,再进行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

(2)施工区内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每一条梁砼应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梁浇筑速度控制在2m/h。

(3)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在混凝土浇捣的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大量堆积在同一处,堆积高度不超过100mm,禁止无关人员站在楼板上面。

(4)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每根泵管不应少于2台振捣棒配合浇捣。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一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以消除上下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混凝土结构中有密集管群穿过处、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预埋大管径的套管处、预埋面积较大的金属板处,应采取小直径的振动棒振捣,并加密振点。振捣时应尽量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应与振捣混凝土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振捣完毕后用2m刮尺刮平。

(5)框架梁必须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300mm,每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到位。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当浇注至梁截面的3/4高时,应加强对支顶变形的监控。

(6)有高差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低标高面的混凝土,再浇高标高处的板混凝土,待支模架均匀受力后浇筑高差部位梁混凝土。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确保浇筑面和混凝土泵车间的通讯联系畅通,确保泵车随叫随停。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内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固处理。

(9)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层下施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4.6.3混凝土养护

(1)浇筑完梁、板后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4)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5)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

带模养护结束后可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方式继续养护;

②其他部位柱、墙混凝土可采用洒水养护;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

喷涂养护剂养护。

(6)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

4.6.4试块制作

在现场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时还要制作28d标准养护及备用试块。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加锁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 组,且不应少于3 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方法见下图所示。

图4.6-1 同条件养护试块

4.7模板支撑架拆除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必须根据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向监理单位提交拆模申请报告,经监理单位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

(1)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原则。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除平台模板时,不得一次性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工序分批拆除,以免模板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发生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2)模板的拆除,除了侧模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外,底模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4.5.2的有关规定执行。

表4.7-1 现浇结构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3)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4)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5)拆除满堂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6)拆下的模板等严禁抛掷,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7)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

(8)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组织保障措施

5.1.1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安全部,明确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人,设专职具有上岗资质的安全检查员,各分承包队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安、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人员为保障者。

表5.1-1 安全管理组织职责分工表

5.1.2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撑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5)对钢管架、扣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和配件材料。

(6)不配套的钢管与扣件不得混合使用于模板支撑系统。

(7)模板支撑架搭设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8)水平杆、剪刀撑搭设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同步进行,且不得随意拆卸。

(9)四周建筑物外侧的外脚手架必须及时跟上,并应高于作业楼面一步高以上,并挂好安全网,确保周边防护安全。

(10)高支模安装完毕后,由班组、项目部自检检后,再通知公司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并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11)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2)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3)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设置警戒线,专人看护。

(14)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撑底下,并由安全员现场监护,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应在安全区域内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5.1.3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

(1)支模工程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安全、工程等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专家论证;支模安装完毕后,需经技术、安全、工程等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请参加论证会的一位专家进行架体验收,方可绑扎钢筋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2)加强高支模架专项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交底到班组和专业人员。

(3)对模板支撑采用钢管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变形、断裂、压扁等不合格钢管。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立杆基础不得有积水,并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板。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4)严格按方案的间距搭设。水平杆、剪刀撑、和结构柱的拉结及顶撑必须按方案和规范要求可靠设置、牢固拉接,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5)混凝土浇筑时,须指定专人指挥、监测,当发现支撑架体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5.1.4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2)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采用安全通道上下。

(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操作脚手架。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5)模板工程施工时,建筑物外侧的脚手架必须及时跟上,并高出作业楼面1.5m以上。楼层周边采用钢管+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2m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严禁在高空将材料或工具随处抛掷。

(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用钢筋格栅覆盖洞口。

(7)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以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8)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

(9)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另外,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10)顶端作业层下应满铺水平安全平网及在距地1.5m处满挂水平安全网,防止搭设支架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事故。

5.1.5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使用钢筋机械时,防止钢筋未端甩动或弹出伤人。

(3)高支模搭设,不能上下抛掷物件,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4)吊塔运料必须由司索工负责指挥物料的绑扎,装斗等地面装卸工作,严禁因绑扎不牢固或料斗装太满造成物料坠下。垂直运输的钢井架存放小斗车必须平稳,斗车的运载量符合要求,所载材料不超车厢之上。

5.1.6预防火灾安全技术措施

(1)制定安全防火措施,增强工人安全防火意识。

(2)成立项目安全防火责任小组。

(3)做好现场安全防火的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现场搞一些安全防火知识学习活动。

(4)根据现场情况把各区的防火责任落实到个人,悬挂警示牌。

(5)每周对员工、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对新进场的工人做好安全防火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场,通过列举各种鲜明的例子,警惕员工和工人在安全防火方面引起重视。

(6)项目安全防火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安全防火大小检查,并进行评分,好的表扬,差的处罚。

(7)作业区内严禁动火,需要动火作业必须向项目部办理动火报批手续。严禁在模板作业区内吸烟,并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保证施工防火安全。

(8)针对工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彻实可行的安全防火措施。

(9)不准在现场加工区明火燃烧杂物和废纸等。

(10)不准将火种带进仓库和施工危险区域、木工间及木制品堆放场地。

(11)电焊、气焊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动火证制度,不准在易燃易爆物附近施焊、动火部位必须配备灭火器。

(12)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三级”审批制度,领取动火证后方能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必须做到“八不”、“四要”、“一清理”。

5.1.7预防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遵守《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电工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施工现场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非电工不得进行电气作业。

(4)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否则必须(5)设置安装遮栏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6)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级漏电保护。

(7)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按规定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的措施。

(8)施工现场每天由电工对用电情况进行维护和安全用电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用电。

5.2文明施工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必须于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入场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准许进场施工。

(2)施工现场布置临时施工机具,堆放材料、成品、半成品,临时线路等,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的要求布置。

图5.2-1 材料加工

(3)施工现场模板、周转料等严格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并做到码放整齐美观,高度不超过1.5m,保证场区整洁。

图5.2-2 材料堆放

(4)加工场地实行封闭管理,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5)严格遵守市建委夜间施工作业时间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生产工艺或特殊要求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及时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获得批准和甲方的同意后方可施工。

5.3环境保护措施

(1)模板拆除后的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2)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噪声污染。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等,应注意控制噪音,夜间施工应遵守当地规定,防止噪声扰民。

(3)加工和拆除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4)工地设专职环保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监控,定期检查各项环保措施,消除一切污染源。

(5)施工现场的机油、柴油、脱模剂、建筑用胶存放于库房内,储存和使用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6)严禁焚烧废木料、刨花,造成环境污染。

5.4成品保护措施

(1)加工的半成品模板及时编号,设专人看管,遇有雨天时及时覆盖。

(2)安装水平结构模板时不得损坏竖向混凝土成品。

(3)模板拆模时不许硬翘、猛砸,必须确保已完混凝土结构楞角、面层不被破坏,拆模后及时将竖向混凝土结构阳角保护好。

(4)拆下模板后,发现模板不平或边角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5.5危险源识别

表5.5-1 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5.6监测监控措施

(1)班组每天进行日常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抽查,不少于两次,检查项目如下: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的监测与检查

测量工、专业支架和模板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在安全区域对支顶架的沉降、变形、位移等进行监测,如发现支架出现较大变形、倾斜等,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待查明原因和做出修整措施后,才进行浇筑混凝土,并一直监视支架至混凝土初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高支模架体下方不得有任何施工人员。

(3)监测点布设

在支架边角位置及中间按每隔15m间距设置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4)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每隔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5.6-1 高支模监测变形预警值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1模板质量管理体系

图6.1-1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图

6.2质量保证程序及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图6.2-1 质量保证程序

图6.2-2 质量验收程序

6.3质量目标

对柱、梁、板的模板质量要求很高,如何控制好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外观平整度、光洁度、阴阳角顺直及混凝土不跑模、不出现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一大重点和首要任务。

6.4模板控制要点

1、要严格控制模板安装精度,使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相关要求。

2、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筒体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3、对于浇筑混凝土来说,角部是最薄弱部位。对于阴阳角模一定要支撑牢固,缝隙中加橡胶海棉条,如附图所示,以防角部漏浆。

4、模板的脱模剂要使用水性脱模剂,以防污染钢筋。

5、模板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使用质量。

6、对于跨度较大的梁、板,应按规范适当考虑起拱,以防“塌腰”等现象发生。起拱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跨度的1/1000至3/1000,一般按照2/1000起拱。

7、模板上口、底口限位:

为保证柱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底口不涨模、不跑浆,采取如下处理方法:

(1)模板内侧按照原方案留设定位筋。

(2)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模板承重架与先浇注的混凝土柱进行抱箍拉结,在第一、四步水平杆与柱进行拉结,以增强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3)在模板支设完毕后,地锚与模板背楞之间塞木方顶紧模板。

8、模板拼缝处理:

为保证拼缝处平整、不漏浆,特采取如下措施:

(1)为保证模板拼装时的平整度,不出现错台现象,拼装时要加强模板的筛选工作。厚度偏差超过1mm的模板,不准用在拼装部位,不允许模板边角有翘起现象。

(2)拼缝外侧加单面胶橡胶海棉条。

(3)拼接缝处多层板后用10cm×10cm木方钉紧。

(4)在钉眼及拼缝处刮腻子找平,要保证腻子刮后的强度。

(5)模板拼板时,尽量作到规则、缝少。

9、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6.5支撑架搭设的质量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6.6成品保护

1、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

2、采取措施保持钢筋位置正确,不被扰动。

3、梁模板安装常易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防止方法是:支模时应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梁侧支模应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梁侧模板钉牢;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等。

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分工

7.1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表7.1-1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序号

岗位

姓名

岗位职责

1

项目经理

负责人、物、财等资源总协调。

2

生产经理

负责进度、方案的执行落实。

3

技术负责人

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

4

施工技术组

负责施工协调、组织制定技术方案、质量预控措施,并组织技术交底,对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5

安全组

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施工方案、措施。

6

质检组

检查现场技术方案的落实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回馈给技术组。

7

材料组

负责材料采购,按计划分阶段组织材料的进场。

8

机管组

负责施工用大型机械的配备及日常维修管理。

9

资料组

负责模板工程施工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

10

木工组

负责模板施工。

11

架子组

负责高支模架体搭设。

7.2作业人员配备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3)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它相关施工人员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项目部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后上岗。

表7.2-1 劳动力安排表

8.验收要求

8.1验收程序

(1)高支模支撑架体搭设完成后,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职质检员、安全员及搭设班组对架体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单,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安全员及搭设班组签字确认后上报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门。

(2)由公司技术质量部门组织专家组成员对现场高支模搭设进行验收。

(3)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门委派部门相应专业人员根据专家组验收意见对整改后的现场验收。

(4)验收合格后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高支模区域内混凝土的浇筑。

8.2验收人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8)31号文要求危大工程验收人员应当包括:

(1)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3)有关勘察、设计和监测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8.3验收内容

(1)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组论证意见,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符合性。支撑结构检查验收项目依据JGJ300-2013附表D-5所示内容:

(2)高支模验收合格后,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验收标识牌,公示验收时间及责任人员名单。

(3)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已搭设的架体进行验收,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总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书面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

8.4验收标准

8.4.1高支模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值

(1)高支模验收标准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中表8.2.4规定。

(2)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矩扳手检查,抽查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就行。抽查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8.2.5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截面框架主梁底部扣件拧紧力矩应全检,次梁及现浇楼板可随机抽检。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0~65N·m之间。

9.应急预处置措施

为防止脚手架坍塌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脚手架坍塌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并在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能做到及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理好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9.1应急准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现场总指挥):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现场救援组

事故调查组

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组长:

成员:

组长:

成员:

9.2附近医疗救护中心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医院为,距离约为3.5公里,驾车行驶约10分钟,行车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9.2-1 应急救援路线

9.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9.3.1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项目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配合专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3)根据事态发展状态,确定救援人员、物资、设备及警戒保卫人员来源、数量和占用场地并紧急调用,事故后负责归还;

(4)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配合有关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救援工作;

(7)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8)及时上报有关应急救援的进展等情况。

9.3.2领导小组下设的各管理人员、工作小组职责

(1)项目副经理:

① 负责事故现场的信息收集、整理;

② 负责执行领导小组和公司领导指示的上传下达;

③ 监督应急救援方案实施和有关会议决策落实情况;

④ 负责与公司的联络与接待;

⑤ 负责通报有关事故情况;

⑥ 负责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和沟通;

⑦ 协调其它部门参加救援活动的有关事项;

⑧ 负责办理领导小组和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2)技术负责人

① 配合专家组成员工作;

② 配合领导小组对事故现场制定救援方案、计划和措施;

③ 配合现场事故调查取证;

④ 出具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⑤ 负责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救援组(专职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等)

① 按照领导小组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

② 负责事故现场抢救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

③ 负责事故现场人员和财产的抢救;

④ 负责事故现场抢救工作中的安全事项;

⑤ 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⑥ 负责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4)材料员职责

① 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的调度;

② 做好受灾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

③ 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④ 现场工作人员生活后勤保障;

⑤ 对急需调用的各种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后负责落实归还;

⑥ 负责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9.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9.4.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1)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9.4.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地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2)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

(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分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4)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9.4.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2)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3)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表9.4-1 预备应急救援工具

10.计算书

10.1 地库框架梁600×1100mm计算书

10.2 A4#楼地库框架梁600×2500mm计算书

10.3 现浇板300厚计算书

10.4 现浇板400厚计算书

10.5 梁侧模板计算书600×2500mm计算书

10.6 梁侧模板计算书_500×1650mm计算书

详见附件。

11.附图

详见附图

来源:一个逗逼的工地人生

原创文章,作者:jinwe202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aojianku.com/archives/894.html

(0)
jinwe2020jinwe2020
上一篇 2020年 4月 3日
下一篇 2020年 4月 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